王 勇 詹金碧 楊 宇 陳 卓
湄潭縣酒用高粱有機肥不同用量比較試驗初探
王勇詹金碧楊宇陳卓
(貴州省湄潭縣農業(yè)農村局貴州遵義564100)
酒用高粱是釀酒所需的重要原材料,為探索優(yōu)質酒用高粱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提高高粱產量和肥料利用率,改善高粱品質,進行了高粱有機肥不同用量配方施肥模式試驗。結果表明:C處理的(施肥量為120 kg/畝)產量最高,達364.40 kg/畝;比A處理(施肥量為60 kg/畝)增產14.88%;比B處理(施肥量為90 kg/畝)增產12%;比D處理(施肥量為150 kg/畝)增產7.83%。
湄潭縣;酒用高粱;有機肥;比較試驗
酒用高粱產業(yè)是湄潭縣的支柱產業(yè),湄潭縣計劃用三年時間打造有機高粱生產基地。為加快酒用高粱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提升酒用高粱種植水平,確定湄潭縣種植的酒用高粱有機肥最佳施肥量,便于生產上進一步精準施肥,提高肥料的有效利用率,旨在集成、展示、推廣先進實用技術,充分挖掘高粱增產潛力,通過良種良法配套,“政、技、物”有機結合,提高酒用高粱的單產、品質及衛(wèi)生安全水平,實現(xiàn)規(guī)范化、規(guī)模化生產,為釀酒企業(yè)提供充足、優(yōu)質的原料,對促進釀酒加工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在湄潭縣進行酒用高粱有機肥不同用量比較試驗研究,以篩選出適合當?shù)刈匀粭l件和生產條件的酒用高粱有機肥施肥方法,減少因施肥不當而造成的經濟損失,為適應湄潭縣推廣種植酒用高粱提供科學的指導依據(jù)。
1.1.1 有機肥
參試酒用高粱品種為紅珍珠,由貴州茶鄉(xiāng)金谷糧油貿易有限公司提供。參試有機肥為武聯(lián)牌有機肥(有機質≥45,N+P2O5+K2O≥5%),由貴州武聯(lián)肥業(yè)有限公司提供。
1.1.2 試驗地點
試驗地選擇在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黃家壩街道官堰居長坡坎組范詩康責任田,肥力上等,緯度為27°47′12″N,經度為107°26′3″E,海拔822 m,土種為黃泥田,前茬作物油菜,面積1.5畝。年均氣溫為14.9 ℃,年均最高氣溫為37.4 ℃,最低氣溫為-5 ℃,無明顯熱害和冷凍無霜期,年無霜期平均284 d,年日照時數(shù)1 163 h。年總輻射量3 488 MJ/m2,年平均降水量為1 137 mm[1-2]。試驗前采集小區(qū)耕層土壤基礎樣,梅花形布點,取樣點5個,充分混合均勻土樣后用四分法取1 kg左右,風干磨制并化驗,測算出土檢測理化指標分別為:pH 6.01、有機質38.61 g/kg、全氮2.02 g/kg、有效磷34.55 mg/kg、速效鉀82.3 mg/kg。
試驗設置4個處理:(A)畝施有機肥60 kg;(B)畝施有機肥90 kg;(C)畝施有機肥120 kg;(D)畝施有機肥150 kg。80%施肥量在移栽時作基肥使用,20%施肥量在移栽后1個月進行追肥施用。試驗設置3次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共12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為30 m2。具體小區(qū)施肥量如表1所示。
表1有機肥施肥量

小區(qū)行距為50 cm,窩距為33.3 cm,每窩移栽2株,密度為8 012株/畝。每個小區(qū)種植12行,每行15窩,共180窩,360株,小區(qū)間留走道寬50 cm,重復間留走道寬100 cm,試驗區(qū)周圍設1.2 m保護帶[3-4]。
試驗采用撒播育苗,2021年4月10日進行播種,播種前1 d曬種,以提高發(fā)芽率,并用清水浸種24 h。苗床選擇水源方便、背風向陽、土壤肥沃的砂質土壤。將苗床土壤耕細,開溝打廂,廂寬1.32 m,溝深0.17 m,苗床上平鋪營養(yǎng)土5 cm~6 cm,刮平壓實,將種子均勻撒播至廂面,在蓋上薄膜,保水保肥。當苗長至4葉時,起苗時出去病苗、弱苗、雜苗,帶護根土進行移栽,提前1周開始揭膜煉苗。于5月8日進行移栽,移栽好后澆定根水,移栽前拉繩打窩,按照小區(qū)基肥施肥量進行施入窩內[5-6]。6月8日按試驗設置進行追肥,并配合中耕除草起壟。每畝用0.5%藜蘆堿可溶液劑5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1次,每畝用0.3%苦參堿水劑500倍液常量噴霧防治高粱螟蟲、黏蟲1次,其他田間管理按常規(guī)管理。
