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葉田
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付出的并不只是每天八小時,還有工作時間之外的班級管理工作。如何提高班級管理質量,是每位班主任深刻思考的問題,是管理工作應當竭盡全力追求的目標。班主任是一名教師,更是班級管理者,要兼顧的東西很多,比如學生之間的矛盾,各科老師之間的關系,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家長與老師的關系,等等。班主任工作并非單純的體力工作,更是對頭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存在著一些特殊性,給班主任的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首先,小學生年齡較小,缺乏自制力。小學生進入學校的時間不長,心智等方面發育不夠成熟,對知識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也相對較差,同時缺乏自制力,對學校的規章制度和班級管理規定等,沒有足夠的重視。很多時候,學生違反學校規定或班級規定,并非刻意為之,而是并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怎樣的后果,這給班主任的工作帶來極大的挑戰。其次,小學生對未來缺少規劃,缺少目標和理想。小學生的心智發展還不夠成熟,對于未來并沒有明確清晰的定位。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是按照教師的安排進行,對于學習的重要性存在認識上的不足,這些因素往往會影響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活動,同時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對此,筆者結合自己的班級管理經驗,提出一些有效的班級管理策略。
一、建立和健全班級管理制度
為了讓學生對班集體產生感情,我嘗試建立了一套實用的制度,使學生逐漸形成自覺的習慣。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同理,缺少了制度的約束,班級管理也不能持久。但套用現成的制度,或班主任自行制定制度,缺少民意基礎。為此,我向全班學生征集班級管理意見,讓他們積極發表意見,最終選取了切實可行、為絕大多數學生所接受的建議,匯集起來形成班級管理制度。這些制度是學生們能夠理解并且樂意接受的。執行過程中,由班干部帶頭做好榜樣,并可以采取一些簡單的獎勵措施,以激起學生們遵守制度的興趣,讓他們更積極主動地去執行,久而久之形成一種良好的習慣。
二、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
在班級管理中,“以人為本”是有效的管理原則,體現為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利益為根本。班主任要時刻牢記,每一位學生都是平等的,學生沒有身份地位的差別。與此同時,班主任要指導學生不斷發現自身的閃光點,并能夠在班級活動中發揮出來,從而使學生變得熱愛班級活動。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熟知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要主動與各科老師進行配合,及時幫助學生調整學習狀態。“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原則能夠帶來良好的管理效果,因此班主任應當堅守這一原則,做好管理工作。
三、選舉班干部幫助班級實施自主管理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干部的作用是不能被替代的。要想使班干部帶動班級的自主管理,班主任應當加強對班干部的培養與管理,這樣既樹立了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提高了學生的自律,又可以使班級管理有效開展。
首先,班主任要選拔符合資質的班干部,可以在開班會的時候讓學生毛遂自薦。其次,班主任應從不同角度細致觀察、認真了解學生。只有這樣,選出的班干部團隊才是合格的。確定了管理團隊后,班主任不僅要培養這個團隊,而且要發掘每一位班干部的閃光點,使班干部在各自負責的領域中發揮出作用。各位班干部要嚴格要求自己遵守班級管理制度,為其他學生起到帶頭作用,這樣才能得到其他學生的認可和效仿。班干部應該擁有管理和服務的意識,做好表率。在自主管理過程中,班主任的支持與信任對班干部樹立威信影響頗大,在班干部的工作出現偏差時,班主任要及時給予有效的建議,使班級管理團隊順利進行班級自主管理。
總之,班級管理在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班級管理能夠生成良好的班級學風。“以人為本”是班主任要堅持的管理原則,班主任要結合學生特質進行班級管理。實施自主管理時,班主任要把班干部管理作為輔助手段,使學生在班級生活中感受到愉悅的心情,產生更好的學習狀態,從而獲得更加全面深度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