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政辰
近年來,基于飲食、生活習慣的變化以及環境、遺傳等因素,導致各類腫瘤疾病明顯多發趨勢[1]。其中,結腸癌疾病一直多發,很多患者有腸梗阻首發臨床癥狀,增加了疾病的早期診斷難度。腸梗阻屬于急腹癥,病情發展快、類型多,需充分掌握患者的病灶情況,以確保手術治療效果理想,提高患者的安全性,準確的診斷是治療工作開展的依據和有效保障。X 線檢查是常用診斷手段,但是用于結腸癌致腸梗阻診斷中的漏診、誤診風險高。結合影像學診斷工作發現,CT 診斷敏感度、特異度高,具有較高的準確性[2]。本文就本院收治的80 例結腸癌致腸梗阻患者進行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8 月~2020 年9 月本院收治的結腸癌致腸梗阻患者80 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經病理證實。納入標準:患者有消化不良、惡心、排便困難等癥狀表現;患者知情同意配合檢查;檢查手段患者無禁忌;排除標準:腸穿孔、妊娠與哺乳、精神疾病、重要臟器功能不全等患者。患者中男60 例,女20 例;年齡最小28 歲,最大52 歲,平均年齡(36.50±6.50)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20個月,平均病程(12.50±3.50)個月;病癥表現:肛門停止排氣33 例,腹痛以及腹脹各17 例,嘔吐13 例。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1.2.1 X線檢查 檢查前6 h禁食、禁水,使用西門子 SiemensMultix Select DR X射線進行檢查,設置參數:管電壓125 kV,指導患者分別采用站立位與臥位進行腹部掃描,照射膈-小腹部掃描,獲得平片后進行圖像對比分析。
1.2.2 CT檢查 檢查前指導患者禁食8 h,檢查前飲礦泉水600 ml。使用GE Revolution 256 排螺旋 CT進行檢查,設置參數:管電壓130 kV、管電流230~240 mA、層厚5 mm、層距5 mm、重建層厚0.625 mm。平掃腹盆部,經肘靜脈注入碘海醇注射液(福安藥業集團寧波天衡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80321)100 ml、3 ml/s,而后進行造影檢查。掃描結束后,后臺工作站處理圖像,進行圖像重建。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種檢查方法的診斷結果和影像學征象檢出情況。診斷結果是指對梗阻部位(盲腸、直腸、乙狀結腸、乙狀結腸交界)的診斷結果,包括診斷準確率、漏診率、誤診率。影像學征象包括直接征象(狹窄段、狹窄段與正常腸管交界處變、侵犯周圍臟器表現)和間接征象(結腸梗阻表現、盲腸擴張、缺血性結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種檢查方法的診斷結果比較 病理結果顯示梗阻部分分別為盲腸15 例、直腸20 例、乙狀結腸40 例、乙狀結腸交界5 例。CT 診斷的準確率96.25%高于X 線的75.00%,漏診率1.25%低于X 線的15.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誤診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種檢查方法的診斷結果比較[n(%),n=80]
2.2 兩種檢查方式影像學征象檢出情況比較 結腸癌致腸梗阻患者經CT 檢查直接征象檢出狹窄段80 例、狹窄段與正常腸管交界處變80 例、侵犯周圍臟器表現80 例,間接征象檢出結腸梗阻表現80 例、盲腸擴張80 例、缺血性結腸68 例。結腸癌致腸梗阻患者經X 線檢查直接征象檢出狹窄段0 例、狹窄段與正常腸管交界處變0 例、侵犯周圍臟器表現0 例,間接征象檢出結腸梗阻表現32 例、盲腸擴張32 例、缺血性結腸16 例。結腸癌致腸梗阻患者經CT 檢查直接征象狹窄段、狹窄段與正常腸管交界處變、侵犯周圍臟器表現和間接征象結腸梗阻表現、盲腸擴張、缺血性結腸的檢出率均高于X 線檢查,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種檢查方式影像學征象檢出情況比較[n(%),n=80]
流行數據調查指出,結腸癌患者發病率一直呈遞增趨勢。結腸癌屬于消化道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此類疾病患者早期缺乏特異性臨床癥狀,一旦患者有腹脹、腹部疼、嘔吐等癥狀,多數患者已經到了病情中晚期,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3]。早期確診結腸癌,明確結腸癌病灶,有助于臨床的積極診治,提升患者的預后。臨床工作中發現,結腸癌致腸梗阻情況明顯,合并腸梗阻情況下患者陣發性腹痛明顯加重[4]。但是,部分患者腹痛敏感性低,加上習慣性便秘,易誤診為消化不良[5]。關于結腸癌致腸梗阻多采用影像學診斷技術,X 線診斷技術無法準確檢測患者的病灶位置、病情征象[6]。CT具有較高的軟組織分辨率,對掃描切面進行靈活調整,可以全方位了解患者的病情,最大程度上降低疾病的漏診、誤診率[7]。另外,影像學征象方面,直接征象、間接征象顯示結果都非常的明顯,有助于疾病早期檢出[8]。劉成偉[9]研究指出,CT 診斷結腸癌致腸梗阻可以有效判斷患者的腸管病變、梗阻程度,助于臨床治療工作。
本文結果與陳成詩等[10]研究結果接近,CT 診斷的準確率96.25%高于X 線的75.00%,漏診率1.25%低于X 線的15.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誤診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腸癌致腸梗阻患者經CT 檢查直接征象狹窄段、狹窄段與正常腸管交界處變、侵犯周圍臟器表現和間接征象結腸梗阻表現、盲腸擴張、缺血性結腸的檢出率均高于X 線檢查,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結腸癌致腸梗阻患者采用CT 檢查技術診斷價值高,有助于疾病早期治療,提升了患者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