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韜
一、練習太極拳的益處
太極拳能使呼吸自然、細長、慢均。由于速度緩慢,動作柔和,從而使人體的微循環得以擴張。微循環的特點是劇烈運動會使血液運行走捷徑,得不到充分的物質和能量的交換,而極拳緩柔的特點則使血液能夠流向各處,從而得到物質和能量的交換,改善身體內部的循環。俗話說“痛則不通,通則不痛”,使一些不通之處暢通,這樣慢性病癥狀就得到緩解或消除。同時太極拳運動能強身健體,能預防一些疾病,因此,太極拳運動有治病的效果。太極拳是在傳統養生法“導引術”和“吐納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獨特運動。主張“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又具有氣功內行功調心的鍛煉方法。從而也就形成了太極拳要意識、呼吸和動作密結合,“練意、練氣、練身”內外統一的內功拳運動,“始而意動,繼而內動,再之外動”;并形成剛柔相濟,快慢有節、蓄發互變,以內勁為統馭的獨特拳法。
太極拳作為一項體育運動,之所以具有養生保健功能,其奧秘在于“一動無不動”的身體活動,能給各組織器官一定強度和量的刺激,激發和促進身體在生理、生化和形態結構上發生一系列適應性變化,使體質朝著增強的方向上轉化和發展。
祖國醫學認為,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由經絡貫通上下,溝通內外,內屬于臟腑,外絡于肢節。太極拳獨特的習練方式可有利于通經活絡。首先,我們知道,突然、強烈而持久的七情刺激,會使人體氣機紊亂和臟腑陰陽氣血失調,而太極拳卻強調全身心的放松,可削弱、轉移和克服內傷病的七情刺激,而有利于經絡的疏通。其次,太極拳全身性的輕慢松柔的適當運動,會使周身暖意融融,可加大經絡傳導速度和強度,有利于脈氣在遍上全身上下、內外循環無端的經絡系統中運行,有助于經絡暢通透達,使氣血充盈灌注全身,濡養各臟腑組織器官,營陰陽,維持和保護機體功能,加大抗御病邪和自我修復能力。第三,太極拳運動中,腰部的旋轉,四肢的屈伸所構成的纏繞運動會對全身300多個穴位產生不同的牽拉、擰擠和壓摩作用。這實際上是一種自我按摩,能起到類似針刺的作用,活躍經絡,激發經氣,疏通經絡和調整虛實,加強維持并聯系各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使其處于協調有序狀態。
太極拳是一門源遠流長、內容深邃的科學,包含著豐富而獨特的習練方法。太極拳不僅繼承了中國古老的傳統養生之道,而又以現代科學為依據,得到了發展,從而使其在健身、治病和抗衰老上獲得了更大的養生保健功效,具有藥物所不及的特殊功效。這種特殊功效并非伸手可取,必須要在習練中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做到動作規范,即指身體姿勢要符合一定的運動標準,這也是各個式子,
不管動作怎樣千變萬化,所共同遵循的動作要求。只有身體姿勢和動作的規范,才有利于“意動身隨”;有利于肢體放長,更靈活地表現出端正、疏松、圓潤和輕靈等特點,有利于“以靜御動”、“動中求靜”和“精神內守”,從而使練拳出現只有意動而不覺形動的虛靈境界,使鍛煉進入更高層次,做到由內發于外,且能由外斂于內,功妙地進行內外交修,達到心身合一。要做到動作規范,首先要做到身體的自然與放松,同時精神也應放松,“神疏”方能“體靜”。
二、中小學推廣太極拳的價值體現
太極拳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在我國神州大地廣為流傳,以獨具特色的價值魅力文明于世界通過對廣東省內100所中小學的校長、體育教師及從事武術事業的人進行電話訪談,多數人認為,在中小學推廣太極拳,具有健身娛樂、文化和教育價值,對促進中小學生各個方面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1健身價值
經常的練習太極拳,在身體上,增加骨骼人的密度和性能,以及增強學生的下肢力量、平衡能力和柔韌性等方面;習練太極拳,最注重的是放松心情、全神貫注,強調動作的舒暢、連貫,對中小學生的注意力和控制力,適當的調節心情有很大的幫助,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還對學生的性格特征、道德觀念等有所影響中小學生習練太極拳,具有巨大的健身價值
2娛樂價值體現
太極拳對中小學生有娛樂價值,考慮到年齡問題,對事物的認識淺顯,在動作上覺得優美中小學生經過多方面太極拳文化層面上的熏陶,逐漸體驗習練太極拳優美之處和調節身心愉悅的作用,不斷增加學習的積極性,能夠從太極拳的習練中真正得到快樂.
3文化價值
中小學生習練太極拳,從運動特點來看,太極拳是在傳遞人們對生命、自然及平衡的體悟,是弘揚一種民族的文化精神,崇尚和平,遵循社會發展的自然規律太極拳中“無過不及”、“舍己從人”思想,在遇到事情時,把握住事情發展的度,不要強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發展,順勢而為,懂得取舍太極拳運動外觀優美,內在收斂的表現形式,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審美觀念和思想品德,最終達到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目的
4教育價值
體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擔負著增強學生身心健康的任務,還有培養學生堅強的性格、吃苦耐勞的精神太極拳屬于我國傳統體育項目,擁有體育運動的共性,同時還有自身的獨特,即技擊這就是武術屬于體育,又高于體育主要區別網絡已融入社會生活,是人們了解世界必不可少的途徑
三、中小學推廣太極拳運動的路徑
1選擇符合中小學生心理特征的太極拳動作
在中小學推廣太極拳運動,不僅要考慮中小學的心理特征,還要根據中小學的教學任務,進行具體情況,選擇適合中小學生身體發展的套路形式
太極拳是弘揚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形式,通過技藝傳承民族精神,是武術項目中特色鮮明的拳種,將太極拳推廣到中小學,有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和具體的實施步驟主要有以下路徑方式
(1)武術為特色的學校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型,注重培養學生全面發展,逐漸向特色教育方向前進體育事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重視體育,增強體質,良好的身體素質,應從小抓起,學校體育是發展體育建設的重要場所之一,結合教育的發展趨勢,創建體育學校為學校發展提供新的途徑武術作為國家重點的扶持體育項目,武術特色學校興起,將武術和學校教育緊密結合,達到以武育人,以武養德,以武啟智,以武強身之目的實現每個學校武術全覆蓋達到“一校一品”的宏偉目標
(2)成立學校武術協會或體育俱樂部,將太極拳納入其中學校武術協會或體育俱樂部是為學生的個性塑造、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體育興趣、愛好以及自身特長的發揮提供了條件在學習內容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在體育中的特長項目選擇運動項目,提高水平,使特長更加出色;也可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掌握運動技能,提高身體素質。太極拳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俱樂部要體現太極拳的價值和意義教學過程中,傳授太極拳技術,更要傳遞太極文化,了解太極拳中蘊涵的理念,提煉精華,讓中小學生感受到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愛國情操展的太極拳動作,太極拳分為多種門派,各有特點。
結論
在小學校推廣太極拳運動,必須堅持以全面發展學生為本,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身心健康發展加大力度推進太極拳進校園,使大部分學校都能開展太極拳運動,大部分學校都能成立武術協會或體育俱樂部,大部分學校都有全職武術教師并成立武術隊、豐富校園體育文化活動內容、提高學生健身意識,學習太極拳技藝,傳承太極文化同時,發揚中華民族文化,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培養民族精神,為全民健身運動盡一份力,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