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霞
【摘要】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中重要的轉折時期,也是學生未來能夠進入理想大學的重要時期。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難以替代的作用?;诖耍恼箩槍Ω咧型ㄓ眉夹g課程的現狀作出分析,并提出幾點將微課應用于教學的策略,希望能幫助廣大同仁優化高中通用技術課程,讓教學內容與時俱進,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吸收和掌握技術知識。
【關鍵詞】高中通用技術課;微課;教學方式
互聯網技術在人們的學習、生活中被廣泛應用,利用微課開展教學也已經逐漸成為常態。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運用微課能夠讓學生的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更加方便,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示范會更順利,學生的實踐時間也會變長,由此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技術知識,促進自身能力增長。
一、高中通用技術課的教學現狀
由于目前高中學生普遍面臨較大的高考壓力,面對作為非高考科目的通用技術課,學生往往不大重視,只求得過且過,不認真聽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技術知識,參與實踐時才匆匆學習旁邊同學的操作,草草敷衍了事。部分學生還會帶著學科作業到高中通用技術課堂上完成,只有下課時才會抬起頭。因此,教師要真正優化高中通用技術教學,首先要面對的,就是提升課堂趣味性,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內容上來。
與此同時,大多高中學校面臨的升學壓力較大,因此將主要的精力用在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上,教學研討、改革的重點往往是高考科目,許多高中教師甚至認為通用技術課程只是“面子工程”,只要有就行了,課程效果怎么樣不重要,甚至部分教師還會鼓勵學生利用高中通用技術課的時間寫其他學科的作業或者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這樣的現狀使通用技術教師無法得到學習新的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的機會。
此外,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本身也存在諸多問題。許多高中通用技術教師在上課時完全照本宣科,只根據通用技術教材按部就班開展教學,講解的方式單一,演示技術時也不注重與學生互動,導致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學生無法進入學習狀態。此外,高中通用技術課教學質量差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大部分通用技術教師并不是專業院校畢業,對于需要教授的教學內容并沒有系統地做過研究,也沒有特意鉆研過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時他們直接照搬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愿意用自己熟悉的教學工具和教學理念實施教學,對多種新的教學手段不夠了解。而且高中學生的課堂時間相對緊張,高中通用技術教師往往會把課堂教學內容塞得滿滿當當的,沒有給學生的思考、分析和交流留足時間。這樣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效果較差,學生提不起興趣,注意力無法集中,只能機械地跟進,缺乏自己動腦思考相應技術知識的機會。許多學生其實十分反對這樣的填鴨式教育,這樣的教育使得他們對課堂上教師所講的知識點掌握不到位,也難以靈活運用技術知識進行設計與解決問題。
二、高中通用技術課中微課的作用
微課是將課程知識分層處理,按照認知規律構架起來的影像資源。微課的主要內容是教師的教學錄像片段,可以分為課例主體、課程設計、課程素材等部分,教師用一定的邏輯串聯各部分內容,形成一個小的課程資源。每節微課都只具備一兩個知識點,視頻時間較短,不具備知識體系。教師可以針對課程難點進行課堂還原,教授特定教學內容,因此微課具有時效性和針對性,情景還原度較高。就高中通用技術教學而言,應用微課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一)保障課堂教學效率
高中通用技術課相較其他科目有著更強的應用性與實踐性,因此在教室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僅以講解、示范來傳授知識,很難讓學生充分掌握技術知識,明白操作設計的意義。若是教師能提前分享微課視頻介紹知識,并在微課視頻中插入演示動畫、操作步驟流程圖等內容,學生便能夠利用課前的幾分鐘時間,快速學習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技術知識。在學生提前預習有關知識的前提下,教師的課堂教學也會更加順利。因此,利用好微課,高中通用技術課的教學效率將會更有保障。
(二)激發學生對課程的積極性
高中通用技術課中教師的教學模式往往較為單一,而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有部分操作學生無法實踐只能聽,沒有參與感,因此學生對高中通用技術課的興趣普遍較低。微課則可以使得高中通用技術教學變得更加靈活,教師可以在微課中插入動畫、互動、小游戲等內容,彌補原本通用技術教學的不足,讓學生擁有更強的參與感。由此,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有關技術知識。
(三)有效拓展學生的學習途徑
利用微課開展高中通用技術教學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學習途徑,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獲取通用技術知識的渠道只有教師在課上的講授,若是學生在課后遇到實踐問題或者發現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出現矛盾,往往難以回顧知識,這也導致部分學生對通用技術課程興致缺缺。運用微課能夠打破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學生不必將問題留到課前或課后詢問,只需要回顧微課視頻即可。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相關技術內容,也可以直接根據微課中提供的有關信息在網上查詢。由此,學生學習通用技術知識的時間會更自由,學習途徑變得更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作用也能真正發揮出來。
三、應用微課優化高中通用技術教學的著眼點
教師要優化高中通用技術課程,面對的阻力仍較大,但教師至少可以利用微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加課堂趣味性,提供學生更多動腦思考、動手實踐的機會。
(一)提高教師微課設計水平
