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西縣新墟鎮讓人大好制度扎根山區"/>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 圖 關月珊 劉碧嵐
東水村,位于陽西縣新墟鎮北部,是粵西第二高峰鵝凰嶂山腰里的一個行政村,距鎮政府23公里。東水村人大代表聯絡站,就設在山上的東水村委會辦公樓內。聯絡站共有11名縣、鎮人大代表駐站。雖身處高山,但代表們依然認真按照縣鎮兩級人大的要求和根據東水村實際,實行每名代表固定聯系3名選民的制度,堅持每月10日開展群眾接待活動,每季度開展一次小組活動,定期舉行工作交流會,經常開展視察和調研活動,為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盡心盡力,把代表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成為了當地老百姓心中名副其實的“連心站”。
“之前每到下雨天,坐在這里心里面怎么都不踏實,總想著房子背后的泥土、石塊會不會滑下來,病人看不了幾個,倒是常常要跑到屋后看山坡,整日提心吊膽的。現在終于可以坐下來安心給病人看病了。”東水村衛生站醫生譚祝祥深有感觸地說道。
兩年前建好的東水村衛生站背靠高大的山坡,因沒有設計擋土墻,山體滑坡的安全隱患極大。譚醫生在村聯絡站接待日向人大代表反映了這一情況。代表們立即到現場察看,將收集到的情況及時匯報鎮人大并轉交相關部門辦理。最終,在人大代表與各方的協調下,由衛生站原施工方砌上堅固的擋土墻,消除了安全隱患。“從問題提出到解決才花了幾個月的時間,人大代表對百姓的安全很上心,實在不錯!”譚醫生說道。切身感受到衛生站蛻變的村民譚世許和吳秀平,也豎起大拇指夸贊:“衛生站建靚了,比原來寬敞多了,最重要的是冇使心驚驚,來到這里我們舒心、放心!”
進入東水村的公路兩邊都是青蔥茂密的竹林,沿途的廣播電視、通迅和電力線路很不規范地架在竹子上面,時不時被大貨車或竹子刮到,或掃落在路面或懸掛在半空中,對來往的車輛和行人造成了很大安全隱患。去年2月10日,村聯絡站的人大代表在開展小組活動時了解到這一情況,即與相關的運營商溝通協調。很快,運營商就把刮落路面和懸掛在空中的線路處理完畢,并將原有架設低矮、雜亂的線路來了一次大整治,既解除了車輛和行人出行的安全隱患,也還村民整潔的線路。“村民、游客在朋友圈里對此紛紛點贊呢。”鎮人大主席黃德光說道,“處在大山中的東水村,景點多,出行安全隱患也多。發揮好聯絡站作用,為群眾做好安全服務,人大代表責無旁貸。”
近年來,東水村因風光秀美吸引了陽江市內外游客紛至沓來。原生態的景點卻面臨安全設置幾乎空白的風險,這引起了村聯絡站代表們的關注。鎮人大代表、聯絡站站長、村委會主任譚興容組織代表開展活動,用了好幾天時間在一些游客集中的景點設置安全警示牌,提醒游客們注意安全風險。在村衛生站旁的石河人行步道中,一排新建成的水泥圓墩沿著弧形的水陂整齊劃一地鋪在河面上,非常吸引游客的眼球。“這個親水平臺原來是用石塊墊成的,經常會發生玩水游客滑倒的事情,代表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去年國慶前,他們七手八腳找來材料,花了整整兩天時間才弄好。這之后,就很少有游客滑落水里的情況了。”譚醫生說道。“親水平臺做好后,很多游客都會到這里打卡,迅速成了網紅點呢。”“近年來,游客發生的安全事故確實少了很多,這還得夸夸這些人大代表。”村民們紛紛說。

聯絡站代表在接訪群眾

代表們在河道上視察飲用水源環境的保護情況
“前幾年經常在抖音、朋友圈看到一些我們村的視頻和照片,地面上會出現很多膠袋,遍地紙屑,垃圾成堆,特別是在河道和瀑布潭周圍,讓人不勝其煩。這兩年,景點的環境衛生變得越來越好了,河道及兩旁整潔多了。”譚興容驕傲地說。
東水村的里坪黃蜂灣、鰻鱔灣等景點是陽西飲用水源——陂底水庫的源頭,近年來,隨著到東水旅游觀光的游客逐年增多,伴隨而來的是游客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的增多,嚴重污染了水源。人大代表接到群眾反映后,迅速組織了一次代表視察活動,并第一時間將視察中代表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轉交有關職能部門辦理。縣、鎮兩級人大及時辦理落實,配備了兩名專職保潔員,負責河道和河道周邊環境衛生保潔工作。
與此同時,聯絡站的縣、鎮人大代表齊上陣,當好飲用水源的“保護人”。近兩年,他們圍繞水源的保護開展了多次代表小組活動,特別是利用節假日,到游客集中的景點宣傳保護水源的重要性。通過掛宣傳標語、設置警示語和口頭勸導等方式,反復提醒游客、村民不要亂丟垃圾,要保護好我們的水源。同時,代表們還身體力行,與當地志愿者們一起沿河撿垃圾,搞好河道及周邊衛生,用行動引導村民、游客愛護環境,積極參與水源保護。經過人大代表及多方共同努力,飲用水源頭的環境衛生和水質得到了明顯改善。“生命之源從這里流出,我們代表最關注的是水源問題,任何時候都要做好水源地的環境保護工作。”既是鎮人大代表,又是河道保潔員的李恒文說。“看得見的變化,實在做得不錯,五星贊!”村民和游客紛紛對代表們豎起了大拇指。“這里變得水更清,天更藍,村更靚,空氣更新鮮了,每次來了都不想回去。”一位家住陽西縣城、經常帶家人到這里游玩的客人,用4個“更”對這里的變化感嘆不已。
“在東水村,村民有事首先想到聯絡站,讓代表幫看看怎么辦,這已是‘新常態’。有了聯絡站,群眾許多的‘急難愁盼’都得到了有效的解決。”鎮人大主席黃德光這樣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