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麗霞


高中數學知識較為抽象,且難度較高,很多學生在學習時缺乏興趣.教師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可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依據教學內容,合理創設教學情境,運用情景教學法來開展教學.這樣有利于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借助問題,創設教學情境
提問是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交流的重要方式.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情,提出一些問題來啟迪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在思考和探索的過程中獲取知識、掌握技能.在創設問題情境時,要注意問題的引導性、針對性和層次性,保證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知識的本質.
(1)若a>c,則集合尸為橢圓.
(2)若a=c,則集合尸為線段.
(3)若a<c,則集合尸為空集.
合理創設問題情境,可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探究、摸索,不僅能加深對橢圓定義的理解,還能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提出問題后,留給學生一些思考和討論的空間,以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二、引入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境
高中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緊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引入一些與生活實際相關的案例、題目,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關聯起來,發現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還能培養其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以“算法”的教學為例,教師可創設這樣的教學情境:兩個大人和兩名兒童一起渡河,渡口只有一條小船,一次只能渡過一個大人或兩名兒童,他們四人都會劃船,但都不會游泳.請你幫他們設計一個渡河方案或算法.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得出了如下的渡河方案.
第一步:兩個小孩同船渡過河去;
第二步:一個小孩劃船回來;
第三步:一個大人獨自劃船渡過河去;
第四步:對岸的小孩劃船回來;
第五步:兩個小孩再同船渡過河去;
第六步:一個小孩劃船回來;
第七步:余下的一個大人獨自劃船渡過河去;
第八步:對岸的小孩劃船回來;
第九步:兩個小孩再同船渡過河去.
通過這個案例,學生便會明白,算法就是解決問題的程序或步驟,且其基本特征是有限性、明確性、有效性、不唯一性,同時也會明白生活實際與算法之間的聯系.
三、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
高中數學知識點較多且之間的聯系緊密,單純通過板書或口頭講解,是無法完美地呈現給學生的.對此,教師可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來創設教學情境,將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以圖片、動畫、音頻等形式展現出來,學生便能通過直觀、簡潔的方式來學習知識.這樣不僅能豐富教學內容,還能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
以“三視圖”的教學為例,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創設這樣的教學情境:畫出一個3D房子,如圖1所示,然后分別用一束平行光線從房子的正上方、正前方、正左方照射過去,得到了如圖2、3、4的投影.
學生通過觀察可發現房子的正視圖、側視圖和俯視圖可直接呈現出房子的結構,明白了三視圖是根據平行投影得到的;主視圖是從正面看到的圖;側視圖是從左面看到的圖;俯視圖是從上面看到的圖.學生掌握基礎概念后,便能熟練地畫出任意幾何體的三視圖.
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的特點,合理創設問題情境、生活化教學情境,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這樣能有效地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