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天久,宋明珍,黃開慧,方天發,張淑瓊,樂曉芹
(四川省普格縣農業農村局,四川 普格 615300)
高粱是我國重要的雜糧作物,具有高光效、抗逆性強、應用廣泛、產量高的特點,在我國北方旱作農業中占有重要地位。高粱在中國有幾千年的栽培歷史,目前主要集中在內蒙古、貴州、吉林、四川等地種植,2020年全國高粱種植面積達6.35×105hm2,產量為2.97×106t。高粱籽粒含淀粉65%~70%、粗脂肪3%、粗蛋白8%~11%、粗纖維2%~3%,一直是中國北方人民的重要糧食作物。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水稻、小麥、玉米等主糧作物的全面高產,高粱的主要用途逐步從食用轉變為釀造原料。四川是全國高粱生產大省,也是釀酒用高粱的核心產區,種植的高粱品種主要有“紅纓子”“國窖紅一號”“瀘州紅一號”“瀘糯9號”“瀘糯10號”“金糯梁一號”等。近年來,四川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建設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推進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的意見》,把高粱作為“川糧油”“川酒”產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不斷強化政策、資金、科技支持,高粱產業實現快速發展。據統計,2020年全省高粱種植面積8.4×104hm2,總產量4.1×105t,產業規模居全國第六位。宜賓、自貢、瀘州等川南三市高粱總面積和總產量均占全省的90%以上,是四川高粱主產區和優勢產區。四川本地高粱具有“糯”“紅”“粉”三大基本特征,是“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等國內高端名優白酒不可或缺的優質原料。據測算,四川省酒用高粱年需求量約4.5×106t,從供需關系來看,省內高粱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同時,推動高粱產業發展對確保我省糧食安全、維護糧食供需平衡也具有重要意義。
普格縣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涼山彝族自治州東南部,幅員面積1918km2,總人口21.9萬人,其中彝族占86.4%,耕地面積3.22×104hm2,其中基本農田1.99×104hm2。種植的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馬鈴薯、蕎麥、煙草、蠶桑等,是一個以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縣、山區農業縣?!笆濉逼陂g脫貧攻堅已取得決定性勝利,全縣103個貧困村、6.8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退出,為農業農村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縣政府擬利用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對口幫扶普格的優勢,進一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建設釀酒高粱生產基地,大力發展高粱產業,促進農業增效、脫貧農戶持續穩定增收。2021年2月,普格縣農業農村局從瀘州市龍馬潭區引進“紅纓子”“金糯粱1號”2個高粱新品種,進行不同密度栽培試驗,為未來大面積推廣種植提供科學依據。
試驗區呈“三山夾兩谷”地貌,最高海拔4359m,最低海拔1040m,氣候受西南季風和印度北部干燥大陸性氣團交替控制,從高海拔到低海拔,從東北到西南,呈現出山地溫涼到南亞熱帶氣候的變化趨勢,小范圍立體氣候十分明顯。年日照時數2094.7h,晴天多,日照時間長,輻射強,光熱資源豐富。屬于亞熱帶冬干夏濕氣候區,年均降雨量1164mm,干雨季分明。5~10月為雨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90%,11月至次年4月為干季。全年無霜期301d,年溫差較小,晝夜溫差大,年均溫16.8℃,1月為9.4℃,7月為22.7℃,年平均氣溫變幅僅13℃左右,極端最高氣溫33.3℃,極端最低氣溫-1.9℃。冬季僅1個月,夏季只有2個月,春秋兩季長達9個月,構成了“冬無嚴寒春高溫,夏無酷暑秋涼早”的氣候特點。
試驗地選擇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蕎窩鎮安木腳村六組楊子洪戶責任地,該地塊面積1134m2,海拔高度為1370m,交通方便,地勢平坦,無灌溉條件,向陽,砂質壤土,土壤肥力中上等,肥力一致,前茬作物生姜。
