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琴
【摘要】小初銜接英語閱讀教學涉及兩個有著密切聯系的問題:一是如何銜接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二是如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遷移理論。小學與初中屬于義務教育,英語是義務教育階段的科目之一。英語教師應意識到,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是一個有機整體,學生在小學階段的英語閱讀學習水平會影響他們在初中階段的英語閱讀學習。因此,教師需要重視英語閱讀技巧的指導,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筆者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夠為其他英語教師開展閱讀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初銜接;英語閱讀教學;閱讀技巧指導
閱讀在英語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如何開展小初銜接英語閱讀教學,是當前許多英語教師研究的課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化,初中英語教師需要結合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內容開展教學,提高剛升入初中的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素養。小初銜接英語閱讀技巧指導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學生只有掌握相應的英語閱讀技巧,才能更好地適應初中階段的英語閱讀學習。然而,在實際的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和初中英語教師各自為政,并沒有意識到小初銜接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未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銜接起來,導致兩個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無法實現自然的過渡,這對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產生了不利的影響。下面筆者將分析小初銜接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三個英語閱讀技巧指導的有效策略。
一、研究背景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提出:“整體設計目標,充分考慮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性。”這要求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遵循學生的語言學習規律,結合英語教材內容設計教學目標、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英語新教材和初中英語新教材均按照“將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相結合”的思路進行編寫。并且,初中階段的教材內容基本涵蓋小學階段教材的大部分話題,話題涉及自然、國家、文化、家庭、學校、運動等方面。可見,無論是課程標準還是新教材,都需要英語教師注重開展小初銜接英語閱讀教學。
部分學生升入初中后,難以適應初中英語閱讀學習,主要原因在于部分英語教師不注重銜接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不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素養;將教學重點放在本學段的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上,忽略了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整體性;未能深度解讀教材內容,缺乏對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了解,以致所設計的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1]。英語教師要想有效開展小初銜接英語閱讀教學,做好英語閱讀指導工作,需要深入解讀小學英語教材和初中英語教材,對比兩個階段的教學目標、每個單元的教學任務以及每節課的具體內容,并且需要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特點和學習情況,設置合理的學習任務。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自己需要完成哪些學習任務,達到什么樣的目標,高效、有序地開展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有效地學習[2]。鑒于此,英語教師在進行小初銜接閱讀教學時,需要從學生的心理、知識、能力等方面考慮,將兩個階段的教學內容進行有效銜接,進而幫助學生適應初中階段的英語閱讀學習,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素養。
二、小初銜接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小學和初中的英語閱讀學習存在心理、認知方面的差異
學生對小學英語閱讀學習和初中英語閱讀學習存在心理、認知方面的差異。具體而言,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心理素質處于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的英語閱讀學習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一些基礎單詞,初步掌握語言學習方法。在初中階段,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模式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也積累了一定的詞匯量,需要在剛開始學習初中英語教材內容時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采用與小學階段相比有所不同的學習模式進行英語閱讀學習。部分學生剛升入初中時,會對學習生活及學習環境比較好奇,但對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不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否被激發,主要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方法。有的學生如果覺得英語閱讀學習枯燥乏味,在學習上遇到較多困難,就容易產生抵觸和厭倦心理[3]。
(二)小學和初中的英語閱讀教學差異較大
在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中,無論是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還是教學環境,都各不相同,差異顯著。小學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側重于幫助學生積累與掌握基礎知識,初中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側重于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部分學生剛開始從較為簡單、基礎的小學英語閱讀學習過渡到難度增加的初中英語閱讀學習時,面對數量較多、比較復雜的英語知識點,會產生畏難心理。英語教師如果不采用合適的方法消除這些差異,就容易造成小學和初中的英語閱讀教學的斷層現象。
(三)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時間比小學階段少
學生升入初中后,需要學習的科目數量增加,分配給每一門科目的學習時間有所縮短。初中階段的科目除語文、數學、英語以外,還有政治、地理、歷史、物理、生物、化學等科目,學生學習這些科目的情況對中考乃至高考都會產生影響。與小學階段的學習相比,學生升入初中后,學習壓力明顯增加,這對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需要合理利用課堂時間,落實“減負提質”目標,而且需要改變傳統的閱讀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興趣、發展學生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開展多樣化的英語閱讀教學活動,合理布置英語作業,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效率[4]。
三、小初銜接英語閱讀技巧的指導策略
(一)消除學生的心理落差,開展略讀指導
為了讓學生更快適應初中英語閱讀學習,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教師需要發揮略讀這種閱讀技巧的優勢,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借助自己學過的單詞、語句,快速了解文章大意,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略讀作為一種非常實用的閱讀方式,需要學生加快閱讀速度,有選擇性地進行閱讀,找出關鍵信息,進而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5]。
