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雪
(吐魯番市委黨校,新疆 吐魯番 838000)
邪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大公害,他的出現總是披著宗教的“外衣”,冒用氣功或者其它名義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歪理邪說等手段蠱惑、蒙騙他人,發展、控制成員,危害社會的非法組織。邪教組織通常是以傳播歪曲的宗教教義,以拯救人類為幌子,散布謠言,蠱惑群眾。且邪教教主通常是被神化的具有超自然的能力,可以解決一切解決不了的難題,往往以秘密結社的組織形式控制群眾,一般以不擇手段地斂取錢財為主要目的。
20世紀90年代以后,互聯網技術在我國快速發展,互聯網逐漸進入了大眾的視野,成為人們信息傳遞、交流和發布的首選平臺。邪教組織也無一例外的利用互聯網的影響力、擴散性和隱蔽性的特征在網絡上拉攏發展邪教組織成員,傳播異端邪說。以網上網下組織滲透、境內外遠程遙控等方式殘害群眾生命、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危害國家安全。加強新時代網絡反邪教工作建設,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勢在必行。
從意識形態領域來看,意識形態領域的反邪教斗爭異常激烈。西方敵對勢力及反華勢力一直以來都在利用意識形態向我國發起挑戰,尤其是互聯網的出現,作為網絡強國的西方國家更是將網絡安全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要地位,并把互聯網作為意識形態滲透的重要渠道,利用互聯網宣傳異端邪說。可見,互聯網意識形態領域的反邪教斗爭已不是簡單的話語權之爭,而是直接關系到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國家政權得失,關系到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建設。
因此,意識形態領域的反邪教斗爭必須要打,要不斷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抵御非法宗教和邪教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滲透,打贏網絡反邪教斗爭。
從社會治理角度來看,抵御和防范邪教是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長期以來,邪教組織千方百計利用各種手段裹挾蒙騙群眾,他們密切關注偏遠農村群體,把農民及社會中相對弱勢群體作為滲透對象,抓住弱勢群體心理需求,采取威逼利誘、軟硬兼施的手段拉攏成員。更有甚者,邪教組織抓住社會治理工作中的短板與不足之處,趁虛而入,凌駕于政府職能之上,采取“進村入戶”“群眾工作”方式對基層群眾進行“洗腦”,對抗政府,殘害生命。這不僅給家庭也對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危害,致使邪教問題成為了社會治理中的一大頑疾,增加了基層社會治理的難度和治理成本。
因此,在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進程中,我們必須時刻做好反邪教工作,這不僅關系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家庭幸福,也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安危。反邪教工作是一場長期而復雜的敵我斗爭,必須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和群防群治作用,構建反邪教工作大格局,徹底鏟除邪教滋生的土壤。
從凈化國際網絡環境來看,邪教組織遍布世界各地,有些邪教組織甚至形成了廣泛的國際組織,瘋狂的進行跨國邪教活動。尤其是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互聯網發展的無國界、無邊界,給邪教組織提供了邪教活動的國際生存環境。邪教組織選擇法律環境更為寬松的國家作為棲身之處,利用互聯網向世界各國展開網絡滲透,發展邪教成員,壯大自己的勢力。傳播邪教的歪理邪說,攻擊網絡發展較慢的國家和地區。甚至是在西方敵對勢力的資金支持下利用互聯網遠程遙控我國反華勢力、邪教組織成員向黨和國家發起攻擊,否定黨的領導。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將會嚴重威脅人類社會的安全。
