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立足許多教師“不愿干、不肯干、不會干”班主任的現實,探討中小學校設置班主任節的由來與節慶期間的活動內容設置,重點關注班主任被尊重與自我實現的心理需求,促進班主任專業能力發展,提升班主任的職業認同感和幸福指數。
【關鍵詞】班主任節 班主任隊伍 職業成就感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2)16-0017-03
班主任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是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的中堅力量。盡管班主任崗位十分重要,但現實中教師“不愿干、不肯干、不會干”班主任的現象普遍存在。如何破解這一困境,成為當前中小學校開展教師隊伍建設急需解決的問題。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的較高層次需求是自我實現,是被尊重與被需要。盡管造成教師不愿做班主任的原因錯綜復雜,但究其根本,在于班主任自我實現的需求沒有得到關注,被尊重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導致班主任幸福感不強。
在此背景下,筆者所在的學校開創了班主任節,重點關注班主任被尊重與自我實現的需求,通過提升班主任的專業能力,提高班主任的職業認同感和幸福指數,為班主任營造一個被理解、懂感恩的良好氛圍。
一、班主任節的由來與活動內容設置
設立班主任節,主要借鑒了其他節日如校園科技節、閱讀節、文化節等節日活動的思路,在特定時間舉辦與班主任職業與崗位有關的一系列活動。我校設立的班主任節,一般安排在教師節后的一兩周內。
班主任節的內容主要分為三大板塊:一是學術交流,通過專家講座、經驗交流、學術沙龍等方式,為班主任指點迷津,促進其專業發展;二是評價活動,通過一系列評價活動潤澤班主任心田,增強班主任的職業認同感;三是頒獎典禮,通過極具儀式感的方式,提高班主任的幸福感。
(一)學術交流:智慧分享,提高專業素養
1.彰顯風采的技能大賽。學校成立備賽小組,精心組織,認真策劃,賽前邀請專家指導,賽后注重總結提升。通過“育人故事演講”“育人案例分析”和“育人方略展示”三個比賽環節,充分展示班主任的風采,其中:育人故事可提前準備,要求娓娓道來、情真意切;育人案例需現場抽簽,要求精準剖析、說理透徹;育人方略可錄制視頻,要求突顯風格、彰顯智慧。該項大賽既是班主任錘煉專業技能、展示自我的舞臺,又是班主任取長補短、齊頭并進的平臺。
2.高端引領的專家講座。學校邀請專家開展主題講座,講座內容堅持問題導向,針對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的關注點和需求點進行設計,涵蓋班主任心理輔導、溝通技巧、家校合作及職業生涯規劃等方面。專家引領通過鮮活的案例,深入淺出的理論,引導班主任對班級管理的實效性進行深度思考,透過現象看本質,思考現象背后隱藏的深層問題,使問題的解決更有針對性,可有效提升班主任的思考力和專業素養,增強班主任的自我認同感。
3.共議共享的經驗分享會。如果幸福感僅靠外部刺激來滿足,很難維持長久。一個人只有具有了幸福感的內在根據,才能有持久的甚至延續一生的愉悅。同理,班主任只有專業能力得到提升、工作有所成就,才能真正體驗到職業的幸福。我校借助“學區制管理”模式,聯動大學區兄弟學校,組織舉辦大學區班主任經驗分享會,邀請各校區的優秀班主任結合自己的班級管理工作,暢談收獲、分享智慧、啟迪思想。通過沙龍式的交流,讓班主任的工作困惑得以解決,育人思路變得清晰,找到“具有幸福感的內在根據”。
(二)評價活動:浸潤無聲,促進共同成長
他人的正面評價是提升自我價值的重要方式。我校高度重視給予班主任積極、正面的外界評價,通過組織開展一系列評價活動和體驗活動,提升班主任的幸福感和自我認同感。
1.舉辦“我眼中的班主任”繪畫展。組織學生用手中的畫筆描繪自己眼中的班主任,展現班主任的美好形象、工作場景、嬉笑怒罵的瞬間等,以豐富的色彩、巧妙的構圖、不同的繪畫風格,表達對班主任的熱愛與感激。評選出的優秀作品在各年級宣傳櫥窗進行展示,吸引全校師生駐足瀏覽,提升班主任的光榮感和幸福感。