首先,教師需要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之前,讓學生了解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英語閱讀學習的不同之處,明確初中英語閱讀學習目標和要求,從而幫助學生消除心理落差。其次,教師需要向學生講解略讀技巧的具體內容,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與互動,并運用所學知識和略讀技巧完成相應的閱讀任務,以此幫助學生熟練掌握略讀技巧,鍛煉與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師在單元教學中應該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及心理特點開展略讀技巧指導,旨在幫助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常識了解文章大意,快速進入閱讀學習狀態。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教材Unit 5“Why do you like pandas?”的閱讀教學中,為了消除學生對學習這一單元閱讀材料的負面情緒,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先利用多媒體展示各種動物的照片,引出“Animal”這一主題,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喜歡哪些動物,以及在小學階段學過的關于動物的單詞,帶領學生回顧小學教材中與動物相關的內容,如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教材Unit 3“Animal World”中介紹了大象種類、外形、食物和分布地區等內容的說明文。在學生回憶起學過的相關單詞、語句和課文內容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運用略讀的技巧,對本節課需要學習的課文內容進行閱讀,并提出有關文章大意的看法。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僅需要根據自己認識的單詞了解語篇內容即可。如果學生暫時跳過自己不認識的單詞,也能基本讀懂語篇內容,那么學習任務就算是完成了。因為他們在略讀的過程中已經克服了學習單詞的畏懼心理,并且大致了解了文章內容[6]。這樣,教師便可以達到預期的小初銜接閱讀教學的
效果。
(二)結合文章內容,開展尋讀指導
尋讀作為一種能夠快速找出關鍵詞的閱讀方式,主要是從篇幅較長的文章中尋找特定的細節內容,通過串聯時間、地點、人物等信息,厘清整篇文章的內容。采用這種閱讀技巧能幫助學生從文章中快速找到某些特定的內容,并在限定的時間內盡可能多地捕捉關鍵信息。在開展小初銜接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英語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學習和心理方面的特點,基于教材內容,設計本節課的閱讀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和關于“5W”“4H”的細節問題。然后,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回顧之前學過的單詞、詞組和語句,讓學生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結合已有的閱讀學習經驗,調動自身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適應初中英語閱讀學習[7]。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教材Unit 4
“Where is my schoolbag?”一課時,由于課文主題是圍繞物品所在的位置展開的,因此教師可以結合課文的主情景圖及文本,從時間、地點、人物等要素出發,設計“5W”“4H”框架圖,要求學生在閱讀完文本之后快速回答相關問題。具體來說,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回顧自己在三至五年級所學的如desk、bed等物品名詞,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教材Unit 1“How can I get there?”中所學的方位介詞in、on、near等。然后,教師可以進行一個猜謎游戲,讓學生通過教師的動作或語言,猜一猜教師所描述的物品,以進一步了解本節課需要學習的單詞含義。最后,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5W”“4H”框架圖,引導學生運用尋讀技巧快速閱讀文本,回答框架圖中的問題。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答題的速度和正確率,評選出閱讀速度最快、理解能力最強的學生,以此激發學生參與閱讀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
(三)熟悉各學段教材,開展意群閱讀指導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各學段的教學目標、教材內容發生了較大變化。新課改提倡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因此,教師給予學生意群閱讀指導,促進學生自主、合作閱讀,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并且更好地銜接小學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內容,英語教師在進行指導之前,需要熟悉小學階段各冊教材的內容,特別是六年級教材和閱讀繪本,以便找準教學的銜接點,將小學和初中的英語知識、閱讀文本內容進行有效銜接。之后,教師可以基于意群閱讀技巧的特點,結合課堂教學內容,為學生布置一些比較簡單的閱讀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開展對課堂內容的探究,以此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學生能夠在開展閱讀任務的過程中發現小學和初中英語閱讀學習的差異,對自身的學習態度、模式等進行調整,進而逐步提高自身的英語閱讀能力[8]。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教材Unit 8“When is your birthday?”的閱讀教學中,在學生完成對文章內容的略讀或尋讀任務后,教師可以開展意群閱讀指導,為學生在后續閱讀學習中提高閱讀速度、快速獲取信息奠定基礎。具體做法是:教師合理開展Post-reading活動,要求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一些小任務,以檢驗學生的閱讀效果,了解學生閱讀速度與閱讀能力的變化情況。任務內容如下:1.制作有關故事梗概的卡片,并結合卡片和詞語的提示復述語篇內容;2.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情感體驗續寫故事,對語篇主題、情節進行思考與相互討論;3.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故事接龍活動,或表演關于自己生日經歷的短劇。
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教師需要全面落實以生為本、聚焦主題意義探究的教學理念,基于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學內容,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遵循學生語言學習規律,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英語知識體系,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文本內容;需要重視小初銜接英語閱讀教學,深入研讀小學、初中英語新教材,明確各學段的教學目標,并將相應內容進行有效銜接,幫助學生在閱讀文本時回顧學過的知識,將新舊知識點串聯起來,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進而讓學生更快適應初中英語閱讀學習。
【參考文獻】
[1]胡小利.小升初英語閱讀素養的銜接[J].校園英語,2019(41):107.
[2]周倩倩.九年一貫制小初英語閱讀教學有效銜接的策略[J].中學生英語,2021(24):26.
[3]馬艷梅,蘭東梅.小、初銜接英語閱讀教學有效設問例談[J].廣西教育,2021(16):48-50.
[4]孫鐵玲.小學與初中銜接中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8,41(11):1-5.
[5]趙宏靜.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技巧的指導[J].新課程(下),2015(06):198-199.
[6]梁美選.初中英語閱讀技巧指導研究分析[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21(17):116.
[7]葛海燕.初中英語閱讀策略指導的缺失及建議[J].中學生英語,2016(12):53.
[8]陳銀銀.初中英語閱讀技巧提高策略:寓“興”于“練”[J].教師,2010(2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