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偉 賈帥 高旭
摘 要:當前,我們國家的機械水平一直在持續發展,能夠同時制作出數量可觀的元件。而鉗工主要是立足于手工模式,與機械工作方式相比,優點不夠明顯,然而在實際作業時,鉗工也還是必不可少。因此,不管機械如何發展,鉗工都是不能被取代的。本篇文章重點講述了如何開展裝配鉗工工作,闡述了相關重點注意事項。
關鍵詞:裝配;鉗工;技術
裝配鉗工在實際工作中,要提高其精細化程度,在大型機械設備被廣泛應用的今天,進行正常的裝配鉗工工作過程中也出現了高精密儀器,這要求裝配鉗工工作的標準要更加嚴格,一定要確保完成機械化或者是半機械化,使用新技術以及操作手段替代傳統工藝。這就要全面了解裝配鉗工領域的重點事項,本文的重點也是在此。
一、裝配鉗工工作內容
其一在組裝機械設備時,裝配鉗工取代了機械來展開精細加工,同時和面刮削、金屬樣板挫削等實現靈活的配合。在加工機械元件時,要依照圖紙相應的進行安裝、調整和檢驗,這樣可以確保機械設備的穩定。其二,養護和維修機械設備。假如機械設備出現事故,鉗工就要迅速維修。通常,車床、鉆床和銑床修理是比較常見的。其三,開發維修設備。鉗工自身比較靈活,在造型和加工方面都有很好的精密度,因此能夠自制相關的維修設備,甚至是具有特殊功能的工具。
二、裝配鉗工的技術要點
(一)劃線
借助于劃線的方式能夠直觀地了解到未完工元件的數目,確定規格和界定值,篩除那些清理得不干凈的毛坯。通常,常規的工具有劃針、劃規和鋼直尺等,劃線產生的誤差范圍要保證在0. 25 ~ 0. 05mm內,劃線要清楚、均勻,要保證規格和位置的精準程度,給后續的工序打好基礎[1]。劃線工具要分開儲存,還要常態化保養,確保工具的精密程度,不能和毛坯等一同擺放,以防銹蝕或者損壞。劃線流程分為七步:其一,掌握圖樣,在元件上明確劃線痕跡,熟悉劃線要求,確保上述內容全部清晰后才能進行后續操作。其二,明確基準線。其三,相關技術工作者要檢驗工件和毛坯,確保準確之后給毛坯上色。其四,安裝工件,要挑選適當的劃線。其五,著手進行劃線。其六,劃完線之后就可以進行檢查,要遵守圖樣的要求,確保劃線正確、沒有紕漏之后,才能給線條沖眼。
(二)銼削
銼削典型的使用場景是在平面、曲面以及設計形狀時,由于它自身適用性極強,可以被廣泛應用。在銼削時要運用正確的手法,假如手法不對,就會使質量不合格。銼削的正確操作方法是工作人員用右手握銼削刀柄,柄段抵在手掌中間,大拇指搭在手柄的上端,其余手指把住手柄桿。用左手的中指和無名指握住銼削刀的前面,用大拇指根抵住銼削刀的頂部,食指和小指自然回收即可。在銼削時,要保持站立的姿勢,和琴削的方法比較一致,操作人員正常站立就行,只要能保證正常的發力就行,重心在左腳,依據銼削的要求,操作人員的右邊膝蓋是一定要伸直的,左邊膝蓋根據銼削進行呈現規律性彎曲。銼削的精準度要控制在0.01mm,表面準確度也要保證在R0. 8UM。在進行平面銼削時,銼刀要始終呈水平擺放,進行銼削活動,操作人員要把左手的位置持續的壓低,右手要一直上升,其中,銼削的均速要控制在 40 次 /min。進行銼削操作時要格外注意:其一,銼刀要平滑,不能有裂痕,銼刀刀柄要十分穩定牢靠。其二,操作人員的身體要與鐵削面保持一段距離。其三,銼刀的位置不能超出鉗臺的范圍。其四,在操作時要考慮到加工面和實際元件的具體表現,挑選保護片和木墊等工具,讓銼削操作過程能夠順暢的進行。
(三)鋸削
