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靜梅
摘 要: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和完善,教師應該注重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引導學生熱愛祖國、家鄉、校園的教育觀念。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中,其中教材內容包含著大量熱愛自己家鄉的知識內容,那么教師在備課時就應該注重家鄉話題,通過家鄉話題進行教學,增強學生對自己家鄉的理解和熱情,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在興趣中進行道德與法治的學習。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家鄉文化;滲透分析
引言
家鄉是每個人身后的港灣,它在每個人的心中都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應該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家鄉話題的內容開展,根據學生心理和實際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家鄉的學習,引導學生能夠重新認識家鄉、了解家鄉,使學生能夠在教學中培養熱愛家鄉的精神,在未來能夠建設出更美的家鄉,教師運用正確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使學生綜合素養得到有效發展。
一、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滲透家鄉文化的現狀
在實際教育中,故鄉文化教育仍停留于對內容的理解與掌握上,它在現代學校教育中的教學價值上并未取得充分體現,在實際教育教學中,教材中家鄉文化的知識內容往往都是基礎性的東西,這就滿足不了新時代學生的需求。目前,教師專業性知識不能夠進行針對教學,部分教師都很年輕,其教育和經歷在教學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在教學中對學生的社會知識能力與家庭人文水平方面的培訓更重,忽略了對學生家鄉文化素質方面的培訓,也未能意識到家鄉文化教育水平在學校道德和家庭法制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對家鄉文教投入不夠,限制了家鄉文教的大范圍應用。社會各種公共資源的不均衡。高校無法運用本地已有的公共資源,導致無法建立完善的職業道德和法制教育制度,造成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融合家鄉文化元素教育發展滯后。
二、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滲透家鄉文化的策略
(一)通過情境創設進行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能夠改變了以往課堂的沉悶和單一性,還能夠使學生思維能力提升,運用這種方法還能夠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高了學習效率,是現階段推出的一種新穎的教學方法,能夠將道德與法治教學融入家鄉知識更直觀地展現出來,促進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積極主動性和培養學習熱愛家鄉的熱情。
例如,在教學《我們當地的風俗》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創設讓學生激發學習興趣,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進行對話情境表演,一個問一個答,通過進行春節一些列問題的提出,引發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了解到在過春節時家鄉有什么樣的習俗,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中進行自主思考,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
(二)運用多媒體的形式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這個信息化時代,避免了傳統教學中教師只能通過板書形式為學生講解知識,還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的形式配合教師的板書,改變了以往的沉悶模式,使課堂變得有趣,提高了教學效率。教師合理運用多媒體課件,用生動形象地圖片展示出家鄉文化藝術內容,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民間藝術,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加強了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性。
例如,在教學《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一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多樣化的民間藝術,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了解到傳統文化的多樣性,使學生能夠高效的學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充分了解和感受民間藝術的魅力,通過自主學習了解這些民間藝術的起源。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使學生能夠積極自主的了解文化知識和民間藝術,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家鄉和祖國的情感,促進學生綜合素養全面發展,使學生能夠做到有效傳承和發揚,為成為祖國未來建設者奠定基礎。
(三)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教學,了解學生心理特點
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教學,通過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心理特點,感受學生對家鄉的喜愛程度,進行針對性教學,幫助學生發現家鄉過去和如今的變化,使學生在變化中增強對家鄉的熱情之情,從而能夠為建設家鄉出一份力氣。在實際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熱情,使學生能夠通過課堂更好的了解家鄉,進一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發展中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和行為習慣。
例如,在教學《家鄉是喜是優》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進行引導教學,先提出北京,讓學生觀察北京過去和如今的發展,感受其翻天覆地的變化,聯系北京結合自己的家鄉進行表達,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大膽發言,在課堂中描述自己家鄉的變化,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幫助學生在課堂中培養主體意識,在自主學習中達到優質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渴求度,促進學生綜合素養全面發展,使學生能夠調動學習的積極自主性,幫助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家鄉的美,切身體會家鄉帶來的樂趣。
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通過家鄉文化的滲透,能夠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了解家鄉。運用情境創設、多媒體、學生心理進行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培養熱愛家鄉的熱情,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方法認識家鄉,了解家鄉的歷史和文化底蘊,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養成優秀的道德品質,使學生能夠在生活中中培養善于觀察的好習慣,引導學生進行大膽創新,在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家鄉文化教育滲透。
參考文獻
[1]王麗.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與地域文化淺析[J].知識文庫,2021(18):4-6.
[2]陶君儀.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與地域文化淺析[J].教育界,2021(03):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