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貴州古舊文獻提要目錄》修訂芻議

2022-07-15 01:18:40牟昆昊
貴州文史叢刊 2022年2期

摘 要:《貴州古舊文獻提要目錄》是專門著錄涉黔文獻的提要目錄,其在貴州文史研究中有著極高的使用頻率。然而該書受到編寫時代和使用資源的局限,還有著種種不足。本文首先從內容失誤方面,分析了《提要目錄》在文獻歸目、版本著錄、內容準確性等方面存在的失誤;其次從失收書目角度,梳理了其在黔人著述、黔地刻書、黔人刻書、游黔宦黔文獻或作品、其他涉黔文獻等方面的遺漏情況。最后通過分析,認為在現今資源豐富、溝通便利的基礎上,有進一步修訂的可能性與必要性。

關鍵詞:《貴州古舊文獻提要目錄》 涉黔文獻 內容失誤 書目增補

中圖分類號:G2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705(2022)02-117-124

作為著錄涉黔古籍文獻的奠基之作,《貴州古舊文獻提要目錄》(下文簡稱《目錄》)成書于上世紀九十年代,是在貴州歷史文獻研究會領導和組織下,匯集諸多專家學者編寫的涉黔文獻目錄版本成果。該書一經問世就得到廣泛好評,成為了貴州文史學者案頭常用的工具書,眾多稀見書籍都編寫提要,裨益學界。隨著貴州文獻研究的深入,《目錄》的使用價值并沒有隨時代發展而減弱,反而進一步凸顯。

然而,或拘于時代和認知的限制,或由于當時貴州學界對這一版本目錄書籍的急迫需求,《目錄》成書之后的使用過程中,還是不時發現其存在種種瑕疵,主要體現在內容的失誤以及書目的失收,這些都給今日的學者使用帶來了一些困擾。故筆者不揣冒昧,將使用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分內容失誤和書目增補兩個方面加以描述,以拋磚引玉,求證方家。

一、《貴州古舊文獻提要目錄》存在的內容失誤

(一)文獻歸目失誤

依據《目錄》之前的《說明》:“圖書著錄依照《古籍著錄規則》(國際)著錄;按照《中國古籍善本總目》分類表分類,個別小類目稍有調整。”整體上《目錄》分類整飭,文獻歸目嚴格,但還是有些書籍歸類似有可探討之處。如0673《光緒己卯科貴州闈墨》1一書,《目錄》是歸入集部地方藝文類中,似歸入史部科舉類更加合適;又如0986《黔靈赤松領禪師語錄》2一書,《目錄》歸入清代集部中,似歸入子部宗教較為恰當;再如1044《貴陽高峰了塵和尚事跡》3一書,《目錄》歸入民國集部中,似也歸入子部宗教為妥。

除了上述問題之外,還有如0047《說文新附考》1一書提要著錄為稿本,實際上可以與0042《說文新附考》各個刻本這一條目合并(《目錄》0018《儀禮私箋》一書就是稿本刻本合并著錄的例子);再如0617《存素堂絲繡錄》2一書實際上就是《存素堂叢刊》零種之一,可以和0616《存素堂叢刊》合并。類似以上兩種情況者,在《目錄》中并不罕見。

(二)文獻版本失誤

依據《目錄》之前的《說明》:“本書目提要中的每一條目除依規則著錄、分類外,著重點在編寫提要,介紹作者生平事跡,揭示圖書內容,敘述版本流傳情況,以現存版本為主。”這是《目錄》一書最有價值之處,但是由于其收書以貴州省圖書館、貴州大學圖書館、貴州師范大學圖書館、貴州民族學院圖書館、貴州省博物館、遵義市圖書館等六館所藏為依據,這也導致提要在著錄文獻版本信息時,由于書籍六館未藏,版本信息也會有缺失的情況。

舉例而言,0984《澹勤室詩》3一書,提要只著錄民國十六年(1927)涉園據同治十年(1871)刻本。實際上此書共有三個版本,分別是同治辛未(1871)七月大梁初刻本,光緒三年(1877)武昌省垣二刻本,以及民國丁卯(1927)六月涉園三刻本。其中武昌省垣本乃是《澹勤室著述》之一種。涉園刊本為朱啟鈐主持刊定,為三個版本中收詩最全的版本。同時這個涉園朱刊本也有初印后印之別,初印本刊印于1927年,而后印本刊印于1936年,較之初印本,朱氏又進行了《澹勤室詩》再補遺,共收詩十二首,另有朱啟鈐的《后跋》說明情況。

更明顯的例子有0212《曾文正公年譜》4一書,《目錄》只著錄了光緒二年(1876)長沙傳忠書局刻本,實際上此書還有《曾文正公全集》本、申報館叢書本、《歷代名人年譜》本等版本。