因此,凈化國際網絡空間必然要關注反邪教工作,對于邪教這一威脅整個人類社會的一大公害,僅憑一個國家的力量無法從根本上遏制或取締邪教組織,必須要加強國際間合作,凈化國際網絡空間,壓縮邪教組織在互聯網中的生存空間,形成國際上的反邪教工作的共識,開展反邪教斗爭國際合作。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時代的進步,邪教也在不斷發生變異。傳播方式上更加多樣化,傳播渠道上更加隱蔽,滲透對象上趨于年輕化,影響范圍全球化。給反邪教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與挑戰。根據2021年8月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11億,網民規模突破了10億。我國的網民總體規模已占全球網民的五分之一左右,網民由過去的年輕化轉向未成年人、“銀發老人”的趨勢較為明顯。而隨著網民規模的擴大、網民群體的變化趨勢及網絡的發展,反邪教工作從治理理念上、治理手段上及治理機制上相對比較滯后,削弱了邪教治理的效果。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綜合國力的顯著提升,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但與此同時,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思想文化觀念也發生了轉變,一些邪教組織在思想領空、群眾領域死灰復燃、滋生蔓延。針對邪教沉渣泛起的現象,黨中央和政府高度重視,深入開展邪教治理工作,依法取締“法輪功”等非法組織,并取得了顯著成效與成功經驗。但同時,在當前反邪教工作實踐中,網絡邪教工作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有待改善。如政府部門之間沒有形成聯動,網上網下沒有形成聯動,群防群治方面沒有形成合力,使得在邪教治理工作中沒有收到實效。傳統的認為邪教治理工作是職能部門的本職工作,與我無關;或者認為網絡反邪教工作是互聯網相關部門的分內職責,與我無關;抑或是片面地認為邪教的出現僅與非法宗教有關,沒有認清邪教本質及危害國家的嚴重性,反邪教教育的教材較少。在治理理念上沒有形成統一共識,認識不清、創新不足,未形成合力。
20世紀90年代以后,互聯網技術在我國快速發展和廣泛普及,網絡已經深入到了我們工作、學習、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時也給網絡治理工作增加了難度,尤其是邪教組織利用網絡的便捷性和影響力在網絡上大肆宣揚邪教學說,擾亂社會秩序,危害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從當前形勢來看,黨和政府積極轉變工作方式,創新工作理念,緊緊把握互聯網的特征,在互聯網上開展反邪教宣傳教育工作。但是與日異月殊的網絡發展相比,我們在網絡反邪教工作中仍然存在與之不相適應的地方,制約著反邪教工作的有序推進。如邪教組織進一步改變了以往的單一的小傳單、打電話、宣傳品和人員傳送信息等原始、落后的宣傳方式,轉而使用各種手段、各種渠道,尤其是利用互聯網這一具有隱蔽性的工具在網絡上傳播異端邪說。而我們在利用網絡技術對有害信息進行封堵方面措施不夠完善。反邪教宣傳網站宣傳力度不夠,時效性不強,覆蓋面不廣。互聯網配套設施建設仍有提升的空間。
長期以來,我們在邪教治理工作中不斷加強宣傳教育,營造反邪教輿論宣傳氛圍,制定反邪教工作相關制度法規,構建邪教治理工作網格化防控體系等措施開展反邪教工作。基本形成了反邪教工作治理格局。但與此同時,在反邪教工作機制上仍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阻礙著反邪教工作的科學有效開展。一方面基層社會治理存在短板。邪教組織將農村邊遠地區群眾作為重點傳播和發展對象,抓住了他們的精神空虛和社會存在感的缺失的特征,綁架思想拉攏人心,鉆基層社會治理的空子宣揚歪理邪說。這正反映了政府在開展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社會保障措施不健全及基層群眾困難訴求處理的措施不力;另一方面,邪教治理工作在重點領域、重點場所的防范教育、矯治懲處等方面工作往往被忽視。如大中專院校的青年群體的防治教育,流動人口的防治教育,老年人群體的防治教育等反邪教工作機制不完善;最后,網絡反邪教相配套的法律法規、專門法制定方面不完善,邪教治理在懲罰懲處方面機制不健全,措施不嚴等。
新形勢下,反邪教工作的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我們必須站在歷史的高度,全面把握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認清邪教的本質和危害,認清反邪教工作的長期性和艱巨性,認清網絡反邪教工作的復雜性和尖銳性。形成以政府、互聯網企業、社會組織、公眾號、網絡大V等為主體,共同參與,著力創新反邪教工作理念、優化措施、完善體制機制、構建網上網下、群眾自治的嶄新格局,促進邪教治理的主體、功能、制度體系、治理方式等效用的網絡反邪教治理大格局。
