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瑋 (貴州航天醫院感染科,貴州 遵義 563003)
肝硬化是臨床常見的慢性肝病,是由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或反復作用形成的彌漫性肝損害,肝硬化患者的肝臟儲備能力較差,自身免疫機制下降,疾病進展會誘發肝性腦病,是以代謝紊亂為基礎的中樞神經系統失調的綜合征,臨床表現為出現意識障礙、行為失常、性格及睡眠習慣改變[1-2]。乙酰谷酰胺可改善神經細胞代謝,維持神經應激能力,還可改善腦功能,應用較廣泛,但長期服用患者或會出現惡心、嘔吐、肚脹等不良反應。門冬氨酸鳥氨酸可直接參與細胞代謝,促進肝細胞自身的修復與再生,可有效改善肝功能[3]。基于此,本次研究選取我院80例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性腦病患者,分析門冬氨酸鳥氨酸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選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我院80例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性腦病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n=40)與對照組(n=40),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35~68歲,平均(50.26±2.03)歲,病程1~7年,平均(3.24±0.58)年。肝性腦病分期:Ⅰ期14例,Ⅱ期17例,Ⅲ期9例;試驗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36~70歲,平均(51.40±3.15)歲,病程1~6年,平均(3.35±0.60)歲。肝性腦病分期:Ⅰ期13例,Ⅱ期19例,Ⅲ期8例。兩組基線資料(性別、年齡、病程、肝性腦病分期)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經影像學檢查、肝功能實驗和腦電圖檢查確診為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性腦病;伴有失眠、視力下降、性格改變等癥狀;出現黃疸、腹水等癥狀。排除標準:患有其他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心、肝、腎臟等功能嚴重障礙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壓。
1.2方法:兩組患者均做好飲食控制、營養支持,并進行抗感染、清潔腸道、糾正代謝紊亂以及降血氨治療。
1.2.1對照組:予以乙酰谷酰胺(云南盟生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988)治療,0.6 g加入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控制在30 min內滴注完畢,1次/d,持續治療10 d。
1.2.2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門冬氨酸鳥氨酸(山西普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323)5 g加入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控制在30 min內滴注完畢,2次/d,持續治療10 d。
1.3觀察指標:①療效:療效評估標準:顯效:治療6 h后,患者意識清醒,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血氨水平恢復正常水平,在接受治療的10 d內未再次發病;緩解:治療48 h后,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血氨水平降低,接受治療的10 d內未再次發病;無效:患者治療時間48 h后清醒,在治療的10 d內病情反復發作,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惡化,血氨水平無變化。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血氨水平:記錄對比兩組患者血氨水平治療前后的水平變化。治療前后取5 ml晨起空腹靜脈血,取全血,采用YM3PA4130血氨測定儀檢測血氨水平,儀器由日本ARKRAY公司提供;③肝功能:記錄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總膽紅素(TBIL)、谷丙轉氨酶(ALT)水平變化。治療前后取5 ml晨起空腹靜脈血,離心,取血清,采用比色法檢測TBIL水平,采用速率法檢測ALT水平,全自動分析儀、試劑盒均由上海科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④不良反應發生率:記錄對比兩組惡心、腹脹、發熱的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療效比較:試驗組總有效率95.00%,較對照組的77.50%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n=40]
2.2兩組血氨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血氨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血氨水平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氨水平比較
2.3兩組肝功能變化比較:治療前,兩組TBIL、ALT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TBIL、ALT水平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變化比較
2.4兩組不良反應率比較: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5.00%,與對照組的10.00%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不良反應率對比[n(%),n=40]
乙肝肝硬化是在肝細胞廣泛變性和壞死基礎上產生肝臟纖維組織彌漫性增生,并形成再生結節和假小葉,導致肝小葉正常結構和血管解剖的破壞,也是引起肝性腦病的主要原因之一[4-6]。肝性腦病是由于血氨升高,導致腦組織內發生代謝和功能障礙,引起神經功能紊亂。隨著病情發展,會引起患者意識障礙、行為失常、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等癥狀,血液中的氨通過血腦屏障后在神經系統內干擾三羧酸循環,影響能量代謝,導致細胞功能紊亂、腦水腫等癥狀[7-8]。乙酰谷酰胺可促進細胞生長,改善運動功能障礙,達到抗腦缺血的作用,但治療效果不佳,且不良反應明顯。
本研究提示門冬氨酸鳥氨酸可提高療效,降低血氨水平。分析原因在于,門冬氨酸鳥氨酸有門冬氨酸、鳥氨酸兩個裂解產物,可間接參與三磷酸循環及核酸的合成,并提供能量代謝的中間產物,增加肝臟功能,提高對血氨的解毒能力,從而恢復肝細胞功能,促進肝性腦病患者意識恢復,并能從根本上促進鳥氨酸循環、肝臟合成尿素,降低血氧,緩解各種神經精神癥狀[9]。本次研究結果提示門冬氨酸鳥氨酸可改善肝功能,分析原因在于,門冬氨酸鳥氨酸可參與三羧酸循環,合成骨病氨酰胺,在核酸的生成中起間接作用,促進肝細胞的恢復和再生、恢復受損的肝細胞,提高肝細胞攝取、轉化、排泄膽紅素的能力,有效降低轉氨酶,改善肝功能,恢復機體的能量平衡[10]。本次研究結果提示門冬氨酸鳥氨酸具有用藥安全性。
綜上所述,門冬氨酸鳥氨酸治療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性腦病患者效果顯著,可降低血氨水平,改善肝功能,且具有用藥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