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金金 曹天星
貧血是臨床常見疾病,一般由外周血紅細胞數量減少,達到正常范圍以下而引發,患者血紅蛋白含量、外周血紅細胞計數、紅細胞比容低于參考區間下限,患兒常表現出紅細胞減少、溶血病、失血等,且伴有面色蒼白、耳鳴、失昏等癥狀[1]。貧血病程一般較為漫長,如不及時診斷和治療,后期可能引發多種并發癥[2]。貧血患者運輸二氧化碳和氧氣能力下降,造成機體組織器官缺氧,可出現頭暈、心悸等勞累性疾病[3]。貧血的類型有所不同,其治療方式也存在一定差異,在治療前需對患者貧血類型進行明確,故提高貧血類型的診斷準確性尤為重要[4]。再生障礙性貧血發病可能與化學藥物遺傳、放射線等因素相關,主要表現為骨髓造血細胞增生降低、外周血全血細胞減少等,地中海貧血是遺傳性溶血性貧血疾病,主要由先天因素導致,表現為黃疸、肝脾腫大、發育不良等[5]。血液檢測具有準確、操作簡單等優點,在貧血鑒別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再生障礙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患兒各41例,再生障礙性貧血組男22例,女19例,年齡2~7歲,平均(4.96±0.52)歲,病程1~6個月,平均(3.49±0.41)個月;地中海貧血組男24例,女17例,年齡2~6歲,平均(4.28±0.46)歲,病程1~7個月,平均(3.69±0.52)個月。兩組患兒年齡、性別、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兩組患兒均經臨床和實驗室檢查確診;②患兒均具有乏力、頭暈、面色蒼白癥狀;③患兒家屬對本研究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存在凝血功能障礙;②其他類型貧血;③有先天性心臟病;④存在精神和意識障礙;⑤患有器官功能衰竭。
1.3 研究方法 所有患兒于采血前1天禁食禁水,于第2天清晨保持空腹狀態,使用真空采血管抽取肘靜脈血2ml,加入含有乙二胺四乙酸二甲的試管中混勻,離心后留取上清液,做好標記后送檢驗科進行血液檢測。使用邁瑞BC-5100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對血液標本進行檢測,包括血紅蛋白(Hb)、紅細胞分布寬度(RDW)、平均紅細胞體積(MCV)、紅細胞計數(RBC)、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平均血紅蛋白含量(MCH)等,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保證結果的可靠性和真實性。并對兩組患兒血液檢測診斷價值進行比較,包括靈敏度、特異度和符合率。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1.0進行統計分析。血液檢測指標水平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靈敏度、特異度和符合率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血液檢測指標水平比較 再生障礙性貧血組Hb、RDW、MCHC、MCH水平低于地中海貧血組,RBC水平高于地中海貧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血液檢測診斷價值比較 再生障礙性貧血組和地中海貧血組靈敏度、特異度和符合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兒血液檢測指標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兒血液檢測指標水平比較(±s)
組別 例數 Hb(g/L) RDW(%) MCV(fL) RBC(×1012/L) MCHC(g/L) MCH(pg)再生障礙性貧血組 41 85.15±8.07 17.12±2.22 69.19±6.09 3.44±0.31 256.13±16.12 22.21±2.11地中海貧血組 41 99.15±11.17 19.12±3.16 70.17±7.07 2.63±0.23 332.15±26.23 25.69±3.23 t 6.505 3.316 0.672 13.436 15.811 5.776 P 0.000 0.001 0.503 0.000 0.000 0.000

表2 兩組患兒血液檢測診斷價值比較(%)
對于人體來說,只有血液正常循環才可保證人體生命的延續,如造血系統發生異常,則可導致血液疾病的發生[6]。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目前有約30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貧血現象,每年由于貧血誘發的各類疾病而導致死亡的患者達千萬以上[7]。如治療不及時,長時間貧血可導致患者器官缺氧、功能退化,思維記憶功能出現障礙,表現為思維遲鈍、頭暈頭痛、面色枯黃、疲勞乏力等,對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嚴重影響[8]。
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習慣改變,許多兒童均存在挑食、偏食等現象,由于飲食結構不合理導致貧血風險增加,不僅對兒童正常發育造成危害,還可能增加家庭負擔。貧血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血液檢測各項參數變化也不相同[9]。
再生障礙性貧血發病機制可能與病毒感染、放射、化學藥物和遺傳因素存在相關,患兒常表現為出血癥狀,且常并發感染,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病理變化是造血細胞減少、骨髓脂肪化[10]。
地中海貧血也稱為海洋性貧血,一般在東南亞和地中海地區較為常見,我國地中海貧血患者主要分布在華南和西南地區[11]。地中海貧血多由于遺傳因素導致,主要是由于血液在珠蛋白肽鏈生成過程中受到影響,導致血紅蛋白減少,血紅蛋白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珠蛋白合成缺乏或不足所導致的病理狀態,促使紅細胞體積發生變化,進而引發貧血。輕型地中海貧血不需要特殊治療,一般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中度和重度地中海貧血會導致患者肝脾腫大、營養失調、身體乏力,且隨著年齡增長,病情也會愈發嚴重[12]。如治療不及時可能引起患兒出現溶血性貧血,使治療難度增大。地中海貧血需要充分補充維生素E,并實施針對性治療,促進患兒盡早康復。
臨床發現,血紅蛋白電泳是鑒別和診斷再生障礙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常用方法,但操作較為復雜,需要時間較長,故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選擇一種快速、準確、簡單的方法具有重要意義。血液檢測具有操作簡單、安全性高等特點,可用于臨床血液疾病篩查,是通過觀察血細胞數量變化和形態分布而判斷疾病和血液狀況的檢查,可明確有無貧血、感染及其他病理性疾病,對不同貧血類型進行準確鑒別[13]。紅細胞作用是輸送氧氣,白細胞可反映機體感染情況,血小板則負責機體凝血功能。血小板平均體積是由每升血液中血細胞比容除以每升血液中紅細胞數量所得,是檢驗人體內巨核細胞增生的重要指標,貧血患者血小板數量大量減少,故對血小板平均體積進行評估可對致病原因進行診斷。RDW可反映人體內血小板計數體積的差異性,如血小板數量異常則可導致血液疾病的發生。血液檢測可了解貧血患兒體內紅細胞活動和分布情況,了解其活動度,使醫師對于患兒狀態與貧血產生的原因進行了解和掌握,便于采取相應的治療手段。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再生障礙性貧血組Hb、RDW、MCHC、MCH水平低于地中海貧血組,RBC水平高于地中海貧血組,提示可通過分析不同血液指標對再生障礙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進行鑒別,再生障礙性貧血組和地中海貧血組均具有較高靈敏度和特異度,提示血液檢驗在再生障礙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中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為診斷和治療提供可靠依據,此結果與王江峰等[14]研究一致。
綜上所述,血液檢測方式對小兒再生障礙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具有較高的鑒別診斷價值,且對兩種貧血均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可為兩種貧血診治提供可靠依據,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