類似版本缺失的情況還比較多,如0411《古州雜記》5一書,提要只著錄了文通書局本,實際上該書還有民國間蘇州石印本;又如0566《鄭學錄》6一書,蓋因六館未藏原刻,提要版本項只著錄了民國二十八年(1939)貴州省政府翻印本,閱讀文字之后才能知道咸豐九年(1859)的原刻信息;又如0583《樗繭譜》7一書,也似乎因為六館未藏原刻,提要版本著錄了光緒七年(1881)華氏重刻本以及宣統元年(1909)遵義官書局鉛印本,而道光十七年(1837),原刻本情況不能列于之前一目了然;又如0718《學孔精舍詩鈔》8一書,由于該書六館只有貴州師范大學圖書館藏一殘卷,所以提要著錄相對模糊,實際此書為光緒六年(1880)獨山莫氏所刻《孫文恭公遺書》七種之一,《詩鈔》共六卷,其中卷一、二收古體詩,卷三至六收近體詩,合計收詩八百九十七首,其后還有輯補雜文和附錄;再如0840《郘亭詩鈔》9一書,提要著錄了清咸豐二年(1852)原刻本、民國貴陽文通書局鉛印本、1960年揚州人民出版社影印本,反而更為常見的莫繩孫同治五年(1866)江寧三山客舍修補版卻沒有著錄。

尤其是《目錄》中本省方志部分,由于學者對貴州方志的閱讀和研究逐漸深入,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貴州省圖書館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在全國各個藏書機構,使用油印等方式復制了一批貴州省地方志,這些志書多藏于六館之中。而《目錄》在著錄這些方志的版本時,受館藏所限,只著錄為“貴州省圖書館據xxx藏xx本復制油印本”,更有相當一批只著錄為“貴州省圖書館復制油印本”,復制所用底本要么一筆帶過,要么無從得知。此種情況在《目錄》本省方志部分極為普遍,不能不說是版本著錄的一個遺憾。

(三)條目內容失誤

條目內容的錯訛與混淆,屬于編寫硬傷,《目錄》中此種情況較少,但并非沒有,比如《宋播州楊氏女昆侖策馬圖題詞》一書,《目錄》著錄內容為:

0792宋播州楊氏女昆侖策馬圖題詞/(清)楊蓮芝撰;(民國)陳矩編·—民國油印本·—1冊(1)

楊蓮芝,宋果勇侯楊芳侄孫女,鄠縣令魯川季女。楊芳61壽之時,魯川赴都,蓮芝以二八芳齡代父成五七律各50首為壽。百首均集《圣教序》成詩,楊芳勒石流傳。五七律百首,概述其祖一生功德,尤其是大戰昆侖關等,使人如身臨其境。古今人奇之。

陳矩,見0543《天全石錄》。

光緒十四年(1888),陳矩訪碑日本,得見仿作、集書多種,后得蓮芝集《圣教序》詩七律50首拓本(五律已逸),寶之。借黔省續修通志局油印,以廣流傳。書前有桐城方旭,貴陽鄧維琪、陳矩,普定任可澄,安順楊恩元題詩及陳矩序一篇,書后有聶樹楷跋。1

此提要讀畢令人頗為困惑,楊芳乃是清人,不可能是宋果勇侯;陳矩編寫《宋播州楊氏女昆侖策馬圖題詞》的原因是在袁桷《清容居士集》中發現了《黃宗道播州楊氏女》詩,與其之前的日本訪碑并無關系,故可推測此提要有混淆訛誤之嫌。實際上,此提要的錯誤朱純潔女士在《〈宋播州楊氏女昆侖策馬圖題詞〉提要辨誤》2一文中有詳細分析,蓋因《目錄》將《宋播州楊氏女昆侖策馬圖題詞》和《松桃楊蓮芝女士集圣教序詩》二書誤為一書所造成的。究其原因是因為貴州省圖書館藏本為二書的合裝本,提要編寫者由此產生訛誤。除此之外,如果貴州省圖書館藏合裝本、朱文所言遵義市圖書館藏單行本為同一版本的話,那么在朱文的基礎上還有一個《目錄》錯訛,就是該書的刷印方式也不是油印,而應該是石印。

除上文提到的《宋播州楊氏女昆侖策馬圖題詞》提要出現混淆情況之外,錯訛還有0157《先府君行述》3一書,此書為華懷仁為其父華之鴻撰寫的行述,提要言此書首置任可澄悼詞及華之鴻照片,實際上此書前有陳廷榮題字的華之鴻遺像,之后是珂羅版任可澄悼詞,再后則是《先府君行述》正文,最后又附珂羅版任可澄悼文一篇;0917《陶樓文鈔》4一書,提要言此書有《黔南叢書》本,然而《黔南叢書》未曾收過此書;0953《景湘堂吟草》一書,其在目錄中誤寫為了《景湖堂吟草》5;又如0971《濂亭遺文;濂亭遺詩》6一書,提要前后表述矛盾,前文言《濂亭遺詩》三卷,后又言二卷,參照原書二卷為確;再如1056《蟄廬叢稿》7一書,提要誤記為民國刻印,實際上此書為邢端歿后1960年出版。

