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文武
【關鍵詞】任務型學習;數學任務;綜合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6009(2022)33-0074-02
*本文系江蘇省前瞻性教學改革項目“培養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小學數學任務型學習模式的實踐探索”、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小學數學任務型學習模式的實踐研究”(B-b/2020/02/197)階段性研究成果。
課程標準倡導學生的數學學習要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親身經歷過程。任務型學習是以任務為核心,學習者在數學情境中通過相關任務驅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等數學學習活動,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并在完成特定數學任務的過程中培養數學綜合學習能力的一種學習方式。數學任務是提升學生歸納和推理能力、發展數學思維、培養創新意識的一種重要工具。下面,筆者對其常見類型和應用進行一些探討。
1.單項任務,聚焦重點發展比較力
單項任務以聚焦重難點知識為特征,旨在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與掌握知識。它既帶有鮮明的專項學習目標,又指向培育學科核心素養的綜合目標。課堂上安排的許多即時任務,如觀察、操作、交流、展示等,都可以稱為單項任務。如教學蘇教版二上《觀察物體》一課,在實施任務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先觀察,再對比幾張從不同角度拍攝的照片,看看有什么發現。教師在這里無需花費太多時間引導,而只需耐心等待學生做出判斷,重點讓學生說明判斷的理由,體會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從而引出本課主題。此類任務難度偏低,普適性較強。它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從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入手,通過觀察對比即可完成任務,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展開學習,在獲得成就感的同時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進一步發展比較力。
2.操作任務,借助學具發展抽象力
操作任務是指在數學學習任務中引入學具的實際操作,使之在抽象的數學知識和形象的思維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從而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如教學蘇教版一上《認識11~20》一課,引導學生初步理解10個一是1個十,可以借助多媒體做一個有趣的實驗,快速出示11根小棒,1~2秒后消失(重復進行操作),讓學生嘗試估算看到了多少根小棒;再次出示課件一同數一數,引出任務:想辦法利用小棒擺一擺,讓人一眼就能看出有11根小棒,并在小組內說一說你是怎樣擺的。學生自主參與學習全過程,真正站在了學習舞臺的正中央,成為學習主體。從經歷把10根小棒捆一捆的動手操作過程,到抽象出計數單位“十”的價值,繼而體會到抽象后的數學學習方法既優越又簡約。
3.探究任務,錨定問題發展推理力
探究任務聚焦課堂探究性學習,它是引導學生在操作中發現、在觀察中提煉、在比較中聯想,并通過大膽猜想、推理和驗證來解決問題的任務。如教學蘇教版六上《體積和容積》一課,教師設置探究任務:空間都去哪兒了?探究一,每組準備兩個同樣大的玻璃杯,左邊的杯子盛滿水,右邊的杯子中放一個桃;同桌兩人合作,將盛滿水的杯子中的水倒入裝桃的杯子中,你發現了什么?探究二,準備兩個同樣大的玻璃杯,一個放桃,一個放荔枝;再往兩個杯子里倒滿水,放哪個水果的杯里的水倒得多一些?探究三,準備三個同樣的玻璃杯,讓學生選擇三種水果——蘋果、葡萄、小番茄,分別放入三個玻璃杯中;再倒滿水,觀察觀察,你發現了什么?學生以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方式達成了活動目標,這是一種開放性、自主性獲取知識的方法,學生借助探究活動完成了主題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好奇心被有效激發,思維被充分解放,在互相合作中發展了推理能力。
4.實踐任務,推進合作發展概括力
實踐任務基于生活世界而產生。在完成實踐任務的過程中,能使學生主動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生活現象,生成知識再運用到實踐中。一般可由個人獨自或小組合作完成,經常延伸到課外,當某個任務解決后,還能更好地遷移,進而推動另一個相似任務或新任務的解決。此類任務可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有利于發展學生對特定數學技能、概念或思想的概括能力。
5.綜合任務,指向素養發展綜合力
數學綜合任務一般用時較長,少則一節課,多則幾節課,幾節課完成的復雜任務還可稱為數學小項目化研究。它經常可以延伸到課外,使學生在具體的課堂學習中經歷合理化的任務完成過程,對學習產生良好的情感,從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常見復雜任務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教材中的“綜合與實踐”內容板塊提供的任務;二是故事(繪本)中的數學任務;三是著名的數學定理中的研究任務;四是名師經典課例中的特色任務。這類任務的設計是關鍵,其難度較大。學生在探究中能產生對知識與技能的需要、歸納和升華,為其發展數學綜合素養服務,既有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直接指向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發展。
總之,數學任務形成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有利環境和基礎。數學任務的設計形態經常因話題、學情、學習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多種多樣。在教學中,建議教師適當降低探究難度,這樣會使任務的達成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還有助于發展學生的理解力、創造力等綜合學習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光榮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