要優化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教師首先應當努力學習,并深刻反思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摒棄效果不佳的教學方法,加強自身的知識素養并積極學習新的教學手段,在課堂上應用能夠真正凸顯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教學手段。教師應當意識到,在信息設備普及的時代,應用微課能有效提升通用技術課堂的教學效果,使學生真正掌握技能知識,更好地完成實踐任務,還能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與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師在設計微課時,必須要明確教學目標,把握好教學重點或難點內容,并針對重難點內容制作有趣、生動、簡短的微課視頻,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就是說,教師在規劃微課前,應對需要講解的教學內容進行仔細的規劃,并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通過梳理、歸納以及整合等方式,將重點知識進行提煉,以確保微課中的教學內容都是簡要、精煉的重點教學內容。要做到這些,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設計微課的水平,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師的教學內容足夠有趣,學生才更愿意參與課堂活動,從而收獲更多的知識。教師要利用微課優化高中通用技術課,首先要做的便是利用微課改善單調無趣的教學課堂,讓學生對課堂的興趣提高,愿意積極地學習通用技術,如此才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要利用微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考慮在設計微課時加入與課程相關的圖片、音頻或視頻,尤其是對應的演示動畫,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直觀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自主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三)便于實施分層教學
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階段、基礎能力都并不相同,因此,教師還需要通過實行多層次的教學,并給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布置相對應的作業,使學生能夠更加合理地進行學習。
要利用微課開展分層教學,教師可以先了解班級內學生的學情,并根據學生的技術水平布置對應的作業。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優等生、中等生和后進生。對于優等生,教師可以布置比較有難度的提高型課后作業;對于中等生,教師可以布置將基礎內容與提高型內容相結合的課后作業;對于后進生,教師可以布置偏基礎的課后作業。
四、高中通用技術課中微課的設計和應用
(一)課前錄制微課
微課具有使教學目標表述明確、節省課堂時間的優點,而且微課是以視頻方式呈現的,對高中生更具吸引力,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要想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扎實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應當將微課用于課堂教學創新應用,使之成為有效的模式和方法。此外,在進行通用技術教學時,教師應考慮到學生當前的思想狀態以及對于通用技術課程的態度。迫于高考的壓力,許多學生主觀意識上并不注重通用技術課程。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突出通用技術課的趣味性,如利用多媒體設備,在講課過程中將事先錄制的微課進行播放,并在微課的播放過程中配以清晰地說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師講授高中通用技術必修2教材第一章第四節“結構設計與制作”中的“壁掛式簡易衣帽架原型制作”時,應考慮到,課堂時間緊迫,無法呈現制作壁掛式簡易衣帽架的全程,所以教師可以將制作過程錄下來并制作成微課。教師在錄制前,應該準備好制作工具及材料,如直尺、螺絲刀、手電鉆、鋸子、木條、螺絲釘等,然后將用具排列整齊,以保證錄制效果。最好教師再將衣帽架的設計圖紙清晰地展現在鏡頭一角,準備妥當后開始錄制制作過程。
(二)應用合作教學
高中通用技術教師還應當將合作學習融入通用技術的操作教學,在對操作過程進行講授時,將學生進行分組。教師給學生分組時,應當注重學生自身的性格特點以及學習情況,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好、操作能力較強,教師應當將這些操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平均分配到各組之中,由他們帶動其他學生。在通用技術課堂上,教師還可以建議學生按照小組找座位,確保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小組成員能相互學習、討論、總結,營造較好的學習氛圍,這樣即使是學習興趣較低的學生也能夠對技術操作產生興趣。
例如,在開展“壁掛式簡易衣帽架原型制作”的操作教學時,教師應當在課堂伊始將學生分為每五人一組,并在操作教學開始前,將所需用具分發給各組再進行授課。教師在正式進行教學時,可以將自己提前錄制好的衣帽架制作微課投到大屏幕上。在微課播放的過程中,教師要對關鍵步驟進行說明,使學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制作過程。在微課播放完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制作。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確保每個學生都參與制作,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分工。在組裝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重復播放微課,讓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并自行解決。教師還要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不斷地觀察各組的制作情況以及學生的表現,深入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直到學生全部完成制作。
【參考文獻】
[1]張強.高中通用技術課中微課的設計與應用研究[J].中華少年,2019(24):281.
[2]陳新丹.微課在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中的運用研究[J].新課程(下),2017(08):122.
[3]王定海.微課在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中的運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9(05):34.
[4]袁舜軒.微課在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S2):165-166.
[5]李立君.高中通用技術中微課的設計及應用[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10):73.
[6]曾路.基于技術素養的高中通用技術微課設計研究[D].蘭州:西華師范大學,2017.
[7]陳勇.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價值及微課教學探討[J].新課程,2020(42):171.
[8]周南海.微課視角下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教學設計策略:以原型與模型的制作教學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9):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