2.設置“美言美語”贊美墻。在校園中設立“美言美語”贊美墻,鼓勵學生參與設計,制作個性“贊美卡”。贊美墻上展示學生寫給班主任的贊美語句,充分體現學科特點和班級特色。學校還會把學生提交上來的贊美詞制作成紅色展板,展示在校園顯眼位置。許多班主任站在贊美墻前,仔細品讀每一句贊美之詞,看到學生筆下不一樣的自己,幸福感和自我認同感油然而生。
3.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是不可能完成培育人這一極其細致而復雜的任務的?!睘榇耍倚T诎嘀魅喂澲刑貏e設置了家長開放日活動:上午進行“班主任角色我扮演”活動,邀請部分家長來校體驗當班主任,參與班級管理,熟悉班主任工作流程,感受班主任工作的不易;下午組織開展“主題班會我主持”特色活動,把主題班會交給家長策劃組織,聯合學生開展形式多樣、誠意滿滿的班主任節主題班會。通過這些活動,讓家長“零距離”接觸班級管理,形成理解、支持、感恩的氛圍,從另一個側面為班主任工作“減負”、為班主任“減壓”,增強社會、家長對班主任的職業認同度。
4.組織班主任風采展示活動。班主任節前期,學校邀請專業攝影公司為全體班主任打造專屬個人的“硬照”,再把“硬照”與班主任育人特點、管理特色等內容相結合,制作成“班主任風采”展板。班主任節期間,學校將展板放在校園主干道兩旁,詮釋班主任的與眾不同,彰顯班主任的獨特魅力,突顯班主任在學校中的獨特地位,讓班主任獲得前所未有的榮譽感。
(三)頒獎典禮:最美儀式,激勵最美的擔當
榮譽心理學認為,人的深刻體驗源于心靈的震撼。因此,極具儀式感的頒獎典禮,能帶給班主任心靈的震撼,促使其從內心深處熱愛這個崗位并樂意在崗位上傾心奉獻。我校的班主任節頒獎典禮,除了精彩的節目表演,還安排有三個互動環節。
第一個環節:“班主任的高光時刻”。這是一個充滿激情的環節。班主任們畫上精致的妝容,穿上華麗的禮服,迎來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組委會別有新意地把班主任們預先安排在現場各個角落,在主持人的隆重介紹中,聚光燈打在他們身上,伴隨著動感的音樂,禮儀學生引導他們踏著紅毯款款走上舞臺,此時全場學生歡呼不斷,高舉燈光牌,大聲吶喊,深情告白。大屏幕上,學生為班主任精心錄制的祝福視頻,將典禮氣氛推向高潮。此時此刻,許多班主任眼里噙滿淚水,被濃濃的愛意包圍。
第二個環節:“班主任最系列”頒獎。這是一個令人期待的環節。主持人深情宣讀學生們別出心裁、精心撰寫的“最系列”頒獎詞。別具一格的獎項,獨樹一幟的頒獎詞,意義深遠的頒獎活動,無不彰顯著學生對班主任的肯定和認可??吹綄W生給自己寫的頒獎詞,臺上的班主任們眼中泛著淚光,充滿了自豪。
第三個環節:“我的勛章有你護航”。這是一個十分溫馨的環節。班主任們能夠全身心投入工作,離不開家人的理解與支持。為此,學校盛情邀請班主任家屬們一起感受班主任最歡樂的時刻。在舒緩的音樂中,先由校長深情朗讀《致班主任家人的感謝信》,對班主任的家屬表達最誠摯的感謝。隨后,班主任的家屬走上舞臺,學生代表送上鮮花,班主任家屬深情鞠躬,接受來自學校最誠摯的感謝。整個頒獎典禮縈繞在一種溫情和感恩的氛圍中,極大地提升了班主任的幸福感。
二、設立班主任節的成效與影響
經過三年實踐,我校班主任節成為學生喜歡、老師期待、家長滿意的校園文化活動,成為學校亮麗的德育名片和教師隊伍建設名片,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第一,提高了班主任隊伍的活力。以班主任節為載體,為班主任的專業成長搭建支持平臺,提高了班主任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真正關注到了班主任自我實現的內心需求。創新了班主任評價機制,改變了以往班主任評價機制單一的問題,讓班主任在工作崗位上獲得持續快樂的體驗,提升了班主任的榮譽感、成就感。自設立班主任節以來,我校許多教師對班主任崗位有了更深刻、美好的認識,班主任隊伍的活力大大增強。
第二,拓寬了學校的辦學思路。設立班主任節,為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特色辦學、學生德育等工作注入了新的內涵。傳統的教師隊伍建設(包括班主任隊伍建設),側重關注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升,較少關注教師的精神需求,班主任節將提高教師的榮譽感、內心滿足感、職業成就感作為重要內容,營造溫馨感人的關愛氛圍,提高了班主任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此外,班主任節還成了學區互動的重要紐帶,促進了學區辦學項目的共議、共享。
