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思疑
(鴉片戰爭博物館,廣東 東莞 523900)
引言:博物館是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對館藏物品分類管理,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筑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它給人的不僅僅是一種物化的匯集,也是一種精神性的集聚,它在無形中折射出了一個國家、地域、城市的精神文化厚度。在新時期下,博物館的發展也遇到了新的挑戰、新的課題,如何在現有的背景條件下反思自我,充分發揮公眾教育職能,從而拉動社會服務供需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新時期博物館能夠保護和傳承各類歷史文化遺產,若沒有博物館沒有收集相關珍貴文物和歷史資料,很多歷史文化遺產會隨著時代的推移而消失。我國歷史文化傳承歷史達5000年之久,很多歷史文化遺產得以保持和繼承,但也遺失了很多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導致中華文明在世界范圍的影響力有所下不足。因此,新時期博物館拉動社會服務供需,能夠盤活傳統文化資源,有助于中華文明重新煥發生機,增強人民的民族自信心[1]。
如果博物館在新時期下能夠充分在社會服務活動中,利用供需關系按照市場經濟模式進行經營管理,則博物館擁有部分盈利自主權,這樣博物館才能長效發展。因此,新時期博物館拉動社會服務供需對推動博物館長效發展具有積極意義,盈利大于投入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博物館社會服務能力[2]。博物館作為事業單位,經費由有關部門全額撥款,博物館按照社會服務供需要求提供相關服務,但是博物館經費方面仍存在一定壓力。如果新時期博物館能夠擁有部分盈利自主權,則在拉動社會服務供需時可以減少這方面的壓力,有助于在經營管理方面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新時期博物館拉動社會服務供需對增強博物館體制機制活力具有積極意義,讓博物館具備造血能力更利于解決當前社會服務中的問題。
博物館社會服務以往堅持社會效益原則,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是博物館基本職能,但是,博物館在社會效益原則下很難具備自主經營能力。因此,新時期博物館必須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原則,但是仍然應該將堅持社會效益原則為基礎,這樣才能持續讓博物館為社會為人民提供公共服務[3]。
博物館社會服務以往堅持傳統文化保護和繼承原則,這一點博物館通過各類活動已經很好地實現,但是,博物館在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方面仍然存在諸多不足。因此,新時期博物館必須堅持傳統文化和時代價值相結合原則,這樣博物館才能在保護和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利用傳統文化資源對民眾進行陶冶,以提高民族自信心。
新時期博物館工作人員對于博物館使命與職責的認識還有欠缺,存在著“博物館做好文物藏品展覽工作即可”的想法,對博物館的社會教育職能意識沒有樹立起來,這種社會服務理念是繼續改善。博物館收藏的藏品基本都具備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但是有些藏品的歷史文化價值需要深入挖掘,否則參觀人員無法在博物館藏品展覽中認識到該藏品的價值。目前,博物館藏品展品仍然以學術性價值為主,如果博物館館員不能端正自己的社會服務理念,則無法挖掘出學術性價值背后的教育價值。
新時期博物館大多通過藏品展覽宣傳對民眾進行社會教育,由于博物館藏品存在地域性差異,每個博物館在舉辦藏品展覽時都有一個明確的陳列主題,該主題即社會教育的主要方向。目前各個地區博物館的藏品類型雖然不同,但是其社會服務活動類型大致相同,導致人民群眾沒有在不同博物館展覽活動中感受到其中的差異。其根本原因是博物館社會服務類型單一,導致群眾根本無法在博物館藏品展覽中感受到其中的魅力。
新時期博物館藏品展覽中最常見的方法是通過電視節目、智能終端、音頻視頻等途徑對藏品背后的歷史文化進行展示,以上途徑對各個年齡段的人群可以實現基本覆蓋,但是以上途徑的社會服務效果卻不夠理想。目前社會科技高度發達,在藏品展覽中完全可以使用科技化水平更強的方式讓民眾對藏品及其學術性價值、教育價值具有更加深刻的感悟,但是博物館受限于資金、技術、人員問題無法推進社會服務方法的更新迭代。