鋸削主要工具是鋸,用鋸來加工和處理材料,主要是進行切斷和鋸削等。在進行鋸削時,操作人員重點掌握:其一,操作人員右手要把鋸弓全部握住,大拇指位于食指上部。左手要控制好鋸弓,大拇指抵住弓背,左手的食指、中指和無名指都要放在鋸弓前端,正常站立。鋸削的操作方法是:在操作時左手要向上翹起,相反的右手用力下壓,在操作時右手跟隨需要向上抬起,左手緊密的跟隨,速度一致,也是為40 次 /min。在鋸削時,操作人員要密切關注鋸的臨界值,在快要接近于臨斷點時注意適當減輕力度,防止元件斷開造成人受到傷害。同時,要合理掌握鋸削過程的壓力,防止鋸條受力過大造成鋸條斷開。與此同時,鋸削全程要始終圍繞一條直線,操作人員的視線以及鋸條要始終吻合,避免出現鋸削傾斜的情況。最后,在全部過程中要確保鋸條的松度、進度以及運動速度都在一個相對合理的范圍內。
(四)鉆孔
鉆孔是需要在鉆床上開展的,在鉆孔時,要重點注意以下內容:其一,操作人員在鉆孔的中間空隙處劃十字線,還要把沖眼的位置標記出來。沖眼的位置要和十字線中心位置吻合,尺寸合理[2]。其二,打開電鉆后不能立即鉆孔,要在沖眼處緩沖,還要觀察孔的實際位置,確保其位置正確,假如出現偏差,就要通過觀察進行更正,讓淺坑與劃線圓在同一條軸線上。假如鉆孔的孔徑尺寸很小,或者是孔深度大,在操作過程中要慢慢地進行,還要注意清理碎屑,避免越來越多的碎屑造成鉆孔被堵死。在鉆孔快要鉆穿前,操作人員需要減輕力度,防止鉆頭斷開。在進行鉆孔時,操作人員要重點注意以下事項,在鉆頭即將要開始工作前要散熱,減少鉆頭與孔之間的摩擦力,還要確保鉆頭的使用壽命。操作人員要關注切削液的情況,完善孔表面的完工效果。在進行鉆孔操作時,不可以戴手套,不然將對鉆孔結果帶來不良影響,在檢查鉆孔時,遵從先停止操作再進行檢測的步驟,以免出現安全問題,操作中應用的平口鉗要正確擺放,手柄要沖著鉆床,要杜絕平口鉗掉落砸傷操作人員的情況。鉆孔時,要用不同的方式應用大鉆頭和小鉆頭,操作人員在操作時,要先用小鉆頭,再用大鉆頭,這樣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五)攻螺紋
攻螺紋是借助絲錐對元件內側開展螺紋修飾工作。在操作攻螺紋的過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內容:其一,確保底部的孔是倒著放的,這可以方便后續進行攻螺紋的操作;其二,水平擺放元件的裝夾,讓螺紋孔的中心線與裝夾呈垂直狀態;其三,在操作攻螺紋時,如果絲錐實際推進了 1 ~ 2 圈,要仔細檢查螺紋,一旦發現錯誤要調節相關位置;其四,在操作攻螺紋時,如果孔被堵住,就要把絲錐重新拿出來,清理好鐵屑,再重新進行操作,以確保螺紋的深度滿足要求。
結語:
裝配鉗工這種工作在機械領域有著重要價值,工作人員要使用正確的操作手段才可以得到最好的效果。當前的生產工藝在持續進步,裝配鉗工工作面對的臨的標準也日益嚴謹,在當前背景下,要結合行業發展方向,積極使用優良儀器和設備,讓裝配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并且能夠保證準確程度,最大化地呈現出裝配鉗工的優點,充分發展裝配鉗工工作。
參考文獻:
[1]楊興凱. 裝配鉗工技術要點分析[J]. 湖北農機化, 2021(18):2.
[2]田義. 裝配鉗工的主要技能及設備操作研究分析[J]. 黑龍江交通科技, 2021, 4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