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情感教學;高中語文;有效應用;策略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發現,學生對于語文并沒有很濃厚的興趣。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情感方面的體驗。在開展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關注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保持一個積極的狀態,同時保證學生的情感強度,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科的魅力所在,促進自我的發展。
所謂情感教學,指的是教師靈活的采取各種教學手段,以此充分的調動和激發學生情感方面的需要,進而促進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情感是人們生產的根本條件,它能夠主宰學生精神方面的需求,能夠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我國的傳統文化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在學習高中語文的過程中,學生要想深刻的領悟到文章表達的思想,首先就必須要了解文章作者的創作情感,這是開展高中語文學習的前提要求。基于此,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著重培養學生的情感認知。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是形成各種認知觀念的重要時期,對這個時期的學生開展情感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引領學生往正確的方向發展,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運用語言與學生互動之外,還可以運用適當的動作和表情與學生進行互動,這就是肢體語言。在運用肢體語言時,教師的神態要根據文章內容的變化而變化,但是對待學生應當面帶微笑,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親切。尤其是提出問題的時候,教師的一舉一動都可以有效的緩解課堂上的緊張氣氛。此外,教師的手勢要和文章內容相符合,在講解到情感較為強烈的時候,手勢幅度應該更大些。教師在開展情感教學時應當精力十足,著裝得體,凸顯出對于生活的熱愛??偟膩碚f,教師在開展情感教學時可以充分的借助自身的肢體語言,讓學生在充滿情感的氛圍下開展學習。
高中語文教學階段,借助美好的事物和形象,來不斷與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讓學生能夠深度體會課文中心思想,但是在高中語文教材當中,涉及到的文章又好幾百篇,并且文章的主要內容、創作手法等都有著明顯的不同,教師使用同樣的方法開展情感教學,很難發揮出令人滿意的作用,甚至學生也會逐漸失去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整體課堂教學質量有所下降。作為教師,需要結合文章的形式和特點等,來開展不同方式的情感教學。例如,對于一些情感激昂豪放、語言風格比較粗獷的文章,像是“沁園春·長沙”等等,學生在閱讀和學習的過程中,往往能夠獲得更加舒暢的體驗,感受到文章雄壯的氣魄,所以在進行這類文章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做到的是為學生構建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文章內容和情感。對于一些情感表達比較含蓄的課文內容,例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郁達夫的“故都的秋”等,對于語言的使用比較舒緩和優美,整體文章的結構和內容也比較柔和,為學生構建了一個舒適而和諧的情境,從中含蓄地表達思想。
雖然新課程改革已經提出了開展素質教育的新要求,但是部分教師并沒有及時轉變觀念,由于高中生面臨著高考的壓力,所以往往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更多地注重高中生的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培育。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會將教材上的語文知識內容進行自己的理解,然后將自己理解的知識內容傳授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學習和理解,在理想的情況下,這種教學方式的確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實際上,高中生在這個過程中并沒有足夠的語文學習參與感,課堂教學的過程也就變成了教師的滿堂灌,所以我們想要將情感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有效開展,就應當將教學觀念進行轉變,并且和學生進行相應的互動,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在講解新課程之前,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并且對學生提出一些相應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回答。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設置生動的學習情境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教學方式。從實質上來說,就是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中描繪的場景,轉換成更加生動形象的圖片或者視頻,加上生動優美的語言,有效的運用音樂作品的感染力,重現課堂教學內容中的場景,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更加切實的感受到文章所描繪的場景。用這種方式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情感,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充分的發揮自身的想象力,激起學生的共鳴。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采取情感教學的方式,可以借助豐富的語言基調來激起學生的感知,進而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與課堂教學的內容產生共鳴。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多和學生進行互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對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何利紅.談情感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20(5):157.
[2]駱戰利.淺談情感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20(5):237-238.
(作者單位:陜西省榆林市吳堡縣吳堡中學 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