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海波
生命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是每個學校都應當重視的內容。學校的安全工作要從學生的安全教育抓起,關鍵在于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郴州市宜章縣湘南紅軍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現有學生近5800名,隨著學生人數的逐年增長,學校對安全管理工作制訂了更高的標準。本文以湘南紅軍學校的校園安全教育工作為例,總結了幾方面的做法。
一、關注學生思想
和成年人相比,學生的思想還未成熟,安全意識也相對薄弱。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雖然已經學習過淺顯的安全知識,但對安全問題的認識是遠遠不夠的。安全問題本就是一個廣泛的概念,串聯著衣食住行各方面,讓學生自己在實踐中一點點體會顯然是不現實的,因為安全問題無小事,一旦發生,往往就伴隨著難以估量的后果。因此,教師在安全知識的傳授中起著關鍵性作用。
學生正處于接受知識的成長階段,其思想往往不夠成熟。進入青春期,學生的思想也會有所轉變,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師要高度關注學生在每一個時期的思想,循循善誘,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授安全理念和相關知識。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真正重視安全問題,這樣才有利于安全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開展安全主題班會
教師可以定期開展不同類型的安全主題班會,向學生普及安全知識,教會學生相關應對措施。每周一下午,學校都會開展主題班會,教師會利用班會時間開展有關安全知識教育。例如,暑假臨近,防溺水教育就是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教師可以在班會課上講述有關青少年不幸溺水的新聞,通過了解真實案例和案例背后血淋淋的教訓,讓學生意識到私自下河游泳的危險性,也有助于其樹立生命至上的安全意識。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動畫來詳細講解溺水后的急救措施,教會學生正確的應對策略。
通過開展不同類型的安全主題班會,可以讓學生更充分地了解交通、飲食、出行等多方面的安全知識,同時也讓學生意識到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使其主動學會用相應措施保護自己的安全。
三、推動安全教育常態化
一些任課教師會將安全教育視為班主任的個人工作,但事實上,每個教師都應該學會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安全教育內化到日常教學工作之中,推動安全教育常態化。例如,在教學“字母表示數”這節數學課時,可以設置這樣的情境:一輛公共汽車上原來有x人,后來有5人下車,問現在車上有幾人?學生回答出車上現有人數為(x-5)人。教師可以繼續請學生舉例說明x數值的可能性,學生作答:“10、15、20、40等。”此時,教師還可以繼續追問:“x可以是100人、200人甚至1000人嗎?”層層設問將學生的思維放到了實際的應用中,一輛公共汽車無法容納這么多人,即使插縫擠進公交,這輛車也會超載。學生雖然解答的是一個數學題,但歸根結底,這是一個生活中常見的交通安全問題。
教師將安全知識巧妙地融入課堂,可以讓學生在學到學科知識的同時,深入思考一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安全問題,并在解答學科問題的過程中強化安全知識。
四、提升自我保護能力
學校常會組織各類活動,教師要針對活動中潛在的安全問題,提前做好相關安全教育,讓學生有應對突發安全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參加大型集會之前,教師要開展防踩踏教育,既能有效避免踩踏事件的發生,又能讓學生學會相關情況發生時的應對方法。此外,還應當著重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教師可以根據日常生活環境,因時因地開展安全教育工作。比如,湘南紅軍學校緊靠縣城的環城大道,校門口車輛川流不息,教師就可以多進行交通安全的教育,讓學生牢記交通安全知識,避免在馬路上嬉戲打鬧,還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監督,一起遵守交通規則,切實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在不同的節點,可以開展相應的安全教育工作。春季時,各種流行性傳染病高發,教師可以順應時節開展預防傳染病的教育,讓學生最好不要到人口密集、人員混雜的地方玩耍,也不能隨便堆放垃圾及隨便吐痰、打噴嚏;夏季時,可以多進行防溺水教育,告訴學生不能輕易去河塘、水庫等地游泳玩耍;秋冬季節,教師可以多開展防火和用電安全的相關教育,教會學生安全用電。只有將安全教育工作與提高學生自我保護能力有機結合,才能從源頭上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總之,安全教育工作非常重要,校園的安全教育工作更應落實到位。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時刻不松懈地緊抓安全教育,始終將學生的安全放在首位。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學生有一個安全穩定的受教育環境,真正對教學工作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