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靜,廖衛華,張俊亮,馮蘇敏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廣東 廣州 510515)
新生兒是一類較特殊的患者群體,因娩出時間較短,器官及各系統發育尚不成熟,對外界環境適應性差,護理難度也更大[1]。采血、肌內注射、靜脈注射等醫療操作微創性小,對于成人而言疼痛感較輕,而新生兒疼痛耐受性較低,常規醫療操作會給其造成較重的疼痛感受。研究發現,疼痛刺激會給新生兒造成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導致內分泌異常、睡眠紊亂等,不利于新生兒的早期發育[2]。因新生兒對藥物耐受性較差,故不建議使用鎮痛藥物,臨床應采取其他非藥物干預方法。葡萄糖水、非營養性吸吮是一種嬰幼兒安撫方法,在緩解疼痛程度中具有一定效果[3-4]。基于此,本研究以新生兒為研究對象,分析葡萄糖水聯合非營養性吸吮在緩解操作性疼痛中的的應用效果。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96例新生兒為研究對象,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48例)和對照組(48例)。納入標準:①研究對象日齡<28 d;②胎齡>37周;③家長對研究知情,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先天畸形者;②合并感染性疾病者;③合并呼吸衰竭者。觀察組男26例,女22例;胎齡38~42周,平均(39.71±0.37)周;日齡11~23天,平均(17.16±2.29)天。對照組男27例,女21例;胎齡38~41周,平均(39.68±0.38)周;體重5 716~81 235 g,平均(6 837.47±534.93)g。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于穿刺或采血操作前30 min,不對新生兒精進行任何刺激性操作,且確保充分哺乳。采血前對照組給予新生兒口中注射蒸餾水1 ml,觀察組則注射濃度25%的葡萄糖水1 ml,注射后將消毒后的硅膠奶嘴(無孔)置于新生兒口中吸吮,之后遵照要求進行足跟采血操作。采血操作完成后立即用消毒棉球按壓止血,若新生兒持續哭泣,由護理人員抱在懷中安撫,進行肢體、頭面撫觸。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比較兩組疼痛程度、應激指標及哭泣情況。①疼痛程度評估:采用新生兒疼痛評估量表(NIPS)[5]評價疼痛程度,量表涉及面部表情、呼吸形態、哭鬧、覺醒狀態、手臂及腿運動情況,分值范圍0~7分,分值高則疼痛程度越深。由兩名以上專業護理人員分別進行評估,計算平均值。②應激指標:應用多功能監護儀(曲阜市康迪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GT6800-12)測定操作前后兩組新生兒呼吸頻率、心率、舒張壓、收縮壓。③哭泣情況:于操作時及操作3 min后記錄兩組患兒哭泣率。
1.4統計學分析:采用 SPSS20.0統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組間比較用獨立t檢驗,組內比較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疼痛程度及哭泣時間比較:觀察組操作1 min、3 min后NIPS評分分別為(2.53±0.42)分、(1.76±0.32)分,低于對照組的(3.37±0.55)分、(2.04±0.39)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410、8.789,P<0.05)。
2.2兩組干預前后應激指標比較:操作前兩組呼吸頻率、心率及舒張壓、收縮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操作后兩組呼吸頻率、心率、舒張壓、收縮壓高于操作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應激指標比較
2.3兩組干預前后哭泣情況比較:觀察組操作時及操作3 min后哭泣率分別為30例(62.5%)、13例(27.08%),均低于對照組的45例(93.75%)、29例(60.4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3.714、10.836,P<0.05)。
醫療操作性疼痛是醫療操作引起組織損傷而引起的主觀感受,也是造成應激反應的重要原因。研究發現,新生兒對疼痛的生物學感知較成人更敏感,對疼痛的記憶也越深刻,疼痛所引起的負面影響越長久[6-7]。在醫療操作過程中進行有效鎮痛有利于減輕疼痛造成的負面影響,改善近期及遠期預后。
常規新生兒疼痛干預多是在操作接受后進行撫觸安撫,可在一定程度起到安撫作用,但效果欠佳。本研究結果表明,葡萄糖水聯合非營養性吸吮能夠有效減輕新生兒操作性疼痛,減輕應激反應。哭泣是新生兒的一種本能反應,也是常見的生理應激表現,若醫療操作疼痛引起的哭泣時間過長,則會導致呼吸頻率加快、心率及血壓上升等,極易引起酸堿、代謝失衡,不利于病情的控制。葡萄糖水口服是2020版《新生兒疼痛評估與鎮痛管理專家共識》中推薦應用于新生兒醫療操作性疼痛的非藥物疼痛干預措施,可利用葡萄糖水的甜味作用,間接或直接抑制神經遞質5-羥色胺釋放,促進內源性阿片樣物質產生,激活其鎮痛效應,達到緩解疼痛程度的目的[8]。同時甜味作為一種味覺刺激,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分散患兒注意力,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進而避免疼痛引起的哭泣及應激反應。非營養性吸吮是利用安慰奶嘴增加新生兒吸吮動作,轉移醫療操作時注意力,進而緩解醫療操作時的疼痛。非營養性吸吮也刺激口腔感覺系統,提高疼痛閥值,降低疼痛感知敏感度,進而減輕操作時疼痛程度[9]。葡萄糖水與非營養性吸吮聯合應用,可通過不同作用機制發揮安撫及鎮痛效應,更好的緩解醫療操作性疼痛,減輕疼痛引起的應激反應,減少哭泣的發生,預防呼吸、心率及血壓的異常波動,有利于病情恢復。盧慧等[10]研究發現,口服25%葡萄糖溶液聯合非營養性吸吮能夠顯著降低新生兒足跟采血疼痛,減少心率波動,縮短哭泣時間,與本研究具有一致,進一步證明葡萄糖水聯合非營養性吸吮在新生兒醫療操作過程中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在新生兒中應用葡萄糖水聯合非營養性吸吮,能夠緩解醫療操作性疼痛,減輕應激反應,減少哭泣的發生,改善血氧飽和度,有利于新生兒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