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婭楠
摘 要:煤礦安全生產是保證施工安全、開采效率、煤礦企業穩定發展和實現可觀利潤的前提,直接影響煤礦產量。因此,有必要加強煤礦通風安全管理,通過建立通風安全管理體系和完善通風安全管理技術來實施,以確保井下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
關鍵詞:煤礦通風;安全管理;通風事故;防范對策
通風安全管理是煤礦安全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認識到加強煤礦通風安全管理的必要性,重視落實煤礦通風安全管理措施,同時,從各個角度,落實預防煤礦常見安全管理事故,進一步提高煤礦通風安全管理水平,避免傷亡事故的發生。
1 加強煤礦安全通風管理的必要性
在實際煤炭生產中,生產空間通常為地下空間,整體空間相對較小,容易形成不良的空氣循環。所謂煤礦通風,就是借助風道或通風井,確保井下有足夠的新鮮空氣循環,確保施工人員能夠自由呼吸,確保井下二氧化碳和有毒氣體及時排出礦井,最終為礦山人員創造良好安全的生產環境。為了確保煤礦通風能夠達到上述效果,有必要加強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及時消除一些潛在的共性問題和隱患,確保整個井下始終保持良好的通風。
在煤礦的實際開采過程中,由于受到地下環境中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如地質因素、瓦斯因素等,容易引發突發事故,導致煤礦通風管道堵塞或在短時間內噴出大量有毒氣體,這給煤礦的安全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此外,煤礦安全管理往往受到一些人為因素的影響。例如,少數煤礦管理者缺乏足夠的責任感,未能實施煤礦通風安全管理,最終對煤礦安全生產構成嚴重威脅,增加了煤礦通風安全事故的發生率,甚至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為了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有必要加強煤礦通風安全管理,注意落實各項通風安全措施,有效預防通風安全事故的發生,以促進煤礦開采的穩定順利發展。
2 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及通風事故防范措施
2.1做好位置選擇
在通風設備的設置中,應注意穿透位置的合理選擇,這將直接影響設備運行的效果。在選擇穿透場地之前,技術人員應進行綜合分析和檢測,并預測危險作業。如果存在較大的天然氣風險或地應力集中,則需要改變其他位置,并優先考慮風險較低的區域,以實現對風險的有效控制。不能在進、回風系統中設置隧道貫通位置。采用煤柱作為系統風門,實現對氣流的有效控制。在保證隧道貫通的前提下,應采取相應的加固措施,避免貫通隱患。
2.2加強風險控制
①掘進施工技術應標準化,以確保隧道施工在一個方向進行,確保通風順暢。在掘進過程中,必須定期檢查局部地區的瓦斯濃度和巖層穩定性。在保證通風順暢的前提下,消除可能存在的風險和隱患,確保通風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② 應合理使用回風檢測技術,有效控制隧道通風,確保系統具有連通性的特點,及時處理系統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如果穿透現場位于回風系統中,則需要及時調整風向,減小壓差,有效控制風險。③道路兩側應設置空氣隔離門。貫通工作完成后,需要對系統進行檢查和調整。
2.3完善通風系統
在現代煤礦生產中,必須建立完善的礦井通風系統,其主要功能是為井下作業提供新鮮空氣,消除煤礦開采中逸出的瓦斯和粉塵,避免瓦斯或粉塵爆炸事故的發生。在設計礦井通風系統之前,必須調查礦井巷道的具體情況,確定主風機的位置和運行方式,并結合壓入、混合和抽出三種工作方式的優點進行合理選擇。在礦井通風系統的建設過程中,要合理使用智能設備,充分發揮設備的優勢和功能。
2.4重視環境管理
工作人員需要加強安全隱患的防范,根據相應的風險系數分析安全隱患的級別,做好環境調查,明確煤礦井下通風環境中的揚塵和瓦斯濃度,因為它們會影響通風效果。在實際運行中,有必要根據監測數據確保工作的順利實施。同時,危險品不能存放在通風的環境中。應建立安全疏散路線,以確保發生通風事故時,井下人員能夠快速疏散,并將事故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
2.5礦井風量調節
在通風網絡中,道路的空氣阻力與風量成正比。通過有效的風量控制,可以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在推進巷道的過程中,要結合實際需求調整風險,最大限度地保證煤礦的安全生產。調整礦井風量可采用的方法有風機性能調整、葉片安裝方式調整、轉速調整等。如需調整局部風量,可適當增大或減小風阻,或借助輔助設施調整局部風量。
2.6做好設施管護
在通風網絡建設中,要做好通風設施的管理和維護,確保設施穩定可靠運行。如果通風設施損壞,不及時處理,將導致空氣泄漏,影響通風效果,導致氣體積聚或高溫上升。基于此,員工必須做好通風設施的管理和維護工作,確保其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避免出現微風或無風的情況,促進礦井安全生產目標的順利實現。
2.7加強瓦斯通風安全管理
在停風區,如果氣體濃度大于0.8%或CO2濃度大于1.5%,最大氣體濃度和CO2濃度均在3%以內。應注意以下通風安全管理措施:①在實際氣體排放過程中,組長應做好氣體排放的組織工作,主要組織氣體檢查員、機電維修工、通風機等人員完成氣體排放。組長負責領導和指揮,并承擔相關責任。機電維修工主要負責本工序停電、送電的管理。在此過程中,通風機主要負責控制空氣流量。②氣體排放后,要求與全氣壓氣流混合處的氣體濃度在0.8%以內,CO2濃度在1.5%以內。③工作面回風系統應切斷電源,及時疏散人員,防止人員傷亡。
2.8制定合理的通風事故救援措施
煤礦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救援方案,以便在發生事故時迅速做出反應,采取適當的救援措施。在培訓員工時,應學習煤礦地質資料和事故案例,使員工能夠正確理解事故。同時,應妥善管理員工的健康記錄,以便救援人員能夠采取正確的救援方法。
在制定救援措施的過程中,還要充分考慮煤礦目前的運行情況,全面分析事故類型和原因,確保各類救援設備齊全。對于員工來說,他們必須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充分了解事故情況,以便在救援工作的實施過程中,靈活采取措施解決問題,避免因救援不當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干擾和影響救援工作的正常實施。
綜上所述,通風安全管理和通風事故預防是確保煤礦保持安全生產狀態的基礎和前提,也是煤礦工作發展的重要環節。
參考文獻:
[1] 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及通風事故的防范措施探究 [J]. 黃源. 當代化工研究. 2021(18)
[2] 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及通風事故的防范對策 [J]. 張雨霆. 礦業裝備. 2021(03)
[3] 淺析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及通風事故防范措施 [J]. 何昌忠. 當代化工研究. 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