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冬明 劉丹 易青
改革開放以來,職業教育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職業教育是使受教育者獲得某種職業或者生產勞動所需要的專業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的教育,高職高專教育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不可缺少的部分。江西省高等職業教育起步于1983年,截至2018年年底,已經擁有84所高職院校(含本科院校設有高職專業)。從最開始的洪都職業大學(后更名為南昌職業大學)到今天高職院校百花齊放,江西省高職院校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辦學水平、辦學層次、辦學實力等各方面和發達省份相比,還存在巨大的差距。
國外學者對職業教育的研究比較多樣。有的學者就職業技術教育對國家經濟的促進作用展開論述,并提出國家應改變公眾對職業技術教育的認知;有的學者就經濟衰退期如何發展職業教育做出研究;有的學者強調通過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提高國家工業能力;還有的學者就如何促進職業技術教育更好地適應區域經濟發展展開分析。國內學者,如王怡然以江西財經職業學院金融類專業為例,分析高職院校學徒制對于深化產教融合重要意義;彭真以江西省高職高專旅游專業為例分析新生教育的重要性,及提出相應政策;王慧華以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為例,分析高職院校工商企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并提出意見。另外也有一些學者從其他角度對江西高職教育做出研究,如胡遠青、胡小丁結合辦學實踐,分析江西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現狀和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高等職業教育未來發展的相應對策;樊佳、樊國生、劉翔等人對江西高職音樂專業的畢業生的就業現狀做出分析,深入探討就業難的原因及解決方法等。國外學者主要結合國家經濟來分析職業教育,而國內學者對于江西省高職院校的研究多以某一個院校或者某一個專業為例,對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雙師型培養、校企合作模式、教學實踐等著手展開,都未以一個區域或者省份為基點對其范圍內的高職院校的專業進行分析。本研究以江西省55所單招高職院校為對象,對其專業結構現狀進行比較分析,結合江西省產業結構,提出對策建議。
一、 材料與方法
(一)數據來源
從各院校官網查詢各院校2018年招生簡章,收集各院校2018年招生專業數據。對于官網未公布的2018年招生簡章情況,則以《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備案結果》2018年擬招生專業備案數據為準。對于歷年各高職院校的招生專業則是以《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備案結果》為準,統計每所院校2013年至2019年擬招生專業備案數據。
(二)統計方法
整合江西省55所具備單獨招生資格的高職院校2018年招生專業目錄,將所有專業按1到337進行編碼,院校從1至55編碼,將各院校專業按列排版,利用SPSS進行多獨立樣本檢驗。將院校從1至55橫向編碼,專業按1至337縱向編碼,每所院校開設此專業則備注1,未開設此專業則備注0,利用excel求和公式得出各專業布點數,同時利用SPSS進行聚類分析。對收集的歷年擬招生專業進行編碼,將每個院校的數據按上述編碼,按照年份一列,專業一列排版,進行多獨立樣本檢驗。
二、 結果與分析
(一)江西省高職院校概況
1. 江西省高職院校規模
截至2018年年底,江西省境內有84所高職院校(含本科學校設有高職專業),其中具備單獨招生的高職院校達55所。從具備高職單獨招生資格的院校分布來看,南昌高職院校數量達30所,其次是九江5所,新余4所,贛州和宜春各3所,上饒、景德鎮、萍鄉和鷹潭各2所,吉安和撫州各1所。以下分析基于這55所具備單獨招生資格院校展開。
2.江西省高職院校專業結構
