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翔

在微軟正式發布新聞之前,黃旭東在自己的直播間里篤定地講,
“微軟收購暴雪肯定是謠言,微軟不做生態的?!?/p>
故事就是這么無厘頭地開始了。當我們用過往的經驗去揣測當下這個世界的時候,突然間才意識到世界已經改變了。
暴雪早已經不是過往的暴雪,微軟也不再是印象里的微軟。不久之前,這筆涉及687億美元的收購,就這么荒誕地發生了。一些收購的細節,美國資本市場新一輪的評估,以及后續整體的人事調整,還有很多東西我們還看不到,所以這里并不討論任何關于收購案本身的問題。
只想說一些自己常年對動視暴雪關注的感觸。
微軟在過去幾年時間里,完成了對于云市場的追趕。他們的CEO Satya Nadella讓整個企業好像找到了一些新的變化。當一個企業在云業務上擁有了足夠的影響力之后,對于內容和社區的投資也就變得理所當然。
不到一年前,微軟買了Bethesda,站在微軟的角度上這些在未來十年里可能仍然有影響力的IP是他們整個公司的戰略儲備,因為想要深入地參與到用戶的生活里,這類IP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同樣,暴雪在這幾年的破敗,雖然最終表現為人事和工作環境上的問題,但歸根結底,這家公司曾經留下的資本運作敗筆,最終導向了他們在互聯網發展的時代大潮下從掌握關鍵技術的范疇里被剔除,一切的捉襟見肘來自于技術的寬度和深度的限制。
無論你有多好的想法,多偉大的構想,如何在當下的互聯網環境中實現它,不用借助于其它的游戲公司,這可能才是真正困擾暴雪走得更遠的東西。
顯然,即便經歷了幾年的波動,微軟仍然是這個世界上最有競爭力的科技公司之一,它還是和亞馬遜、谷歌站在一排的科技公司,這也是中國互聯網公司最難以追趕的部分。
我們不知道暴雪還剩下多少才華橫溢,微軟的加入是不是可以讓一些曾經離開的制作人回心轉意,但微軟在實質層面上能夠帶給暴雪的更多只能是在技術上的支持,以及在資本市場上不再被動。收購可能也代表著管理層的一輪名正言順的迭代,懈怠的高管必然會被正在重新進入上升期的微軟所清算。
讓人擔心的部分是,微軟過往沒有很好的經營IP的基因,甚至是有一些不好的經驗。站在今天這個充滿了不確定性的節點,我想樂觀地講,過往的經驗并不應該是舒服做出改變的契機。
就像你和一個運營比你好的對手打星際一樣,如果不改變,事情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糟。從2021年的一系列困境到今天,Bobby Kotick的抉擇無疑是在把損失控制在最小范圍之內,而從今天開始,動視暴雪有了重新回到牌桌上的機會。
那終歸是幸運的。
對于我來說,我并不期待微軟能給暴雪帶來多大的改變,對于微軟為數不多的期待可能來自于對暴雪舊有IP的使用和保護;像Jeff Kalpan離開之前編織的那些美夢可以有更好的云朵生長;這些曾經喜歡的制作團隊,可以不必困擾于工作氛圍上的問題,安心地產出作品。這就已經是非常讓人欣慰的事情了。寫完這篇稿子去下單一臺Xbox,加入Game Pass的會員,這比任何長線的期待都來得更實際。
至于說是不是能夠一加一大于二,對于Metaverse這件事完全沒搞清楚狀況的世界來說,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