參試高粱品種“紅纓子”“金糯粱1號”均由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農業農村局提供。“紅纓子”由貴州省仁懷市豐源有機高粱育種中心選育,屬糯性中桿中熟常規種,春播生育期130d左右,夏播生育期120d左右,株高2.4m左右,穗長32~38cm,穗粒數2800粒左右,葉寬7.2cm左右,總葉片數13葉,葉色濃綠,散穗型,穎殼紅色,籽粒紅褐色,顆粒堅實、飽滿、均勻,較易脫粒,抗病、抗旱能力較強。產量350kg/667m2,但頂土能力較弱,不宜直播,適宜育苗移栽。該品種糯性好,支鏈淀粉含量達90%以上,玻璃質含量高,種皮厚,耐蒸煮,耐翻糙,出酒率高,酒質特佳,是符合釀造茅臺酒工藝要求的優質原料。
“金糯粱1號”由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瀘州金土地種業有限公司選育。屬糯性矮桿中熟雜交種,春播全生育期124d左右,平均株高138.6cm,穗長35.6cm,穗粒重61.9g,千粒重25.3g,穗紡錘型,中散穗,紅殼,紅粒,胚乳糯質。株葉型好,植株矮,既適宜密植機收,又適宜間套作種植,產量450kg/667m2左右。該品種頂土能力強,適宜直播,抗逆性強,支鏈淀粉占總淀粉的95%以上,釀酒品質好,是符合瀘州市釀酒企業要求的優質原料。
3.4.1 試驗設計 本試驗采用露地栽培方式,“紅纓子”“金糯粱1號”2個品種分別設4個處理。其中,A處理6000株/667m2,B處理7000株/667m2,C處理8000株/667m2,D處理9000株/667m2。不設重復,小區按順序排列,從西往東為:A處理、B處理、C處理、D處理。小區間距50cm,四周均種植有保護行。四個處理的具體設置如下:
A處理:小區面積73m2,長10m,寬7.3m,每667m2栽3000窩,2株/窩,即6000株/667m2。行距67cm,窩距33cm,種植11行,330窩/小區。
B處理:小區面積73m2,長10m,寬7.3m,每667m2栽3500窩,2株/窩,即7000株/667m2。行距67cm,窩距28cm,種植11行,385窩/小區。
C處理:小區面積66m2,長10m,寬6.6m,每667m2栽4000窩,2株/窩,即8000株/667m2。行距60cm,窩距28cm,種植11行,396窩/小區。
D處理:小區面積66m2,長10m,寬6.6m,每667m2栽4500窩,2株/窩,即9000株/667m2。行距60cm,窩距25cm,種植11行,451窩/小區。
3.4.2 育苗 采取漂浮育苗方式培育壯苗。于4月6日播種,4月10日出苗,出苗后長到2葉1心時進行間苗,每孔留2苗,在移栽前2~3d循序漸進地揭開兩頭及兩側薄膜煉苗,提高高粱苗的抗逆性和移栽成活率。4月20日移栽,移栽時苗高20cm左右,4葉1心。
3.4.3 底肥施用 施用農家肥1000kg/667m2,A處理、B處理小區各施腐熟農家肥(羊糞)110kg。C處理、D處理小區各施腐熟農家肥(羊糞)100kg。施肥方法:均勻撒施后,結合整地,將農家肥翻入土中。
3.4.4 田間管理 為防治地下害蟲,移栽前每個小區施用3%的辛硫磷殺蟲劑800g。移栽后4d進行查苗補苗。5月3日結合中耕除草,按15kg/667m2的施肥量,施用四川瀘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工農”牌尿素(總氮≥45.0%)進行第1次追肥,A處理、B處理小區各施尿素1.64kg,C處理、D處理小區各施尿素1.48kg。5月17日第一次摘除分蘗,并用1.1%阿維·高氯乳油600倍液防治螟蟲,但防治效果不理想。5月20日改用22%噻蟲·高氯氟懸浮劑1200倍液防治螟蟲,防治效果較好;5月26日第2次摘除分蘗。5月27日用9%甲維.印蟲威懸浮劑1000倍液防治螟蟲、粘蟲、草地貪夜蛾。5月31日結合中耕除草,按25kg/667m2的施肥量,施用九禾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萬谷”牌硫酸脲型高效復合肥(總養分≥45.0%,N-P2O5-K2O 15-15-15)進行第2次追肥,A處理、B處理小區各施高效復合肥2.74kg,C處理、D處理小區各施高效復合肥2.47kg。
3.4.5 驗收測產 “金糯粱1號”8月7日完成測產驗收,“紅纓子”8月20日完成測產驗收。實行單打單收,分小區計產,并做好相關數據記錄。
從播種到成熟收獲,對其生育進程中的播種期、出苗期、移栽期、拔節期、孕穗期、齊穗期、揚花期、成熟期等進行詳細記載。
從表1看出,在普格縣蕎窩鎮安木腳村六組采用露地栽培方式種植,“金糯粱1號”生育期124d,“紅纓子”生育期137d。

表1 品種生育期調查
高粱收獲前,每個處理選生長均勻的部分隨機抽取10株,測量株高、穗長、莖粗、單穗重量等經濟性狀。
