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要:本文就林業資源保護的主要途徑進行了具體介紹,分析了森林防火的有效措施,希望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資源;森林防火;保護
引言:最近幾年,國家高度重視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和保護,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加強對林業資源的有效防護,避免出現偷伐濫伐行為。在林業資源保護工作開展過程中,就需要將森林防火工作放置在重要位置,不斷做好森林火情的有效調查,做到早發現,早處理,將森林火災控制在萌芽階段,避免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1林業資源保護及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1.1保護林業資源的重要性
森林的存在可以有效吸收環境污染物和生活噪聲,在一定程度上為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但在森林資源的實際開發中,毀林現象嚴重,在某種程度上,這些問題導致森林資源的急劇減少。近年來,隨著森林火災的頻繁發生,現有的森林資源已不再對社會發展起作用。森林管理部門應提高保護森林資源的意識,定期通過網絡向公眾宣傳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性。
1.2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近年來,我國森林火災發生率較十年前有所增加,森林面積和森林火災有所減少。如果不及時采取預防措施,會造成重大損失,影響到人們的生命安全。近年來,我國有關部門要更加重視森林的保護和管理,加強防火宣傳,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提高防火意識。必須不斷提高人們的意識,建立專業的消防隊伍,在森林防火管理過程中,相關部門要經常利用手機和互聯網進行思想教育,如電視和其他媒體,提高人們的防火意識,保護森林資源。
2林業資源保護及森林防火管理的問題與原因
2.1重視和投入力度不足
目前,林業部門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和森林防火管理不夠重視,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消防工作沒有得到有效推進。同時,林業部門在保護和消防管理方面缺乏積極創新的做法,沒有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管理理念沒有及時更新,制約了提高森林資源保護和森林消防管理質量[1]。
2.2自然原因
自然原因引發的森林火災并不少見,尤其是氣候因素以及環境因素所造成的森林火災事件較為頻繁。過去由于不規范的使用林地資源過量的砍伐使得林地的覆蓋度逐漸下降,整個林分的抵抗能力變差,大量林木死亡,在遇到雷擊事故之后,死亡的枯木很容易出現火災,從而造成森林火災的傳播蔓延。另外林地所處的位置較高,當出現雷擊事故之后,越高的林木越容易受到雷擊事故。在郁閉度相對較高的林業生態系統當中,大多數樹木較為高大,當被雷電擊中之后就會產生火花,最終引發森林火災。此外,山體滑坡或者崩塌過程中會造成林間的很多電線線路出現斷裂線路,在接觸林木之后產生電火花,最終引燃林木。
2.3保護意識較為薄弱
林業部門是森林資源保護的重要主體,是森林防火措施有效實施的重要依據,各生產單位嚴格執行管理制度,提高對保護問題的認識,這就要求林業工作者及相關群體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確保保護措施的有效實施。目前,一些林業工作者和群眾對保護問題認識不足,難以有效獲取法律法規,不能更有效地控制自己在森林經營中的行為。同時,林業部門在森林資源保護中的重要作用沒有得到有效傳播,森林資源保護的效率沒有提高。
2.4人文原因
當前,我國高度重視林業生態系統的保護和建設,每年會營造大面積的人工林林地,植被的覆蓋度逐漸回升。林業生態系統逐漸完善的同時,因為某些人為原因,經常會造成森林火災的發生流行。當前人為因素所造成的森林火災已經成為主要原因。從意識角度,對森林火災的人為原因進行分析,可以將其劃分成主觀綜合原因和客觀綜合原因。主觀綜合原因的性質十分惡劣,屬于一種違法犯罪行為,我國關于這類的縱火制定了嚴格的法律法規,對這些行為作出了有效的約束和規范。而客觀縱火是在人不知名的情況下,由于自身的不當行為所造成的森林火災,根據火源的類型將其劃分成生產類火災以及生活類火災兩種。生產類火災是從火災產生的源頭角度來講,也就是在日常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各種火焰,包括了牧場用火、燒灰積肥、狩獵用火等,而生活火源一般包括了吸煙、祭祀、取暖與做飯等。總體來說,人為因素所造成的森林火災大多數是因為對火源控制不當,疏忽管理造成[2]。
3森林防火的應對措施
3.1加強防火知識的宣傳
教育在保護林業資源管理工作中,搞好森林防火是其中最關鍵的一項工作。為了有效降低森林火災的發生概率和火災造成的損失,應大力加強森林防火知識的宣傳及教育,在宣傳工作中可結合具體案例增強宣傳效果。在開展森林防火宣傳具體工作中,應采用多元化模式,幫助廣大民眾通過宣傳教育能夠充分認識到預防森林火災的重要性,能夠主動配合相關工作人員開展森林防火工作。另外,對林業部門的專業滅火隊也要定期對其進行專業防火知識的教育培訓,進一步提高相關人員的防火意識和滅火技能,提升防火工作質量及效率。
3.2嚴格管控野外用火
森林火災的關鍵因素是火源,尤其是人為火源。正式進入防火期后,應采取適當措施控制火源。定期組織消防巡邏和檢查,每天組織林業公司、公安、護林員等人員對林區進行巡邏,加強對主要地點的巡邏;加強重點階段預防,具體管理重點區域火災危險期,集中力量嚴防;配合公安民警、護林員開展排雷行動,及時收繳犯罪分子放置的野生動物捕獲工具,消除野生動物隱患,徹底消除火災隱患;加大對縱火案的查處力度,嚴厲打擊犯罪分子。
3.3設置防火線
森林當中通過設置防火線,對預防火災發生具有積極的作用。在各個林區的交界處,通過預留一定的空地并做好空地各種林木植被的有效清理工作,能夠有效預防災情,由一個地區造成一個地區擴散蔓延。在防火線設置過程中,主要劃分成三種,分別是林間防火線、林道防火線以及林緣防火線,一般情況下防火線的寬度控制在30m~50m,當火災發生之后,可以借助防火線快速達到火災所在地阻止火災不傳播蔓延,進而減少火災的波及范圍,避免大量林木死亡[3]。
3.4提升林業資源管理效率
加強管理林業資源就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對林業資源管理工作具體效率全方位提升,建立一個能夠有效降低森林資源消耗的節約型管理體系。具體而言,政府部門要全面加強林業項目的保護與建設,切實提升林業保護工作力度。同時,還要將環境保護的有效開展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采用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開展環境保護工作。林業資源是我國極其重要的生態資源,有關部門應重視并完善林業資源管理體系。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數字化、機械化等先進的栽培技術已經在林業管理中得到充分應用,在科學技術的保障下,我國在林業資源方面的管理工作也會逐漸完善,在滿足經濟發展需求的同時,還能滿足提升生態環境質量。
結束語:為保證生態環境的長期、有序、健康發展,提高林業發展質量,有必要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同時可以促進經濟的長期有效發展。森林資源保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林業有關部門應注重森林資源保護與森林防火的有機結合,結合現代技術和現代技術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實現森林防火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碧鋒,陳世達.林業資源保護中護林防火技術的應用[J].北京農業:下旬刊,2013(A11):138-139.
[2]魏志凌.林業資源保護中護林防火技術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6(10):220.
[3]叢守業,王維舉.林業資源保護中護林防火技術的應用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4(1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