第三,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實效。班主任節的一系列活動,把學生德育工作與學生的自我教育相結合,為學生的自我教育創設了獨特的視角,激發了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促進了學生自我發展。例如,“我眼中的班主任”繪畫展和“美言美語”贊美墻,能引導學生進行良好的自我教育:帶著發現的眼光去觀察、了解班主任,學會了理解與反思;帶著欣賞的心態去尋找班主任的獨特魅力,捕捉班主任的閃光點,學會了欣賞與接納;帶著合作的態度、獨特的視角去主動合作、達成目標,學會了溝通與合作。這些活動,延展了學校德育工作的空間,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優秀品質,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實效。
三、關于設立班主任節的拓展思考
設立班主任節是促進班主任專業成長,提升班主任幸福感和職業成就感的有效方式,是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的重要手段。不過,要打造一支具有較高專業素養的班主任隊伍,僅靠設立班主任節一種方式是不夠的,還需要我們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努力構建更多元的班主任培養體系,真正實現班主任的專業化發展。
第一,與成立班主任導師工作室相結合。由具有豐富班主任工作經驗、取得突出成績、有一定影響力的骨干班主任牽頭成立班主任導師工作室。年輕班主任根據班級、學科特點,以申請、分配的方式加入各工作室。成長導師積極打造班主任研修共同體,努力做一名“真心投入、關心學員、耐心指導、悉心培養、精心打造”的“五心”導師,帶領工作室成員“上好一節主題班會課、進行一次班級管理反思、做好一次主題發言、寫好一篇班級管理文章、參與一項課題研究”,充分發揮班主任導師工作室的示范引領作用,促進班主任研修共同體的專業化發展。在班主任節期間,導師帶領“徒弟”同臺亮相、同臺競技,為班主任節的持續開展注入團隊的力量。
第二,與開展課題研究相結合。班主任培養體系的構建應以課題研究為引領,聚焦班主任工作實際,以解決班主任工作面臨的實際問題作為研究內容,積極探索有效的破解對策,提升班主任的反思意識和教育科研能力,促進更多班主任由經驗型班主任轉變為研究型、實踐型班主任。班主任節期間,可以舉辦相應的課題研究活動,體現課題組成員的共同成長,有效服務于學校辦學、管理、德育等各項工作,支撐學校特色教研文化的構建,為班主任節的持續開展注入科研的力量。
第三,與關愛班主任心理健康相結合。當前,越來越多學校關注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注重給班主任群體進行“減負”“減壓”,以提高班主任的幸福感。我校設立的班主任節與此理念不謀而合,但在內容與形式上仍有拓展空間,可以考慮從開展專業心理健康講座、舉辦班主任節心理健康專場、設立“班主任減壓小屋”等方式,提高班主任群體的心理健康水平,主動適應新時代教育發展新常態。
總之,我校以問題為導向,通過設立班主任節并開展一系列特色實踐活動,為班主任的專業化發展提供支持平臺,有效促進了班主任的專業成長,提高了班主任的職業認同感和幸福指數,努力滿足班主任的自我實現需要,為中小學校的班主任隊伍建設及特色辦學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參考文獻
[1]馬斯洛,H M.動機與人格[M].馬良誠,等,譯.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黃正平.班主任專業化應關注職業幸福感[J].人民教育,2008(Z3):64-67.
[3]陳閩旭.辦好“班主任節”,做有“溫度”的教育:關于“班主任節”的探索、實踐與思考[J].試題與研究,2020(19):118.
[4]翁光明.班主任節:提升教師自我效能感的途徑[J].江蘇教育,2019(47):64-65.
作者簡介:梁家強(1983— ),廣西武宣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基礎教育、德育工作等。
(責編 歐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