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丙橋
1.常見運動損傷的預防和緊急處理
整體設計思路:旨在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樹立“體育”為前提和基礎的指導思想。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進行針對性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并且通過本課對運動損傷的概念、運動損傷產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預防運動損傷和緊急處理方法的學習,學生能夠科學預防、及時處理運動損傷,為健康和安全的體育做好準備。
2.教學背景分析
教學內容分析:《常見運動損傷的預防和緊急處理》是八年級《體育與健康》理論課第一章第二節的內容。是通過對運動損傷的概念、運動損傷的原因,以及如何預防運動損傷和緊急處理方法的學習,讓學生能夠在運動過程中樹立科學運動的意識,養成正確運動的習慣,做到科學預防、及時處理運動損傷,為健康和安全的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本堂課具有實際運用意義。
學生情況分析:初中階段是學生形態和機能快速發展的時期,體能和運動明顯提高,并且此階段的學生熱情、活潑、好動,經常會因為運動不當和知識儲備不全造成拉傷和緊急事故。因此幫助學生科學預防和處理運動損傷非常重要.
3.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通過觀看視頻和自身經驗了解常見運動損傷的概念和原因。
(2)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能夠通過小組討論和教師總結分享得到對運動損傷最基本的預防和處理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生能樹立科學運動的價值觀,養成良好運動的習慣,
4、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學生能夠了解常見運動損傷的概念和原因并正確預防和處理運動損傷。
(2)教學難點:學生能樹立科學運動的價值觀,養成良好運動的習慣,熱愛勞動。
5.教學過程設計
步驟1:情景導入、引出話題:在課程開始時,教師通過語言和動作引出話題:“今天雖然是體育課,但我們現在在教室里,大家覺得有什么適合在教室做的運動呢?”教師邀請學生分享想法,學生說出合適的運動由老師示范,老師做出示范并指導學生做小范圍和易操作的運動,教師提出幾位學生動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闡述不當運動會造成的后果以此引出運動損傷的概念。
設計意圖:通過實際情景、直觀演示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不注意和不規范會造成嚴重的危險。讓學生意識到預防運動損傷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樹立科學運動的意識。并通過運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能積極參與到課堂當中,想了解本課學習的內容。
步驟2:視頻播放、發現原因:教師播放關于在運動過程中造成運動損傷的視頻(如運動健將谷愛凌在平時訓練時不小心受傷的視頻、劉翔打破世界紀錄和因傷退賽的視頻等),然后指導學生通過搶答的方式提出自己關于運動損傷原因的見解。全班分為四個小組,回答次數最多的小組將獲得獎勵。最后并由老師歸納總結學生提出的運動損傷產生的原因。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了解運動健將的不易和努力,以及對運動的熱愛。激發學生對運動的熱愛和運動健將的敬意。在積極熱情的氛圍下開展搶答活動,讓學生快樂學習。同時幫助學生更容易的找到運動損傷的原因。
步驟3:小組討論、出謀劃策:教師將學生分為8個小組,組織學生自主討論面對運動損傷應該做哪些緊急處理和應該做主要哪些方面預防運動損傷。討論完成后并邀請小組代表分享做法,最后由老師歸納總結出科學合理的做法。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討論,學生積極主動的貢獻自己的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更好、更完整的找出緊急處理的辦法。通過分享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通過老師的總結,學生不僅能學到自己歸納到辦法還能了解更科學、系統的預防和處理方法。
步驟4:自制手冊、應對損傷:教師指導學生通過自己小組討論和教師講授歸納得出的辦法自制一本應對運動損傷方法的手冊,手冊除了各種措施,還可以插圖和添加自己的想法展示后并通過全班投票選出最佳個人手冊在班級展示板和學校展示板展示。
設計意圖:自制手冊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并系統消化所學到的應急措施。同時,還能保留相應措施,可以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不斷完善該手冊,受益終生。還能與同學、老師、家長分享相關措施。幫助自己和他人有效應當運動損傷。
步驟5:小組表演、檢驗成果:學生自主選擇扮演不同運動損傷后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方法。教師提供一些道具如冰袋、毛巾、棉花等并給于學生指導。
設計意圖:通過表演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內化緊急措施,并檢驗學生是否掌握了這些措施。同時,通過老師提供的道具更好的指導學生正確規范地進行操作、添加真實性,讓學生在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