從表2看出,紅纓子平均株高:種植密度6000株/667m2時為271.20cm,種植密度7000株/667m2時為282.20cm,種植密度8000株/667m2、9000株/667m2時均為282.50cm。種植密度7000株/667m2以上株高變化不明顯。“紅纓子”平均穗長:種植密度6000株/667m2時為35.2cm,種植密度7000株/667m2時為35cm,種植密度8000株/667m2時為34.6cm,種植密度9000株/667m2時為32.8cm;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平均穗長逐漸減小。“紅纓子”平均莖粗:種植密度6000株/667m2時為1.76cm,種植密度7000株/667m2時為1.61cm,種植密度8000株/667m2時為1.67cm,種植密度9000株/667m2時為1.7cm,平均莖粗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變化不明顯?!凹t纓子”平均單穗重量:種植密度6000株/667m2時為0.087kg,種植密度7000株/667m2時為0.085kg,種植密度8000株/667m2時為0.082kg,種植密度9000株/667m2時為0.068kg,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平均單穗重量逐漸減小。

表2 主要經濟性狀調查
“金糯粱1號”平均株高:種植密度6000株/667m2時為154.20cm,種植密度7000株/667m2時為148.90cm,種植密度8000株/667m2時為151.80cm,9000株/667m2時為149.60cm,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平均株高變化不明顯?!敖鹋戳?號”平均穗長:種植密度6000株/667m2時為34.55cm,種植密度7000株/667m2時為34.5cm,種植密度8000株/667m2時為32.3cm,種植密度9000株/667m2時為32.1cm;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平均穗長逐漸減小?!敖鹋戳?號”平均莖粗:種植密度6000株/667m2時為1.91cm,種植密度7000株/667m2時為1.94cm,種植密度8000株/667m2時為1.89cm,種植密度9000株/667m2時為1.86cm,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平均莖粗變化不明顯?!敖鹋戳?號”平均單穗重量:種植密度6000株/667m2時為0.101kg,種植密度7000株/667m2時為0.092kg,種植密度8000株/667m2時為0.086kg,種植密度9000株/667m2時為0.076kg,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平均單穗重量逐漸減小。
高粱成熟收獲時,采用人工收割,機械脫粒,晴天自然晾曬,風干揚凈,分小區稱重,測定其含水量,再按標準含水量13.5%折算小區產量。
從表3看出,不同處理間產量有較大差異,“紅纓子”D處理(種植密度9000株/667m2)時產量最高,為536.13kg/667m2。A處理(種植密度6000株/667m2)時產量最低,為462.61kg/667m2。金糯粱一號B處理(種植密度7000株/667m2)時產量最高,為580.93kg/667m2。D處理(種植密度9000株/667m2)時產量最低,為506.01kg/667m2。

表3 產量調查表
將試驗收獲的高粱籽粒風干揚凈,晾曬至標準含水量13.5%以下,抽樣送往專業檢測機構進行品質檢測。根據2021年10月13日四川國檢檢測有限公司出據的檢測報告,“紅纓子”總淀粉含量65.7%,其中直鏈淀粉含量1.79%,蛋白質含量9.76%,脂肪含量4.5%,單寧含量1.53%?!敖鹋戳?號”總淀粉含量66.8%,其中直鏈淀粉含量0.52%,蛋白質含量8.77%,脂肪含量3.5%,單寧含量1.36%。
從檢測結果來看,引進的“紅纓子”“金糯粱1號”2個釀酒高粱新品種在普格縣蕎窩鎮安木腳村種植,品質較好,特別是直鏈淀粉含量較低,單寧含量較高。
試驗結果表明,在種植密度6000~9000株/667m2范圍內,“紅纓子”的產量隨著栽培密度的增加逐漸提高。種植密度8000株/667m2時產量為511.06kg/667m2,種植密度9000株/667m2時產量為536.13kg/667m2,但從田間觀察來看,種植密度9000株/667m2時病蟲害發生明顯加重?!敖鹋戳?號”的種植密度6000株/667m2時產量為503.9kg/667m2,種植密度7000株/667m2時產量為580.93kg/667m2,種植密度8000株/667m2時產量為513.89kg/667m2,種植密度9000株/667m2時產量為506.01kg/667m2。種植密度超過7000株/667m2時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產量逐漸降低。綜合不同處理高粱的田間長勢、經濟性狀、產量、經濟效益來看,“紅纓子”以C處理即種植密度8000株/667m2時為最佳栽培密度。“金糯粱1號”以B處理即種植密度7000株/667m2時為最佳栽培密度,高于或低于此栽培密度,種植效益均未達到最佳。同時,隨著栽培密度的增加,病蟲害發生指數有所增加,僅憑田間觀察,未作詳細數據記載,有待進一步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