邪教治理不是一時一日之功,必須做好長期準備,用系統思維設計統籌邪教治理工作。一是深化政府聯動機制。形成各系統、各單位、各部門之間的協同聯動機制,優化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機制,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形成網上網下聯動機制,綜合協調、共同治理大格局;二是發揮人民群眾在基層邪教治理工作中的主體作用,不斷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更是人類社會進步發展的推動者和參與者,要主動發揮人民群眾在反邪教工作中的主體作用,發揮廣大網民在網絡反邪教工作中的主體作用。三是完善利益訴求表達渠道,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部分群眾因自身利益訴求無法得到有效回應,在精神上和心理上缺乏政府的關懷與照顧,一些不滿情緒和矛盾長期積壓,對政府和體制失去信心,出現精神上的空虛,轉而求助于一些非法組織,尋求心靈安慰與精神寄托,進而成為了邪教組織的木偶人,擾亂社會治安,危害社會穩定。所以我們必須把握邪教組織本質及產生根源,不斷完善基層利益訴求表達機制,健全社會保障機制和關心關愛關懷機制,尤其是步入老齡化社會以后,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要讓老年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保障,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避免群眾因利益訴求得不到回應而信仰邪教。
網絡是把“雙刃劍”,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社會治理工作帶來了危機與挑戰。我們要在“危”中找到機會,找到破局之策。要在不斷提升網絡治理水平及監管力度上下功夫。一是健全互聯網相關法律法規,為網絡反邪教工作提供法理依據與法律支撐。當前互聯網發展迅速,我們必須要緊跟互聯網發展態勢,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防止非法宗教、邪教組織鉆法律法規的空子。二是加強網絡監控監管力度。“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相關部門要加強網絡空間的監控監管,不能給邪教組織滋生蔓延的空間與土壤。要不斷豐富網絡監督手段,在關鍵核心技術上補短板、筑長板,優化完善關鍵詞、挖掘技術和方法,敏感詞匯庫、“暗語”數據庫的構建,及網絡音視頻的審核系統升級。三是網絡人才隊伍建設。加強網絡人才的引進、培養與管理工作,深入推進網絡鐵軍隊伍建設,組建一支集理論、技術、能力為一身的網評員、網宣員、網監員等高素質網絡人才隊伍,能夠及時、準確、精準無誤的收集網絡線索,掌握輿情動態,凈化網絡空間。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反復強調我們要守好網絡這一輿論陣地,并在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要堅持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激發全社會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我們必須要做好網絡宣傳教育工作,還人民群眾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政治生態和美好和諧的精神家園。一是加大網宣力度,構建網絡宣傳大格局。加強反邪教教育理論建設,編寫反邪教教育教材為反邪教工作提供理論宣傳支撐,積極開展網絡安全教育進課堂、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活動,實現網絡安全宣傳教育與反邪教教育全覆蓋。二是正確引導輿論。充分發揮網信部門、公安部門等專業技術人才隊伍輿論引導作用,借助基層黨組織、互聯網企業、電商平臺、直播平臺、網絡黨建指導員、網絡大V和正能量主播渠道優勢,在群眾中廣泛宣傳,講清楚邪教的本質與危害。積極傳遞正能量,唱響社會主義主旋律;三是加強國際間合作。邪教已然成為危害人類社會的一大公害,各國人民都深受其害。如果僅憑一個國家的力量沒有辦法從根本上控制或者遏制邪教的滋生蔓延趨勢,必須加強各國之間的交流合作。從理論研究到實踐探索,從法規制度到社會治理,從網上到網下的反邪教工作成功經驗和模式的交流與合作,形成共同抵御邪教的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