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的高校招生體制和新的新一輪的新課程體系的實施,一些地方開始了新的教育體制的改革。在“立德樹人”這一基本要求下,培育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成為當前學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新課改給我國的中小學教學制度和教學制度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近年來,“選課走班”,“6+1+2”,“綜合素質評價”等一系列的新詞匯不斷涌現,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要求學校適應新形勢,積極探索建立具有鮮明特點的高中新課程教學體系。
關鍵詞:高中;網上選課系統;設計
引言
由于師資、時間和教室資源有限,無法全面地解決學生的選課問題。甚至會出現有的課程選課過于集中,有的學科比如物理等,選課人數太少等情況,造成學校排課困難,有的課程沒有老師帶課,有的課程老師沒有課帶帶情況。
一、高中新課程實施中面臨的問題
目前,各高中學校缺少一套針對自身學校的全面選課走班規劃。就像很多正在進行改革的學校。實行新的測驗與新的課程計劃是必要的。學校需要大量的技術支持。目前尚未成熟、完全適應課程實施的課程選擇制度。當前國內各高校均已建立了自主研發的課程選擇體系。該系統的發展技術也十分成熟。但是,這一教學體系還不能很好地滿足高中學校的實際需要。
“選課”導致了教師、教學資源、資源分配不平衡等一系列問題。根據不同的學校特點和不同的學生狀況,構建針對不同的學生的個性化的教學情境是一個系統的過程。高考與教學體制的改革,不可避免地會因為選課的數量太多而導致不能實行,或者導致一些科目被集中選定,但有些科目卻很少有人參加。由此導致了對師資力量的不可控,教室使用矛盾,資源分配不平衡,乃至學生選擇走班制出現管理困難等相關問題。
二、高中網上選課系統存在的必要性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隨著高考模式的變革,大多數高中已經開始采用學生自主選課的方式;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即按學校的傳統的行政班模式進行,已不能滿足現代教育的要求,而采用紙質的選課方法,不僅會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而且還會存在人為的錯誤。而隨著選課模式數量的增加,這個缺點也會越來越明顯。所以,通過互聯網,學生可以通過電腦把自己的選課資料輸入到電腦上,完成的任務數是原來的數倍。從教師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一種節約的方式,因為教師們的要求比選擇的要復雜的多,所以在網絡上發布課程,可以大大的降低教師的工作量,降低錯誤的概率。身為教師,他只需要在自己的電腦上操作就行了,而不是在辦公室里跑來跑去。
三、高中網上選課系統的研究與設計
(一)理論基礎
新課程的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反映出多元智力的理論與人類智力的多樣性。在新的課程體系建設的推動下。學校和教師都在全面發展高中的特色課程,同時也充分考慮到了高中生的起點和個性的不同,注重學生的自主選擇和自主設計,從而使每個人都能得到自己的發展。
在對學生進行智能探索與挖掘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教學與選擇。學校運用某種技術方法對其進行辨識和判斷,適時提出學習意見,發掘自身長處,樹立自信;尋找適合自己的有效的教學方式,促使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人格魅力。新課改應充分滿足學生多樣化的智力需要,而非傳統的講解、運算、記憶等教學內容,同時還應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的眼睛、手和耳朵加入其中;通過閱讀,調查,寫作,討論,溝通等多途徑。再次拓展、充實和延伸了這門課的教學內容。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根據不同的特點進行教學,使其在教學和活動中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從而達到個性化發展。
(二)系統需求分析
個性化的課程設置。在教學內容上,既要滿足考生的高考、學業水平考試的需要,又要有針對性地為學生量身定做的課程。一方面,要滿足6+1+2的選課模式,使其成為以課程為中心的班級,既能滿足學校的課程管理,又能適應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學校可申請各種校本課程及特色課程。在教學前期,對符合學校實際情況的課程進行調查,以達到個性化教學的目的。
成員在進入前必須進行審查。登錄登錄的使用者有三種身份:管理員、教師和學生,其中管理員是網絡管理中心專職教師,有權對學校內的學生和教師進行管理。對于學生對選課、調課、排課以及教師安排、教學場所設置等進行合理的管理和安排。在確保系統運行的同時,也確保了系統的安全性。
(三)系統設計與實現
課程管理模塊。課程管理模塊主要是教務處和網絡中心的管理員老師負責,名稱為course.php,管理員使用自己的賬號和密碼登陸后,可以進行本學期開設課程的設置,包括開設年級、科目名稱、授課教師、授課的時間和地點等。學生在選課的時候會了解到所選科目的課程開設情況等信息。
用戶管理模塊。用戶管理模塊由管理員實現。它包含學生、教師和管理員用戶的創建與維護,負責選課系統中所有用戶的登錄與管理。所有用戶登錄都由該模塊進行登錄權限校驗。課程管理模塊由管理員負責。
登錄模塊命名為login.php,界面中主要包含登錄帳號、登錄密碼等信息。當用戶輸入登錄帳號、登錄密碼,并選取用戶類型后進行登錄,系統會把用戶輸入的個人信息與數據庫中的信息進行匹配,當驗證通過允許用戶登錄系統并進行相應操作。
學生選課模塊。學生登陸選課系統,可以查看課程的詳細信息,包括課程的授課教師的信息,按照選課模式,3+1+2,學生可以選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選科目,然后從物理和歷史里面選擇其中一門課程,最后,學生可以從政治、地理、化學、生物等四門課程里面選擇兩門課程,組合成3+1+2總共六門課程進行學習。其中,學生還可以進行調課等申請。
綜合素質評價模塊。由班主任負責上傳學生綜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勞動與社會實踐等5個方面等材料,主要考查學生愛國情懷、遵紀守法、創新思維、體質達標、審美能力、勞動實踐等。
結束語
選課系統的設計與制作可以很好地支持學校新課程的實施,為師生提供很好地平臺。但根據需求,在設計中會存在諸多不足之處,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
參考文獻
[1] 王開柱, 寧洪偉, 李銳. B/S模式的網上選課系統的設計與開發[J].? 2021.
[2] 劉偉冉. 基于Java的網上選課系統設計和實現[J]. 科學技術創新, 2020(27):9.
[3] 鈕永莉, 鄒長忠. 基于MVC框架的高校學生選課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 2021(2018-3):57-59.
作者簡介:南廣明(1983.11),男,漢族,大學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和學校信息化建設
本文系甘肅省隴南市2019年度教育科學研究課題“普通高中選課系統研究”(批準號:LN[2019]13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