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鳳
摘要: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與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使基礎設施的運行壓力逐步增加,從而也導致諸多問題出現,尤其是城市給排水工程,管道壓力過大受阻、污水外溢、排水不暢都為社會的發展帶來了諸多不便。而利用海綿城市理念提高城市給排水工程的集水與用水效率,提升管道排水能力,緩解城市內澇等問題。
關鍵詞:海綿城市理念;市政;給排水設計;應用
1海綿城市理念
海綿城市又叫做“水彈性城市”,是新時期城市對于雨洪管理的新概念。眾所周知,海綿即吸水性、透水性極強的物質類型,在城市建設領域中將“海綿”作為項目理念,是為突出城市內部排水系統功能。海綿城市理念是考慮城市給水與排水的需求,構建功能多樣化的城市水管理系統,用于城市內部各項水資源的供給與輸出。海綿理念:是運用于城市雨水處理,是為實現雨水資源循環利用,通過海綿滲透、輸出與凈化作用,促進城市建設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可見,在城市建設中海綿理念有一定創新性和節能性,市政排水設計單位更應加強重視該理念的落實。
2海綿城市市政給排水設計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提升降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雨、雪等降水是城市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現階段我國對此類水資源利用率低,水資源浪費嚴重,合理有效的利用雨水、雪水,能緩解我國現階段水資源不足的現狀。海綿城市理念可以回收、整合雨水、雪水等資源,改善、提升降水資源的水質,并能運用到日常的生產生活中,還能提升市政排水系統的排水能力,有效減少降水沉積造成的市政道路擁堵等交通問題,降低大量降水對城市的危害。(2)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勢必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和污染。現有給排水系統對污水處理也很少,當前給排水工程還不是特別完善。在給排水工程中加入海綿城市理念,能夠完善給排水系統,改善當前城市的水體環境,降低水污染,對城市的生態平衡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給排水設計中應用的主要策略
3.1實現雨水凈化再利用
針對近年市政給排水工程的效力及排水效果,其能力已不能滿足城市的發展需求,且雨水基本處于零利用率,與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相違背,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與流失。而海綿城市理念在應用過程中,會對市政給排水工程進行重新設計與規劃,完善給排水系統的功能,不僅提升系統的集水效率與排水能力,還可以發揮自動滲水、凈水、蓄水功能,使自然降雨通過凈化重新再利用,如應用到城市綠化澆灌、城市降塵等方面上,不僅減少了水污染,還提升了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為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做出了貢獻,加快了城市的綠色生態進程。
3.2提升試點工程數量
要想讓海綿城市理念盡快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國家及各地區政府應積極引進試點工程,通過試點展現海綿城市理念的作用與價值,受到社會民眾的認可,在全國范圍內逐步推進。針對海綿城市理念,其對城市給排水工程的設計與改造更適合應用在南方城市中,但每個城市的特點不同,具體設計上進行具體分析,為實現全國范圍內的廣泛應用,可以在南方與北方城市中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作為試點,將海綿城市理念融入到給排水系統設計上,完善排水系統的功能,提高系統運行效率。
3.3市政排水設計方案的優化
傳統的市政排水設計是根據城市內近年的雨水量來計算排水量,隨著城市化建設腳步的加快,城市對排水的要求也隨之提升,傳統排水量計算方法已經與實際市政排水設計需求不符。因此在市政排水設計過程中應用“海綿城市”理念,從而使排水系統具備快速排水、凈水及蓄水的能力。從而優化市政排水設計方案,能夠使城市積水及水資源污染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3.4“海綿城市”理念應用在人行道路修建中
人行道路建設是市政府主要工作之一,既能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便利,還能有效體現市政府的工作情況。以往道路建設過程中均采用不透水材料鋪設,從而導致在陰雨天的時候便會出現廢水堆積和道路濕滑的現象,增加了人們雨天出行的困難程度,在以“海綿城市”理念為指導思想的背景下應選擇具有透水性的材料鋪設路面,以對雨水進行有效吸收,既能夠解決傳統道路鋪建過程中廢水堆積的問題,還能夠將地面的溫室程度調至適宜并使地下水分保持充足。但由于我國大部分城市經濟條件有所限制,不能夠對道路鋪設投入大量資金,因此,在排水設計過程中,可適當調節基層排水管的切斜程度以達到排水效果。
3.5“海綿城市”理念應用在附屬設施建設過程中
路緣石是排水設施修建過程中的輔助設施之一,在對其進行設計以道路建筑需求的不同進行種類劃分,平緣石高度應與路面高度達到一致,以使雨水順利流進綠化帶,避免對路面造成影響;立緣石應高于周圍道路,使其流入雨水口,由于立緣石不能確保雨水流向,相關工作人員在鋪墊過程中應對打孔工作進行充分考慮;通常采用混凝土來修建路肩邊溝,既不美觀也會造成雨水堆積的問題,想要改善這一問題,可選用草植溝對其進行替代,從而充分吸收凈化雨水起到排水作用。
3.6多功能蓄水池的設計
在市政排水設計中應用“海綿城市”理念,應做好相關的頂層設計,因為海綿城市的建設工程是綜合性工程,需耗費大量的時間及資金,所以在市政排水設計中,應用“海綿城市”理論應借鑒一定的先進經驗。如日本建設的多功能蓄水池,日本將“海綿城市”理論應用到市政排水設計中,創建了可以調節雨水,具有景觀及綠化功能的多功能蓄水池。我國在進行市政排水設計時應借鑒相關經驗,在城市中實現多功能蓄水池的建設。根據城市的具體情況,制定符合城市需求的蓄水池,借助排水管道將雨水排放到蓄水池中,通過凈化功能將蓄水池中的水轉變為城市用水。
3.7綠化帶的設計
在“海綿城市”理論的基礎上,設計綠化帶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1)多雨季節的降雨量較大,應做好相應的雨水滲透工作,保證對雨水進行充分過濾,保證雨水的清潔度能夠滿足二次用水的要求。在進行排水設計時,可以在適當的位置建設綠色植被,滿足其生態水的供應。(2)建設綠化帶對雨水的收集有一定的好處,借助滲水性能好的建設材料,可以讓雨水流向綠化帶。(3)在對綠化帶進行設計過程中,根據城市的具體情況制定導流方案,確保雨水流動具有規律性。此外,還應合理設置雨水入口位置,保證雨水能夠充分發揮作用。
3.8具備精細化設計意識
通過強化城市內部給排水工程建設質量,能有效提升城市人口的生活質量,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在市政給排水設計中,需要設計人員具備精細化設計理念,嚴格遵守給排水設計要求,在設計當中貫徹落實海綿城市設計理念。針對設計中不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內容及時解決。選擇符合城市發展及綠色環保理念的設計方案,做好設計人員的培訓工作,定期引導員工參與到培訓教育工作當中,強化設計人員的專業能力和個人素質,在設計中積極自主的站在海綿城市設計角度思考問題,形成更加環保科學的設計方案。
4結語
海綿城市理念在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能夠彌補傳統設計上的不足,增加給排水系統的功能,但在應用過程中,也要結合城市的特點進行,保障設計的可操作性,并切實對城市發展與運行產生作用與影響,切實利用海綿城市理念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以及給排水工程的功能,提高城市發展質量。
參考文獻:
[1]任永剛,梁鶴濮.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設計中的運用[J].工程技術研究,2019,4(04):199-200.
[2]王藝.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排水設計中的應用[J].裝飾裝修天地,2019,(6):119.
[3]張俊紅.論“海綿城市”在市政道路排水設計中的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19(0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