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 中山市東區竹苑小學
通過分析《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關于小學階段一分鐘跳繩的測試方法的說明可以看出,測試要求的學生做跳繩中最基礎的并腳前搖的動作,在一分鐘內跳得越多得分越高。所以,在平時的跳繩體育課堂上教師要根據測試的方法,并結合跳繩運動的諸多優點,比如跳繩運動所使用的器材簡單、便宜,練習跳繩時所需場地不大,室內外都可以進行;跳繩動作簡單易學參與門檻較低,并且動作變化較多且有趣;跳繩運動對練習者的心肺功能促進和全身肌肉力量的提升都有很高的鍛煉價值等。進行有針對性的游戲設計,提高課堂效率。
跳繩運動重點的熱身部位應該是放在下肢,其次是身體的其他部位。所以在組織熱身游戲的時候要有針對性地去設計,并且要注意增強游戲的趣味性,使學生達到身心愉悅的目的,確保有足夠的積極性去參加接下來的跳繩游戲。
1.“用腳拍節奏”游戲,充分活動腳部各關節。組織方法:① 教師組織學生在規定的場地范圍內,保證安全距離的情況下自由站位。② 教師引導學生進入到“觀看打鼓表演”的情境中,組織學生坐下用腳拍地面模仿出打鼓的聲音。③ 教師用拍掌等方式打節奏,而變化自己腳拍地面的節奏。注意:教師要拍出有變化的節奏或者是拍出某一首學生喜愛的歌曲的節奏,增強游戲的趣味性。④ 教師可引導學生用身體其他部位拍節奏,如用屁股拍節奏、用膝關節拍節奏等,以此來達到全身熱身的目的。⑤ 教師可組織學生相互之間用身體碰撞拍節奏,如兩人面對面,有節奏的輕碰彼此異側肩部。以此增強學生間的交流合作,促進課堂互幫互助、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
(2)“穿越繩網”游戲,提高學生對跳繩興趣。組織方法:① 教師引導學生五人一組,自由組隊。② 教師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隊內的五人合作用五根跳繩設置出需要用鉆、爬、跨等動作才能穿越的繩網。③ 教師組織學生隊內輪流穿越自己隊設置的繩網,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繩網的難度。④ 教師可根據學生的狀態調整游戲規則,如兩隊合并起來組成十條繩子設置的繩網,提高游戲的難度,激發學生的挑戰熱情。
(1)“聽音樂跳繩”游戲,提升學生跳繩熟練度。組織方法:① 教師要提前準備好學生熟悉并且適合跳繩節奏的音樂,音樂節奏的快慢要有些許變化。② 學生在規定的場地內,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準備好跳繩自由站位。③ 教師播放準備好的音樂,學生跟隨著音樂的節奏變化來調整自己跳繩的節奏。④ 教師鼓勵學生:如果跳失誤了,馬上調整繼續跟著音樂跳。此游戲,可以讓學生將注意力從較為枯燥的跳繩練習中轉移到欣賞音樂和跟上音樂節奏的緊迫感上。不僅降低了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產生的疲倦感,而且還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學生跳繩的熟練度。
(2)“合作跳繩”游戲,豐富跳繩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組織方法:① 教師鼓勵學生自己找同伴,并且發揮想象力和同伴跳出多樣的合作跳繩方法。注意:教師要觀察是否有能力較弱的學生沒有找到同伴?如果有的話,教師要及時發現并安排他去某一個合適的組。② 教師巡回指導,并及時請一些合作的好的小組給同學們做示范。學生相互模仿、學習彼此的跳繩動作。③ 教師組織同學們,比一比哪個組的合作最有創意?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并滲透一些跳繩的技巧和鍛煉價值。此游戲,可以通過一條繩子增進同學們之間的交流和合作,讓班級更有凝聚力。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們的注意力持續在課堂上、沉浸在跳繩的樂趣中。
