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德
(甘肅省靈臺縣第一中學,甘肅 靈臺)
高中物理內容十分繁多而且極具難度,需要通過學生的深度思考與專注探究才可以實現對其深度學習。物理的學習需要伴隨學生的思考和歸納總結等過程,從而逐步發現物理學習的規律,有效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不斷提升。
高中物理課程的學習需要學生的全面參與,教師可以運用問題教學法進行課堂應用,通過提出問題來引導學生的課堂思考,并且能夠通過一定的方式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發揮課堂主體作用,有效促進對物理問題的深度研究,促進高中生的物理學習和發展。
本文首先針對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進行闡述,然后分析問題教學法的使用要求,最后提出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課堂中的應用策略,包括問題性物理教學情境創設、物理課堂小組合作性討論、課堂總結與學生問題思考以及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旨在利用問題教學法來實現高中物理課堂的開展,讓高中生可以通過教師的引導、自我學習以及合作學習等方式實現物理知識的掌握。
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是教師通過提出問題而學生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來實施此種方法,通過此種教學過程可以讓學生真正地成為高中物理課堂學習的主要部分,會獲得非常好的課堂學習效果。這不僅能夠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保持注意力集中,還能夠對物理問題進行深入思考,這樣才能夠帶給學生更好的物理學習體驗,有助于促進高中生物理素養的逐步提升。除此之外,通過問題教學法還能夠鼓勵學生主動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并且進行分析和思考,同時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促進學生物理學科素養的同步提升。
為了促進問題教學法的有效使用,教師在對高中物理課程進行問題設計與思考中,需要設計的問題與教材中的物理知識具有非常強的聯系,這樣才能夠讓物理問題與教學相關聯,有效提升整個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還應該在提出問題時,控制問題的生成,可以由教師提出問題,也可以由學生對自己不懂的問題進行展示,這樣才能夠讓全班學生共同去思考,解決物理問題,有效促進課堂學習氛圍的營造,讓高中物理學習變得更加具有氣氛,從而能夠讓高中生在物理知識探究中變得更加津津有味。
教師在提出物理問題時,還應該把握問題的層次感,這樣才能夠逐步引導學生,促進學生思考問題。教師的問題設置需要從簡單到復雜,這樣才能夠一步步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如果教師提出非常難的問題,讓學生無處著手,這樣不利于問題教學法的有效實施。高中生中每個人都具有不同的基礎,教師應該考慮到這種差異性,這樣才能夠讓問題教學法發揮其真正的作用,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有效提升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還需要把控問題設置,如問題的提出時機,正確的時機能夠讓學生的物理學習變得更加輕松,還能夠讓整個物理課堂變得具有濃烈的研究氛圍,這樣學生在進行物理知識的探究中會獲得非常大的前進動力。同時還可以通過物理問題的拓展來豐富學生的物理知識,讓學生的思維不會受到教材中知識點的局限,變得更加靈活。教師也可以提出具體的物理問題,需要學生通過參考教材和與同學合作學習來解決問題,只有合作探討才可以獲得物理的真諦,明確物理研究的規律。
教師在應用問題教學法時,可以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這樣能夠讓高中生融入物理情境中,有助于學生思考。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來設計物理問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比如,在教學高中必修1 課程“質點、參考系和坐標系”時,教師就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精心研讀,并且針對其中的重點內容設計問題,讓學生思考,從而幫助學生深度思考和探究物理知識點。對于本次課程設計來講,學生對“質點”這個新的物理概念還不是十分熟悉,大多數學生都還沒有聽到過這個詞語,而且通過物理名稱很難理解。因此,教師可以根據質點這一概念來設定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宇宙中各個星體運行的視頻,同時也可以展示汽車行駛。并且創設問題性情境,大到天體,小到汽車,都可以進行質點的研究,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質點呢?質點與研究物體的大小到底有沒有關系呢?教師通過對教材的研究來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和研究,從而讓學生深度理解物理的基本概念,對其后續的物理學習具有非常大的幫助。
教師提出問題后,需要給學生一段時間思考,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真正地在物理課堂中發揮自身學習主體的作用。因為高中生每個人所具有的理解能力不同,物理基礎也不一樣,為了讓所有人都能夠參與到課堂的討論中來,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分組,這樣能夠讓組員之間互相探討,每個人都說出自己的想法,將大家的智慧集中起來,會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可以讓高中生在討論物理知識時提升思維能力。對此物理概念的深入推敲,學生可以通過翻看教科書來了解基本定義,然后再根據同學之間的討論來解決問題。教師不要干預學生的研究,只需要對課堂進行監督,保證高中課堂所有學生都針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和研究,這樣才能發揮問題教學法的作用。
在小組合作討論結束后,需要每個小組回答什么才是質點,如果有不同意的學生,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通過這樣課堂討論的形式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提升思維能力。學生討論結束后,教師可以做總結:質點是指在研究相關問題時,它的大小和形狀都不會對整個研究工作產生影響。那么就說明判斷一個物體是否能夠被看作質點,主要的判斷依據是需要針對研究的內容進行分析,這樣才能夠判斷是否忽略其大小和形狀。教師需要在例題分析時,針對題目所考查的高中物理知識和具體的解題思路進行詳細分析,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解析,從而發揮學生在物理課堂中的主體作用。教師還需要在課堂上展示物理練習題,只有放在具體的習題中才能夠觀察到學生是否對質點這一物理概念具有深度的認知。
例題:下列可以被認定為質點的是 ( )
A.參加百米賽跑的運動員
B.表演復雜動作的舞蹈演員
C.汽車轉動輪胎上各個質點的運動情況
D.公路上行駛的汽車
解析:為了考查質點的概念,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每一個選項。對于A 選項來說,運動員進行百米賽跑時,會受到運動員身高和形狀的影響嗎?顯然沒有影響,那么說明A 選項正確,可以被看作質點。但是B 選項主要是觀看復雜動作,那么舞蹈演員身體的形狀對研究會受到影響,因此B 是錯誤的。研究輪胎上各個質點的運動情況,需要對細節進行處理,但是不能將輪胎看成質點,所以C 是錯誤的。對于D 選項來說,汽車在公路上行駛不會受到汽車大小和形狀的影響,所以D選項是正確的。因此,本題的答案是AD。教師通過讓學生分析每個選項是否正確的具體原因,這樣能夠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抓住問題的根本,掌握質點這一概念的本質,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高中物理課堂中,不僅需要教師為學生提出問題,還需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再解決問題。學生提出問題十分重要,很多學生之所以沒有問題,不是因為他們對所有的物理知識都了解,而且不懂得提出問題,也缺乏這方面的思考。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能夠在物理學習中發現問題,并且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不斷提升。比如,在教學必修1 課程“力的分解”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學生可以提出關于重力、分力的問題,如下圖所示:

圖1 重力的分解
學生提出問題:重力是豎直向下的,為什么還會有分力呢?
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需要給予適當的提示和引導,讓學生自己去思考,這樣才能夠達到問題教學法的最好效果。雖然重力是豎直向下的,但是如果這個球只受到重力就會掉下來,然而它現在沒有掉落,肯定有力進行平衡,那么就可以分析球的受力。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可以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
綜上所述,問題教學法是高中物理教學課堂中十分重要的一種教學形式,通過提出問題來刺激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的思想和注意力能夠一直放在物理課堂的學習中。與此同時,教師需要發揮自身在物理課堂中的引導和組織作用,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促進高中生共同思考,讓學生可以在問題研究的過程中尋找答案,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獨立學習,在獨立學習中找到物理學習的規律,同時也能夠提升高中生的物理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