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祥
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教學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科學。教學效果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課堂教學活動的調控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掌控好一堂課的教學秩序呢?
一、提高教學水平,增強課堂教學秩序的控制力。
好的課堂秩序是在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的雙向活動中建立起來的。教師自身的教學功底差,缺乏講課藝術,語言平淡,照本宣科,學生聽課肯定昏昏欲睡;教師知識面窄,講課不能做到深入淺出,學生聽課就顯得單調乏味,于是就會在下面相互講話,交頭接耳,整個課堂顯得一團糟。因此,教師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把課講得深入淺出,淺顯易懂,才能有效掌控教學秩序。
二、管控好課堂紀律。
要保持良好的課堂秩序,必須建立有序的課堂紀律。實際上,教學秩序的管理就是在建立有序的課堂紀律的過程中實現的,沒有適宜的課堂紀律管理,就不會有良好的課堂秩序。有的老師上課,發現學生不守紀律,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一聲:“不要講話”“不要鬧”之類,雖然學生看上去暫時是不鬧了,可也沒把心思放在學習上,過不了多久又開始講話了;有的則是大發脾氣,對學生大吼大叫一通就以為了事了,殊不知,學生對老師越來越反感了;有的則不敢管學生,怕學生,因此就順其自然,任其自由發展。種種這些,都是課堂秩序不好的集中表現,必將嚴重影響教育教學效果。
要管控好課堂紀律,教師應該做到:(1)提高教學組織能力。上課鈴響,教師不要急于走進教室,先在教室門前站一站,凝視教室里學生情況,這樣,學生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師身上來。走進課堂,教師也不要急于講課,做好組織教學環節,確保每位學生注意力集中。課堂上教師不要一味地講,這樣學生容易感到困乏,教師要講練結合,多用啟發式教學,讓學生開動腦筋,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2)運用好表揚藝術。人都是喜歡聽到表揚的,小孩子更是如此,表揚往往可以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增強斗志、消除自卑心理、改正不良行為。因此,學會表揚的藝術是教育教學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值得每一位老師不懈求索。教師要努力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甚至要為學生創造受表揚的機會,讓學生在表揚中獲得成就感、獲得感,會增強學生學習興趣。(3)管好紀律差的學生。一個班級,不會每個學生都能自覺遵守紀律,總有那么幾個甚至更多的學生紀律不好。先從紀律最差的同學抓起,以點帶面,可以促進全班紀律好轉。教師要加強分析研究,找到學生不守紀律的主要原因,對癥下藥進行教育,不能嫌棄、疏遠,而要尊重、親近,用愛心與真情感化他們。(4)靈活處理學生違紀問題。小學生違反課堂紀律往往是自控力差,控制不住自己,總要去想些與課題無關的事情,并且還要去和同學討論,往往出現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講的情況,有時候還會你抓我扯的,影響課堂紀律,教師要視其情況靈活掌握。例如,課堂上學生有小毛病,老師可用眼神提示他,或者自然地走到學生身旁促其收斂,或者用聲音的抑揚頓挫暗示;如果學生的違紀影響較大,可以突然終止講課,將目光盯住違紀學生,必要時還要點名提醒。對不服管教經常違反課堂紀律的學生,課后要采用多種方式教育感化。(5)明確課堂紀律規范。讓學生知道課堂上應該做什么?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要加強對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一日常規的學習教育,要求學生嚴格用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要求自己。讓學生知道自覺遵守紀律就是給班級爭光,調皮搗蛋就是給班上抹黑。
三、分層次布置練習作業。
練習作業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能讓學生更好地復習鞏固所學知識,有助于學生智力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練習作業不能以量取勝,而應以質取勝。作業難易要適度,作業太難,會打擊學生學習興趣,尤其是對學困生的負面影響更大;過于簡單,也無實際效果。所以,教師最好結合學生學情,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差異,有針對性地分層布置作業,爭取取得實效。不同的學生在學習同樣的內容時,學習速度以及掌握學習任務所需要的時間、所需要的幫助都是不同的,存在必然的差異性,教師也應該“因人制宜”,作業變得多層次、有彈性。對于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多布置一些基礎方面的作業,逐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慢慢進步。作業難度的分層,就是要給學生一個選擇的范圍,讓他們實現由易到難層層遞進。比如,能力強的學生可選做較難的內容,能力稍微弱些的可以選擇簡單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嘗試著提升。對于什么樣的學生選做什么層次的作業,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引導,而不指名和強求,以便傷害到學生自尊心。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方法管控好課堂秩序,充分發揮教學的整體功能,以便取得較好的課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