教育部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專業大類維持原來的19個大類,排序略有改變。江西省現有高職高專教育專業覆蓋了農林牧漁、資源環境與安全、能源動力與材料、土木建筑、水利、裝備制造、生物與化工、輕工紡織、食品藥品與糧食、交通運輸、電子信息、醫藥衛生、財經商貿、旅游、文化藝術、新聞傳播、教育與體育、公安與司法、公共管理與服務等全部19個專業大類,覆蓋率為100%。根據教育部2015年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專業類由原來的78個調整增加到 99 個。雖然江西省高職院校在19個專業大類的覆蓋率為100%,但是,在99個專業類中,江西高職高專教育專業只包含了其中的88個,覆蓋率為88.89%,未設置的專業類為:熱能與發電工程類、有色金屬材料類、水利水電設備類、水土保持與水環境類、鐵道裝備類、管道運輸類、人口與計劃生育類、民族文化類 、公安指揮類、公安技術類、偵查類。在761個專業中,江西高職高專教育專業涵蓋了其中的337個,占總專業數的44.28%。其中布點個數超過20的專業有21個,布點個數超過30 (包含30) 的專業有10個。布點最多的是會計專業,共有46所高職院校開設該專業;其次是電子商務專業,共有45所院校開設該專業;布點排名第三的是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和市場營銷專業,共有37所院校開設該專業。另外這337個專業中,布點數為1的專業有150個,占總專業數量的44.5%;布點數為2的專業有50個,占比14.8%;布點數為3的專業有37個,占比11%。
(二)江西省高職院校專業比較
1.江西省高職院校專業縱向比較
根據《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備案結果》收集到2013年至2019年江西省各院校擬招生專業備案數據,其中贛南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和江西陶瓷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的備案結果缺失,吉安職業技術學院、江西服裝學院、江西洪州職業學院、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江西應用科技學院缺失2013年和2014年的數據;江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江西水利職業學院、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景德鎮陶瓷職業技術學院缺失2013年的數據。
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得到各院校專業年變化情況,其中漸進顯著性系數大于0.05的院校有10所。經分析得出,院校專業設置年變化顯著的有43所院校,占比78.2%。這也表明,江西省高職院校每年的專業設置是有顯著變化的。
2.江西省高職院校專業橫向比較
利用SPSS進行多獨立樣本檢驗,得出院校專業漸進顯著性系數小于0.05,表明各院校專業仍然存在性差異(P=0.000<0.01)。贛南衛生健康職院、江西傳媒職業學院、江西服裝學院、江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江西師范高等專業學校、江西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江西衛生職業學院、江西醫學高等專業學校、江西藝術職業學院、南昌影視傳播職業學院等院校的專業設置與其他院校存在顯著差異。其他院校雖然相似性較這些院校低,但總體看來,這55所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仍存在顯著性差異。
江西省高職院校聚類結果。對收集的數據進行SPSS處理,55所高職院校專業進行聚類分析得到以下結果。各院校專業在設置上呈現“小聚集,大分散”的特點。除了江西衛生職業學院、江西醫科高等專業學校、贛南衛生健康職院的相似性較大,其他院校的專業相似性較小。相對距離在5以下的只有三所院校,相對距離在5到10 的有18所院校,其他的院校相對距離多集中在15到25區間內。結合各院校相同專業及相對距離,可將這55所院校重新分為12類,分別是醫學類、藝術設計類、建筑類、電子信息類、裝備制造類、能源動力及材料類、陶瓷類、財經商貿及管理類、氣象農林畜牧類、食品藥品及地質開采類、教育及貿易類,特點鮮明類。
其中特點鮮明類是指院校具有鮮明的特色專業。如江西司法警官學院開設了司法信息技術、司法鑒定技術、戒毒矯治技術、刑事偵查技術等特色專業;江西外語外貿院校開設了商務日語、應用日語、應用阿拉伯語、應用韓語、應用法語、應用俄語、應用德語、應用西班牙語等專業。醫學類院校是指按照是否開設醫學相關專業來分類的,如藥學、護理、助產等專業;藝術設計類院校是指是否開設了藝術與設計相關專業來分類的,如環境藝術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人物形象設計、攝影攝像技術、播音與主持、戲劇影視表演等相關專業;建筑類院校是指按照是否開設了與建筑相關的專業來分類的,如建筑工程技術、建筑工程管理、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建設工程監理、工程造價等專業;電子信息類院校是指按照是否開設了與電子信息有關的專業來分類的,如通信技術、信息安全與管理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等專業;裝備制造類院校是指按照是否開設了與之有關的專業來