(3)“團隊跳繩比賽”游戲,提高學生一分鐘跳繩的能力,激發學生勇于挑戰的精神。① 教師將學生隨機分為人數大致相同的5個隊,各隊同學手持跳繩面對面站立。② 教師在各隊前面各畫一個適合跳繩大小的圓圈,并且安排五位小裁判站在圈旁邊數圈內同學總共跳了多少個?比賽開始后各隊輪流派同學生進圈內快速跳繩,沒有輪到的同學原地慢速跳繩。③ 教師每隔一分鐘發一次指令,各隊學生聽到指令后,迅速換下一位同學進圈內快速跳繩。最終,各隊在圈內累積跳繩的個數越多的隊伍排名越高。此游戲給了每位同學為集體作出自己最大貢獻的機會,很好地培養了小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同時,也為同學們提供了展示自己練習成果的平臺,極大地激發了同學們不斷提高自己快速跳繩能力的主動性。
“直臂搖繩”是小學低年段學生跳繩時經常出現的錯誤動作。這種搖繩的動作不僅不穩定,而且還會消耗較多的體力,所以很容易造成跳繩的失誤,極大地影響了學生跳繩的流暢度,打擊學生快速跳繩的自信心。造成這種搖繩動作的原因,主要是學生沒有建立好正確的、完整的動作概念和用手腕搖繩動作的不熟練。筆者通過大量的一線教學實踐和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得出如下糾正“直臂搖繩”動作的方法:
(1)用“找不同”游戲,來幫助學生建立正確、完整的動作概念。教師首先邀請幾位搖繩動作不正確的同學上臺和自己一起為其他同學做示范,并引導學生找一找臺上同學的跳繩動作和老師的正確跳繩動作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其次,強調屈肘用手腕搖繩動作對提升跳繩能力的重要性,并再次做正確的示范給同學們。最后,教師組織學生練習正確的跳繩動作,并邀請跳繩動作規范的同學上臺面向大家做榜樣引導。特別注意:教師要對個別動作難以快速改正的同學做個別指導,面向學生用“照鏡子”游戲一起慢速跳繩,并不斷提醒學生屈臂、用手腕搖繩等動作要領。
(2)“空搖繩畫圖形”游戲,提高學生用手腕搖繩的能力。首先教師組織學生在空曠的地方跟學生強調,時刻要注意與同伴彼此之間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其次,每位同學派發兩條跳繩,并跟學生強調游戲過程中要雙手握緊兩條跳繩的手柄,不可將跳繩拋出。最后,教師用語言引導并示范所要畫出的圖形,并強調用手腕搖繩畫圖。盡量多一些圖形變化或者融入一些情景進去,如引導學生畫圓圈時,可以說畫出直升機旋轉的螺旋槳。
以中山市東區竹苑小學為例,對基于游戲教學模式提高小學跳繩課堂效率的實際效果進行分析。
從2020年9月開始,中山市東區竹苑小學有針對性地在體育課堂上運用基于游戲教學模式提高小學跳繩課堂效率。通過表1和表2的數據對比分析可以明顯地看出,各年級學生一分鐘跳繩測試成績的平均分、優良率、合格率三個重要指標都有了明顯的提高。這組數據對比,證實了中山市東區竹苑小學一個學期的體育課堂,運用基于游戲教學模式提高小學跳繩課堂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達到了讓學生在充滿趣味的游戲教學模式課堂中提高跳繩能力和一分鐘跳繩的測試成績的目的。
表1 中山市東區竹苑小學2019年12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一分鐘跳繩項目測試成績
表2 中山市東區竹苑小學2020年12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一分鐘跳繩項目測試成績
跳繩是小學生非常喜愛的運動項目,它的健身價值和育人功能都是非常好的體育課堂教學素材和內容。教師不應只看重學生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一分鐘跳繩的測試成績,而是應該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充分發揮教學智慧去挖掘跳繩運動的趣味性,進而設計出學生喜歡的跳繩游戲,讓學生在享受跳繩運動的快樂中提高跳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