8月30日按小區(qū)實割實收,分小區(qū)脫粒裝袋并稱重,計算面積產量折算畝產。
田間調查:采取每個小區(qū)定10株,移栽10 d后調查第一次,以后每10 d調查1次,記載葉齡、病蟲害情況,直至旗葉全展為止,每個小區(qū)隨機取3點10株進行室內考種[7-8]。
研究所測數(shù)據(jù)采用Excel和DPS數(shù)據(jù)處理系統(tǒng)進行處理與分析。
表2不同施肥水平對物候期的影響情況
處理播種期出苗期移栽期拔節(jié)期抽穗期成熟期全生育期 A4月15日4月21日5月14日7月6日7月24日8月25日132 d B4月15日4月21日5月14日7月6日7月24日8月25日132 d C4月15日4月21日5月14日7月7日7月23日8月26日133 d D4月15日4月21日5月14日7月6日7月24日8月26日133 d
不同施肥水平對物候期的影響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不同有機肥用量在同一時間播種,出苗時間相同;相同時間移栽,拔節(jié)期C處理比其他3個處理晚1 d;抽穗期C處理比其他3個處理早1 d;成熟期A處理和B處理時間相同,C處理和D處理時間相同,較前2個處理晚1 d;全生育期C處理和D處理為133 d,較A處理和B處理長1 d[9-10]。
表3不同施肥水平對經濟性狀的影響情況
處理株高/cm穗長/cm穗粒數(shù)/粒實粒數(shù)/粒結實率/%千粒重/g理論產量/kg/畝 A272.833.42124.61905.69020.0305.35 B278.533.52108.71962.39320.2317.58 C282.133.92168.22010.69321.6347.95 D285.233.82206.51996.59020.1321.52
不同施肥水平對經濟性狀的影響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D處理株高最高(285.2 cm),A處理株高最低(272.8 cm),B處理和C處理株高分別為278.5 cm、282.1 cm;穗長最長為C處理33.9 cm,依次為D處理33.8 cm,B處理33.5 cm,A處理33.4 cm;實粒數(shù)最多的是C處理為2 010.6粒,結實率為93%,實粒數(shù)最低的是A處理為1 905.6粒,結實率為90%;千粒重C處理最高為21.6 g,依次為B處理20.2 g、D處理20.1 g,A處理20.0 g;理論產量最高為C處理,達347.95 kg/畝,最低為A處理305.35 kg/畝,D處理和B處理分別為321.52 kg/畝、317.58 kg/畝[11-12]。
不同處理病蟲害發(fā)生情況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各處理高粱蚜蟲、玉米螟輕度發(fā)生,紫斑病中度發(fā)生,大斑病輕度發(fā)生,各處理間病蟲害發(fā)生情況無差異。
表4不同處理病蟲害發(fā)生情況
處理高粱蚜蟲/%玉米螟/%紫斑病/等級大斑病/等級 A1.22.121 B1.12.221 C1.12.321 D1.12.121
不同施肥水平對產量的影響情況如表5所示,可以看出施肥量最少的處理A產量最低,為317.20 kg/畝,其次為B處理325.35 kg/畝,D處理337.95 kg/畝,產量最高的為C處理,達364.40 kg/畝[13-14]。
表5不同施肥水平對產量的影響情況
處理小區(qū)產量/kg/小區(qū)平均產量/kg折合畝產/kg/畝位次ⅠⅡⅢ A14.114.514.214.27317.204 B14.214.615.114.63325.353 C16.5516.2416.3816.39364.401 D15.315.215.115.20337.952
