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上午,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廣東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有關情況。據悉,該條例已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
近年來,隨著黨和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我省鄉村振興由頂層設計、組織發動進入到全員行動、全面推進的重要階段,鄉村振興的四梁八柱已經建立,農業農村日益煥發出勃勃生機。該條例的出臺填補了我省鄉村振興地方性法規的空白,為接下來我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法規層面的依據。
堅決守住糧食安全底線是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我省作為全國人口第一大省和糧食主銷區,保障糧食安全尤為重要。
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省鄉村振興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該條例從不同的層次和維度對保障糧食安全作出具體的制度安排,“兩個首次”的新特點使我省保障糧食安全做到有法可依。
據介紹,該條例首次將各級政府全面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寫入我省地方性法規。明確糧食安全責任制、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糧食生產補償機制等,強化糧食生產功能區、高標農田等農業生產設施的建設和保護。此外,該條例首次在我省地方性法規中對撂荒耕地復耕復種作出制度性安排。規定代耕、引導流轉、生產托管、停發補貼等推進撂荒耕地復耕復種的具體措施,并明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結合當地實際,對有利于撂荒耕地恢復耕種的事項作出約定”,賦予村民自治更多的內涵。這些規定將有利于發揮地方政府重農抓糧和調動農民種糧的兩個積極性,對完成我省糧食生產的目標任務提供了有力保障。

(林鋼威/攝)
省人大法制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條例優化保留我省農村扶貧開發有效做法,落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對低收入人口幫扶、珠三角地區與粵東西北地區對口幫扶協作、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參與鄉村振興定點幫扶、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幫扶等作出規定。特別對我省創新性地實施的駐鎮幫鎮扶村制度予以明確,支持其發揮全域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抓手作用。
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省鄉村振興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該條例把我省獨有的“6.30”( 6.30廣東扶貧濟困日)這個發動社會力量參與幫扶工作的寶貴平臺確立下來。“6.30”在廣東實施12年來,是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幫扶工作的重要平臺,其影響深遠,已成為廣東凝聚民心民意開展幫扶工作的權威品牌。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發展階段,“6.30”品牌與“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行動結合,進一步豐富其內涵,拓展工作內容,發動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工作。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定鄉村振興邁進全國第一方陣的工作目標,條例的出臺將有力地促進和保障我省在法治軌道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在全面推動我省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進程中貢獻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