新時期博物館沒有認識到社會服務中的供需關系,目前人民群眾在互聯網途徑中可以了解方方面面的知識,但是很多群眾并不具備強大的認知和分辨能力,導致在國外文化歷史的沖擊下對自身民族文化產生質疑。因此,當今社會最需要的是凸顯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和服務職能,而不能只展示學術性藏品。如果博物館不能正視社會服務供需關系,則很難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明需求。
新時期博物館沒有做好社會服務活動宣傳推廣工作,導致博物館知名度不足,其根本原因是博物館沒有充分利用現有的互聯網渠道,導致人民群眾無法了解社會服務活動具體信息,最終無法在藏品展覽中感受歷史文化的教育價值。
新時期博物館在社會服務活動中沒有考慮周全到年齡、語言等問題,年齡方面博物館面向的群眾跨度較大,老年、大人、小孩都是博物館接待對象;語言方面外國人和本國各地區人民也是博物館接待對象。博物館必須考慮到老人和小孩在參觀藏品過程中遇到的阻礙和困難,老人行動不便對參觀路徑和時間具有較高要求,若參觀路徑或者時間過長則老人會感到疲憊。小孩身高不夠、心智發育不健全,在參觀部分較高展臺的過程中多有不便,而且受限于文字障礙對很多文物及其背后的歷史文化不夠了解,博物館也得做好文物講解工作。除此之外,博物館還應該確保館員及志愿者掌握一定外語和方言,這樣在面對外國參觀者的疑問和質疑時可以給出準確有力的回答。而博物館講解員適當掌握一些方言是為了對部分普通話不流利、不理解的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務,新時期下仍然有部分老人只掌握了當地的方言,講解員必須使用對應方言才能與其進行正常交流。

新時期博物館管理人員和館員必須從上至下端正自己的社會服務理念,充分認識到博物館自身的社會服務和教育職能,了解社會當前對博物館的要求。相關管理人員首先應該和相關部門進行交流,清楚博物館在新時期下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積極對藏品背后的歷史文化進行挖掘,這樣才能拉動社會服務供需。而館員必須對藏品背后的歷史文化進行了解,多與行業學者進行溝通,探索鉆研,充分發揮藏品價值。
新時期博物館開展社會服務活動過程中,不能只將藏品展覽序列活動作為唯一社會服務類型,還應該通過調查問卷等方法收集民眾對博物館社會服務活動類型的興趣,而后針對性開展各種類型的社會服務活動。目前民眾對互聯網參與度比較高,但是各個互聯網平臺分布的民眾類型不同,因此,博物館管理人員可以先從各個流量較多的互聯網平臺發布社會服務活動相關調查問卷,調查民眾對紀錄片、電視節目、圖片文字等社會服務活動的興趣,這樣才能針對性滿足民眾對社會服務活動的要求。
新時期博物館可以加強對虛擬現實技術等高新科學技術的應用,利用技術優勢提高社會服務效果,拉動社會服務供需。當前博物館藏品展現方式比較單一,雖然展柜方式能夠讓民眾了解藏品的基本信息,但是民眾對藏品無法360°無死角了解,若博物館可以應用虛擬現實技術展現各個藏品信息,則可以拉近民眾與藏品之間的距離,這樣才能通過高新科學技術滿足民眾在精神文明方面的需求。
新時期博物館管理人員必須了解當前社會服務供需關系,而后才能按照供需關系提供合適的社會服務內容。挑選合適且有深度的藏品,對藏品背后的歷史文化進行深入挖掘,從對藏品外形的簡單敘述,到將其中的歷史文化底蘊娓娓道來,從流于表面到思想激蕩,增強民眾文化自信,展現博物館社會教育職能之路仍漫漫。除此之外,博物館還可以根據相關藏品制作文創特色產品,拉動社會服務供需。
新時期博物館管理人員可以先在館員中組建宣傳推廣部門,細化藏品展覽選題,對藏品展覽細節進行控制,確保社會服務活動能夠達到預期效果。傳統媒體宣傳推廣效果有限,如果博物館在開展社會服務活動中沒有選對宣傳推廣渠道,則對民眾的社會教育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因此,博物館宣傳推廣部門必須根據選題確定目標教育人群,而后在互聯網眾多平臺中選取對應人群數量最多的宣傳推廣渠道,才能有效利用宣傳推廣拉動社會服務供需。
新時期博物館可以通過調整內部展館布局的方式提高民眾接待能力,若博物館能夠在高新技術支持下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其中,讓民眾可以在遠程便身臨其境對展品進行觀看,則可以提高館內民眾的流動速度,增加博物館接待民眾的能力。除此之外,博物館還可以在內部設置一定數量的影像廳,讓民眾可以通過影像廳對藏品信息背后的歷史文化進行了解。
新時期博物館可以通過完善人才培養體系的方式提升人才素養。如采用策展人競選主題等方式,打破部門界限,讓人才不局限于部門內,多維度思想碰撞;不局限專業,多咨詢其他行業專家,打開思維局限,多角度思考挖掘藏品的信息,這樣博物館才能通過滿足民眾精神文明需求拉動社會服務供需。
結論:綜上所述,新時期博物館可以通過轉變社會服務理念、豐富社會服務類型、加強高新科學技術應用、按照供需關系提供社會服務內容、加強社會服務活動宣傳推廣、提高社會服務能力、加強社會服務人才培養等策略,拉動社會服務供需,完善博物館社會服務職能和經營管理體制機制,充分展現博物館的社會服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