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明曦
在邁向智能化時代的進程中,3D視覺感知技術尤為關鍵。經過多年的發展,3D視覺感知技術及產業鏈日趨完善,應用場景關注度和認可度也在不斷提升,加之國家出臺了眾多相關支持政策,產業環境可謂“得天獨厚”。據研究報告顯示,全球3D視覺感知市場規模2025年將增至150億美元,復合增長率約為20%,可以說為頭部企業提供了盡情馳騁的“舞臺”。
據悉,7月7日,國內率先開展3D視覺感知技術系統性研發的奧比中光(688322.SH)正式登陸科創板。據了解,奧比中光作為行業的先行者,一直致力于3D視覺感知技術的研發與突破,不僅于2015年成功實現了3D視覺傳感器量產,更于2018年成功突破百萬級量產交付。與此同時,其也是市場上為數不多的能夠提供核心自主知識產權3D視覺感知產品的企業。而截至目前,全球已掌握核心技術并實現百萬級面陣3D視覺傳感器量產的企業“屈指可數”,僅有蘋果、微軟、索尼、英特爾、華為等極少數幾家企業,而奧比中光赫然位列其中,行業地位突出。
當前,3D視覺感知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研發端的持續投入以及人才的持續引進是業內“比拼”的關鍵。據了解,奧比中光創始人黃源浩先生是國際知名光學測量專家、國內3D視覺感知技術領域的領軍人才,以其為核心搭建的研發團隊,也成功吸納了一大批前沿領域的“尖端”人才,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公司研發人員數量多達650名左右,占比超60%,人才實力甚為雄厚。
不僅如此,數據顯示,2021年奧比中光研發費用高達3.88億元,同比大增近40%,近三年營收占比年均高達85%左右,如此“大手筆”的持續投入也結出了豐碩成果,截至2021年底,公司累計申請專利多達1190項, 目前已成功擁有發明專利176項,且近年公司核心技術產品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均達95%左右,科技轉化能力強勁。
而基于強大的研發和轉化實力,奧比中光全面構建了“全棧式技術研發能力+全領域技術路線布局”的技術研發體系。其中,全棧式技術研發能力基本覆蓋了產品從設計、研發到制造的全周期研發流程。而全領域技術路線布局則為梯次開展六種主流3D視覺感知技術路線的研發布局,據悉,公司結構光、iToF、雙目、工業三維測量已量產相關產品,自有的iToF感光芯片也進入待量產階段,dToF、Lidar相關產品也進入了研發階段。
且值得一提的是,此次IPO,奧比中光接近95%的募投資金都將用于3D視覺感知技術研發項目,這無疑將進一步推進公司3D視覺感知技術的持續創新,從而助力公司持續搶占行業先機。
公開資料顯示,公司應用終端主要是基于3D視覺感知技術的各類應用場景。而目前,其產品己經在生物識別、AIoT、消費電子和工業三維測量領域率先實現了規模產業化應用,并具備了產業鏈先發優勢。
數據顯示,2021年公司生物識別領域營收達到了2.88億元,同比大增了95.73%,營收規模接近翻倍放大,營收占比超過了60%,其中,該領域線下支付細分場景營收達到了2.57 億元,營收占比高達55.71%,是公司目前重要的營收來源。未來隨著生物識別場景的加速復制和拓展,發展空間仍十分可觀。
2021年公司AIoT領域營收也實現了1.38億元,同比大增78.11%,近三年持續保持快增之勢,營收占比近兩年也提升至近30%。據了解,該領域細分場景眾多,需求潛力巨大,未來隨著公司的持續挖掘,營收規模勢必將繼續保持高增之勢。另外,公司前期已在智能手機實現百萬級量產交付,而該領域目前還未全面商業化,中期需求正走向全面爆發。
通過多領域的持續拓展和營收規模的快速擴大,奧比中光也快速擁有了如OPPO等一大批行業龍頭及知名的優質客戶,據統計,截至目前,公司服務了全球超過1000家客戶及開發者。
未來,伴隨著成本的下降和技術的不斷成熟,3D視覺感知技術將逐步進入大規模的普及和應用階段,而奧比中光通過“深度+廣度”的核心技術的不斷突破,以及產業鏈優勢,加之龐大的客戶群體的積淀,有望盡享行業紅利,從而不斷擴大市占率并領先駛入快速增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