綜上可知,C處理(施肥量為120 kg/畝)的產量最高,達364.40 kg/畝,比A處理(施肥量為60 kg/畝)增產14.88%;比B處理(施肥量為90 kg/畝)增產12.00%;比D處理(施肥量為150 kg/畝)增產7.83%。這說明肥料施用過量不僅會浪費資源,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還會影響由營養(yǎng)生長到生殖生長的轉變,進而影響產量;合理施用有機肥不僅能改善土壤環(huán)境,還能提升結實率與千粒重。因此,合理調配氮磷鉀配比并適量補充有機肥是酒用高粱高產優(yōu)質的主要原因。通過增施有機肥,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培肥土壤,減少環(huán)境污染,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從而維護生態(tài)平衡。
酒用高粱產業(yè)是湄潭縣的支柱產業(yè),加快發(fā)展酒用高粱產業(yè),是實現(xiàn)農民增收致富、促進糧食結構調整和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的重要舉措。相關研究人員需不斷改進酒用高粱種植技術,掌握酒用高粱最佳施肥量,以科技創(chuàng)新為動力,以提升單產和品質為突破口,配套建設標準化基地,降低成本,提高比較效益,推進酒用高粱產業(yè)區(qū)域布局,實現(xiàn)標準化、產業(yè)化經營,進一步挖掘酒用高粱增產潛能。
[1]吳迪,廖鳳林,唐金剛,等.有機肥與無機肥配施對酒用高粱根際土壤微生物和酶的影響[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2,40(10):303-305.
[2]劉均霞,趙小敏,王平,等.不同有機肥施用量對高粱產量和效益的影響[J].耕作與栽培,2021,41(3):64-65,70.
[3]張麗芹,唐和美,王恩嬋.優(yōu)質酒用高粱施肥試驗初報[J].耕作與栽培,2004(4):28-47.
[5]朱凱,張飛,柯福來,等.2個適合機械化種植的高粱品種產量?光合特性及密植潛力比較[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7,45(16):73-75.
[6]石曉瑛.地膜覆蓋免放苗栽培技術在高粱上的應用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21,49(13):27-30,40.
[7]孔凡信,劉志,肖繼兵.遼西地區(qū)適宜機械化生產釀造高粱品種綜合評價[J].農學學報,2019,9(6):4-11.
[8]羅先鋒,周華.西南中山區(qū)酒用高粱瀘糯8號?青殼洋高產栽培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5(4):198.
[9]季志強,楊秋英,楊青林,等.2015年承德地區(qū)引進酒用早熟高粱新品種比較[J].園藝與種苗,2016(5):75-78.
[10]王玉敏.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及農業(yè)技術推廣應用研究[J].智慧農業(yè)導刊,2022,2(5):52-54.
[11]李強.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及農業(yè)技術推廣應用探究[J].種子科技.2021,39(24):44-45.
[12]孫偉,張媛,殷新娟,等.農作物高產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技術:以武漢市為例[J].鄉(xiāng)村科技,2021,12(5):68-69.
[13]郭正霞,劉丹紅.農作物秸稈基質化栽培食用菌高產技術[J].農業(yè)工程技術,2020,40(35):70-71.
[14]羅遠驄,陳欽堅,蘇國鵬.農作物營養(yǎng)套餐施肥的技術理念與應用[J].現(xiàn)代農業(yè)研究,2022,28(1):97-99,1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5.05
湄潭縣酒用高粱標準化基地建設項目
王勇(1981- ),男,漢族,貴州湄潭人,本科,農藝師,研究方向為農業(yè)技術推廣。
陳卓(1973- ),男,漢族,貴州湄潭人,本科,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為農業(yè)技術推廣。
S514
A
2095-1205(2022)05-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