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娜,張 佳,嚴依萍,楊玉金,資曉飛,鄭春艷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血管外科,江西 南昌 330000)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ASO)是下肢動脈因粥樣硬化、糖尿病、吸煙等因素而發生動脈狹窄、閉塞,導致供養區缺血造成的一系列臨床表現,主要包括下肢冰涼怕冷、蒼白、麻木、無脈、疼痛等[1]。其中,疼痛是ASO患者最主要的臨床癥狀,患者在病情發展的不同階段,其表現出來的疼痛類型不一,如靜息痛、間歇性跛行等,這不僅會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還會降低患者的睡眠質量和生活水平。因此,如何減輕ASO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其睡眠質量和生活水平,是臨床醫護人員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隨著中醫學的發展,中醫護理技術逐漸被應用于多種疾病的疼痛護理干預中,其獨特、簡單、便捷的操作方法得到了很多患者的認可,常見的中醫護理技術有針灸法、穴位推拿法、耳穴療法等。其中,耳穴療法是依據針灸學基本理論發展起來的。何志蘭等[2]的研究結果證實,耳穴壓豆有安神、鎮靜、助眠等功效,結合心理護理干預運用于臨床,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焦慮狀態和睡眠質量,提高護理服務質量,以促進患者的治療效果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為進一步探討耳穴壓豆療法對ASO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本文選取了100例患者進行研究。
1.1一般資料:研究對象為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100例ASO患者,使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各50例。納入標準:①長海痛尺疼痛分值>2分,且符合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2015年制定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診治指南(下)》[3]中的臨床診斷標準;②所有患者均為小學及以上文化程度,意識清醒,能進行書面及語言交流,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愿,有較好的理解能力;③能良好配合護理人員工作的患者;④患者及家屬了解本次研究的內容及意義,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或嚴重影響滿意度調查的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中風、老年癡呆、精神病患者;②有嚴重認知、運動功能障礙及不配合的患者;③肢體出現嚴重缺血壞死的患者。對照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55~73歲,平均(65.21±3.17)歲,病程6~32個月,平均(15.31±6.37)個月;試驗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齡56~74歲,平均(65.32±3.22)歲,病程7~33個月,平均(15.45±6.42)個月。采用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的性別比例、年齡、病程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的疼痛護理:①健康宣教:通過發放宣傳手冊、播放視頻等方式給患者科普ASO有關的醫學知識,增加患者對該病癥的了解,緩解患者緊張不安等負面情緒;②疼痛評估:責任護士隨身攜帶長海痛尺,教會患者使用長海痛尺來表達自身的疼痛程度,每6小時進行一次疼痛評估,并記錄患者每次的疼痛評估分數;③個體化疼痛管理:根據患者實際的疼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疼痛護理,針對疼痛情況較為嚴重的患者,可遵照醫囑給其提供適當的藥物進行止痛,護理人員需教會患者掌握部分緩解疼痛的方法,如呼吸鎮痛法、松弛鎮痛法等;④運動護理: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鼓勵患者在家屬的陪同下進行適當的運動訓練,如腳踝活動、Buerger運動等,以免出現長期臥床導致的下肢深靜脈血栓(DVT)等并發癥;⑤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保持密切的溝通交流,鼓勵患者主動說出自己內心的疑慮,及時提供心理疏導,增加患者的自信心。
試驗組患者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耳穴壓豆療法進行護理:①由接受過專業培訓的護士對患者進行耳穴壓豆療法,使用75%乙醇對患者全耳進行擦洗消毒;②待乙醇揮發干后,使用左手固定患者的耳廓,右手持耳穴探針,按照經絡選穴原則,或進行部位選穴,常用穴位有交感、皮質下、內分泌等;③具體選穴時在耳穴區尋敏感點,當患者出現麻脹、疼痛感時稍用力按壓探針,留下壓痕作為標記,即為按壓穴位;④右手持鑷子夾取已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膠布,對準選好的耳穴貼敷,隨后稍加壓力按壓 1~2 min;⑤在貼壓期間,叮囑患者按壓3~5次/d,3~5 min/次,以加強刺激,提高療效。兩組患者均需接受2周的護理干預。
1.3評價標準:①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疼痛程度:使用長海痛尺[4]對患者護理前、護理2周后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其中,長海痛尺的設計包括0~10數字疼痛量表(NRS-10)和0~5視覺類比量表(VAS-5),長海痛尺的疼痛分值與患者的疼痛程度呈正比;②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管功能變化:主要包括患者護理前、護理2周后的踝肱指數(ABI)、血管內徑和動脈血流速度,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分別檢測患者雙側的肱動脈和脛后動脈收縮壓,得到踝部動脈壓與肱動脈壓之間的比值,即為ABI;③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使用SF-36生活質量量表[5]對患者護理前、護理2周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SF-36評分的總分為145分,主要包括軀體疼痛、健康狀態等方面的內容,SF-36評分和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呈正比;④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患者需填寫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表主要包括護理質量、護理既能、護理態度3項內容,每項內容的評估分為4個分級,非常滿意為6分,比較滿意為4分,一般滿意為2分,不滿意為0分,護理滿意度調查表的評分范圍為0~18分,調查表的分數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呈正比。