分類的,如模具設計與制造、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飛機電子設備維修等專業;能源動力與材料類院校是指按照是否開設了與之有關的專業來分類的,如光伏發電技術、黑色冶金技術、礦物加工技術、材料工程技術、水利水電建筑工程、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等專業;陶瓷院校是指按照是否開設了與之有關的專業來分類的,如陶瓷設計與工藝、雕刻藝術設計、產品藝術設計、陶瓷制造工藝等專業;氣象農林畜牧類院校是指按照是否開設與之相關的專業,如大氣探測技術、大氣科學技術、園藝技術、茶樹栽培與茶葉加工技術、風景園林設計、畜牧獸醫、寵物養護與訓導、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技術等專業;食品藥品及地質開采類院校是按照是否開設與之相關的專業來分類的,如糧食工程技術、糧油儲藏與檢測技術、藥品生產與分析技術、食品營養與檢測、巖土工程技術、水文與工程地質、煤炭開采技術、煤氣開采技術等專業。
三、討論與結論
(一)討論
1.江西省高職院校專業結構和產業的耦合性
根據江西省統計局的數據,2018年江西省生產總值為21 984.78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同期的9.2∶48.1∶42.7調整為8.6∶46.6∶44.8,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7%、48.2%和48.1%,與上年比,第一產業貢獻率下降1.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貢獻率分別提高1.0和0.2個百分點。并且,江西省第三產業比重變化值在2011年到2015年這五年間增加5.6%,僅2017年一年比重增加2.875%。雖然第二產業占比仍然排名靠前,但第三產業已逐漸成為江西省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江西省專業布點情況發現,雖然在布點排名前10的專業中,與第三產業有關的占了7個,這7個專業分別是會計、電子商務、市場營銷、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物流管理、軟件技術,但是仔細分析會發現這些專業涉及第三產業的面太窄,表明江西省高職院校專業和產業的耦合性較低。
2.江西省高職院校特色專業與江西省重點發展產業
從上文聚類分析得出的院校分類表可以看出,江西省高職院校主要分為醫學類、藝術設計類、建筑類、電子信息類、裝備制造類、能源動力及材料類、陶瓷類、財經商貿及管理類、氣象農林畜牧類、食品藥品及地質開采類、教育及貿易類,特點鮮明類。基于江西省11個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計劃規劃綱要及在網上檢索到的相對較多的崗位發布總結出各市重點發展產業。經比較分析可得出,江西省高職院校的特色專業與江西省重點產業發展匹配度低,只有醫藥類、裝備制造類、電子信息類、陶瓷類院校培養的人才是比較符合江西省重點產業人才需求的。
(二)結論
江西省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上無論是從橫向比較,還是從縱向比較,其專業設置都體現了顯著差異性。專業同質化現象主要體現在個別專業,如會計、電子商務、機電一體化、市場營銷、計算機應用技術、工程造價、建筑工程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物流管理、軟件技術等專業的布點數都超過30(包括30)。但是,專業布點數為1的專業有150個,占江西省高職院校開設專業總數的44.5%。
結合江西省產業結構來看,江西省高職院校專業和產業耦合度較低。從江西省產業結構來看,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占比都超過44%,相差不到2%,對經濟的貢獻率分別是48.2%和48.1%。但是江西省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布點排名前20的專業中與第二產業有關的只有7個,與第三產業有關的專業幾乎是其2倍,并且與第三產業有關的專業涉及第三產業的范圍比較窄,主要是財經商貿類的專業。應當適當增加與第二產業有關的專業設置,均衡江西省產業人才需求。
高職院校特色專業與江西省重點發展產業匹配度較低。江西省重點發展產業有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加工、光電信息、生物醫藥、化工、機械制造、新型建材等,江西省高職院校應結合產業發展需要開設并重點發展與之相關的特色專業。
注:本文系江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江西省職業教育與產業經濟融合的創新機制研究,17ZK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