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剛
新課標倡導讓學生自主學習。疫情背景下,線上教學應該如何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本文從教材重組、家校指導和自我管理方面進行探討。
一、精心設計,重組教材,激發學生的自主性
1.優化設計,開放提問
一是情境創設要生動。形象化的情境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如生動的故事情境、游戲情境等。尤其是具有生活性、案例性的情境,更能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體會到數學學習在生活中的意義與應用價值,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二是教學內容設計緊湊。線上教學一般以微課、線上直播課這兩種形式呈現。相對于直播課程可及時反饋的優點,微課課時短,不能及時反饋,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教師更需要注重對知識的梳理和重組,突出微課“精”的特點,并設計與之對應的評價方式。教師可通過對數學知識的重組,把重難點轉化為一個核心問題或延伸為一系列的數學問題,通過板塊式教學啟發學生自主思考。
三是教師提問要開放。教學中,引導性的提問能夠指導學生獲得正確的答案,開放性的問題則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更深入地挖掘問題的實質。因此,需要適當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交流討論,提高探索數學問題的能力和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2.資源優化,適當增減
教師要統籌兼顧,給予學生足夠的自由學習空間,以促進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傳統的課堂教學不同,線上教學的學習內容更為豐富,但也存在學習資源良莠不齊等問題。教師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對網課資源進行優化篩選并適當增減,給學生推薦符合其學情的課程資源。
3.創新學習,自我超越
創新是每個人適應瞬息萬變的未來社會應具備的一種學習能力。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在學習思考的過程中,都應貫徹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思想,在深入探索的過程中,不拘泥于書本,以現有的知識為基礎,結合實踐,創新思考,突破自己。
二、家校配合,科學指導,激發學生的自覺性
1.以身作則,有效陪伴
家庭教育是孩子獲得的第一教育,在疫情居家學習期間更要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居家學習中,家長可與孩子一起設置好相對的學習活動時間與空間,在孩子消極學習時用心傾聽、鼓勵,在寬容和放手中堅持原則與底線,為孩子的自主學習提供有效陪伴。
第一學段的學生居家學習時,大部分都需要父母親人的陪伴監督,家長應與教師及時溝通,幫助學生答疑解惑,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第二學段的學生已經初步具備自我管理的能力,可以試著自己安排、制訂階段性學習計劃,自主學習,提高效率。家長依然需要適時地予以關注和陪伴,為孩子的自主學習提供良好的支持,使得線上教育能夠有效實行。
2.互助分享,共同成長
學生之間組建學習共同體,通過榜樣激勵、同伴互助等形式鍛煉自我意志。教師則根據各項任務的完成情況,在聯系群組中公布模范作業,及時表揚、鼓勵有進步的學生。各小組學生也可以通過每周視頻會議,分享學習心得。學生也可將居家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分享在群中,集體共同討論。
3.精確評估,自我超越
線上教學中,教師一般通過課后答疑、單元測驗和作業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對學生的評價往往不夠全面,需要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現狀進行正確的評估。小學生的客觀評價能力不足,可由家長參與評價,對學習狀態、學習投入程度、練習反饋等進行自測。
教師要引導學生及時反思測評結果,認清自己本階段的優缺點,及時查缺補漏。此外,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嘗試其他的學習方法,找出最適合自己的一種。只有正確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學生才能明白自己應該以何種方式開展自主學習。
三、自我管理,微觀調控,激發學生的能動性
1.合理分配,細節入手
相對于課堂教學,線上教學的氛圍更為寬松、自由。教師可引導學生有效地利用時間,從生活中的細節入手,注重點滴改變;根據不同課時,靈活地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循序漸進,分點鞏固提升;引導學生合理安排學習和娛樂時間,賦予學生必要的自由度,讓學生認識到自主管理時間的優點。
教師還需要合理分配教學時間,指導學生科學地進行自我學習。如“停課不停學”期間,教師從專門的渠道獲得微課資源,提前下載、錄制微課并編制對應的課時練習,定時分享給家長。學生則可根據教師提供的資源,合理安排,提高時間利用率。
2.正視反復,寬以待之
學生的成長是一個曲線運動的過程,他們的自學能力培養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反復現象。而且,隨著自我意識的成長,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均會出現明顯的變化。面對這樣的反復現象,我們要以寬容和耐心對待,并針對他們的各種變化及時采取恰當的方式予以矯正。鼓勵、激勵等正強化手段,能夠使學生獲取積極的心理體驗并提高學習自信心,從而做出正確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