1.4統計學分析:使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此次研究數據進行分析,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若檢驗結果為P<0.05,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疼痛程度:護理前,兩組患者的NRS-10評分和VAS-5評分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2周后,試驗組患者的NRS-10評分和VAS-5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疼痛程度分,n=50)
2.2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血管功能變化:護理前,兩組患者在ABI、血管內徑和動脈血流速度的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2周后,試驗組患者在ABI、血管內徑和動脈血流速度的指標比較上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血管功能變化
2.3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F-36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2周后,試驗組患者的SF-36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分,n=50)
2.4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分,n=50)
有醫學研究表明,ASO的發病率為10%,且該病癥的發病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步上升,70歲以上群體的發病率為15%~20%。ASO患者因下肢動脈供血不足而長期出現慢性疼痛,在長期疼痛的折磨下,患者的生活水平和睡眠質量也會受到嚴重影響。目前醫學上針對疼痛程度較為嚴重的ASO中期和晚期患者,大多使用麻醉性的鎮痛藥物,例如杜冷丁等。但目前臨床上大多依據患者的自述疼痛給藥,并未有客觀的給予止痛藥的標準,止痛護理較為被動,鎮痛藥物也無法發揮其最大的作用。因此,尋找更有效的疼痛護理干預方法,對于ASO患者和臨床醫學而言均具有重要意義。
中醫認為,“十二經通于耳”,耳廓表面與人體臟腑、經絡、組織器官、四肢百骸相互連通,與人體的生理病理均有密切關系,因此,通過耳穴療法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6]。耳穴壓豆療法結合現代醫學的解剖知識,根據辨證施治的觀點,選擇正確的耳穴相關部位,用貼有王不留行籽的膠布貼敷以一定手法刺激經絡,可以推動人體的氣血運行,調節人體的臟腑、氣血和陰陽平衡[7]。近年來,耳穴壓豆療法在各種痛癥中均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因此成為臨床大力推廣的中醫護理技術之一。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耳穴壓豆療法能有效減輕ASO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血管功能。中醫認為,耳穴中的交感、皮質下、內分泌等穴位具有調節人體痛覺的傳導作用,所以耳穴壓豆療法選擇患者的交感、皮質下、內分泌等穴位進行按壓、貼敷,能通過刺激患者的下肢反射區和有關穴位的方式,不斷擴張患者的血管,加快患者下肢的血液循環,改善血液流變學的異常狀態,進而達到疏通患者經絡、緩解患者下肢疼痛、麻木的目的[8]。除此之外,耳穴壓豆療法還可以加快患者下肢的動脈血流速度,快速消除小血栓與自由基,修復受損的血管壁,從而改善患者的血管功能。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耳穴壓豆療法有利于提高ASO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分析原因為,為血壓都療法具有簡單、方便、價格低廉、有效、無不良反應等特點,既可以單獨用于臨床的護理工作中,又可以與其他中醫護理技術聯合使用,在改善患者心理健康、失眠癥、疼痛癥等癥狀上均有顯著作用。
2001年國際疼痛協會(IASP)將疼痛定義為“一種不愉快的感覺體驗,伴有實際或潛在組織損傷的情緒體驗。是機體對有害刺激的一種保護性防御反應。”2002年國際疼痛研究協會表示,疼痛不但是一種癥狀,也是一種疾病[9]。因此,臨床上常將以慢性疼痛為主要癥狀的疾病,稱為“痛癥”或疼痛性疾病。疼痛作為繼體溫、血壓、脈搏、呼吸后的第五生命體征,與患者的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均有密切關系,因此,系統化、規范化的疼痛護理也越來越受到患者和醫務人員的重視[10]。
慢性疼痛是ASO患者最為常見的臨床癥狀之一,劇烈的疼痛感不僅會引發神經源性休克等一系列并發癥,還會讓患者的機體處于高凝狀態,導致患者的凝血機制出現異常,進而提高患者的致殘率和死亡率。因此,疼痛護理對于ASO患者而言是極為重要的。本研究中試驗組給予疼痛護理干預,既能有效緩解患者焦慮不安等負面情緒,確保疼痛管理模式的有效性,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11],又能提高患者對后續耳穴壓豆療法的依從性和配合度,保證耳穴壓豆療法在患者機體發揮最大的作用,改進臨床護理效果,進而提升ASO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12-13]。
綜上所述,將中醫耳穴壓豆療法運用于ASO患者的疼痛護理干預中,具有較強的可行性、安全性、經濟性,耳穴壓豆療法不僅能有效減輕ASO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血管功能,還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護理滿意度,為促進疼痛管理在更多學科中的應用提供科學、有效的臨床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