另外,1142《黔南叢書別集》8的著錄也較為混亂,不僅有表述不當之處,還有遺漏失收書目的問題。首先,《黔南叢書別集》并非一人一地刊印主持,其中《唐說文木部箋異》《汗簡箋正》《古音類表》為民國丙子年(1936)曹經沅在黔主持雕版印刷,其馀別集為朱啟鈐在北京鉛活字刊印,這在著錄中應該說明;其次,《目錄》著錄朱刊別集的種類共有十種十八卷,實際有失收的情況,朱氏刊印的別集正確數目應是十二種二十三卷1,更加奇怪的是《清代黔人館選題名》和《陶樓詩鈔》二書在獨立條目里已明確注明為《黔南叢書別集》一種,但是卻未將它們歸入叢部的對應條目中,不能不說比較遺憾;最后,朱刊別集既有單行本發行者,又有叢書本刊印者2,《目錄》編寫者顯然注意到這一問題,但是在具體編目時,如《訓真書屋遺稿》(0753和叢1142)以及《劉貴陽遺稿》(0770和叢1142)等都有兩個著錄號,標明該書既有單行本,又有叢書本,但是有些書目,如《永城記略》《伯英遺稿》《于鐘岳別傳》則只著錄叢書本編號1142。實際上《目錄》叢部著錄的某些叢書零種,又單獨編寫著錄號的情況并不稀見,如1146《黎氏家集》之零種《慕耕草堂詩抄》,又被單獨列出編號0969。

二、《貴州古舊文獻提要目錄》可能的書目增補

《目錄》除了上述內容方面的失誤,還有收書范圍的局限,不少涉黔文獻并未進入《目錄》之中。依據《目錄》之前的《說明》:“收錄范圍:貴州人士的著述,宦黔職官撰寫有關貴州的著作,外省人士撰寫有關貴州的著作,貴州地方出版物。”則可以歸納為涉黔文獻即可收入。但是說明中還有一段文字,“本書目提要,收錄貴州地方文獻古舊線裝圖書部分,參加館有貴州省圖書館(代號1)、貴州大學圖書館(3)、貴州師范大學圖書館(5)、貴州民族學院圖書館(58)、貴州省博物館(50)、遵義市圖書館(51)六館”,那么《目錄》所收書目應該限定為了六館所藏涉黔文獻,這當然有時代的限制,但隨著社會發展,一批涉黔文獻逐漸被人發現,這也導致《目錄》中有相當一批失收文獻。

失收文獻按照性質不同,大約可以分為黔人著述、黔地刻書、黔人刻書、游黔宦黔文獻或作品、其他涉黔文獻。由于涉黔文獻內容龐大,想要梳理出《目錄》失收書目需要相當的學力與精力,筆者僅以偶然發現的幾種拋磚引玉:

(一)黔人著述

黔人著述主要指貴州人的著作和作品未收入《目錄》之中,舉例有以下幾種:

《國子先生璞山蔣公政訓》,為明代貴州普安人蔣廷璧所著,有明崇禎金陵書坊唐氏刻本,是現存最早的黔人撰寫官箴書,山東省圖書館、浙江省圖書館有藏。

《澧槎唱和詩集》二卷,安佩蓮輯,有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刻本,湖南圖書館有藏。安佩蓮,名玉青,字佩蓮,貴州貴定縣人,嘉慶六年(1799)進士,曾任澧州知州,此書即是其與澧州士子唱和的詩集。

《聊齋志異新評》十六卷,蒲松齡撰,王士禛評,但明倫新評,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朱墨套印本。但明倫,字天敘,號惇五,一號云湖,貴州廣順州人,嘉慶二十四年(1819)進士。該書是諸本評閱《聊齋志異》中較有特色的一種。

《嶺草偶存》,思南安邑王福堃著,咸豐五年(1855)廣東刊本。王福堃,字崧盦,原名王銘鼎,號恭三,曾任香港九龍寨新安縣知事,有《九龍司新建龍津義學敘》等文章存世。《嶺草》一書較為稀見,官方著錄只查得首都圖書館藏四卷,其中詩草三卷雜文一卷。書前有柳宗芳、梁國琮序,另有王氏自序,之后另附各家評語。觀其詩作,多有嶺南風光的創作,也有不少涉及貴州人物風情的詩作。

《安化縣志》三十四卷首五卷末一卷,邱育泉修,清同治十一年(1872)尊經閣刻本,湖南圖書館有藏。邱育泉,貴州荔波人,同治七年(1868)至八年(1869)任安化知縣。此志始倡于邱氏,至光緒十一年(1885)刊印完畢。

《黔陽縣志》六十卷首一卷,陳鴻作等修,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湖南圖書館有藏。陳鴻作,貴州貴筑人,同治十年(1871)任黔陽知縣,始編此志。

《新修麻陽縣志》十四卷首一卷,姜鐘琇等修,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湖南圖書館有藏。姜鐘琇,號崑山,貴州貴筑人,清同治七年(1868)任麻陽知縣。該志始修于同治四年(1865),姜氏上任后繼續推動,于同治十二年(1873)付梓。

《曾太傅毅勇侯傳略》,遵義黎庶昌撰,清同治刻本,湖南圖書館有藏。該書記錄曾國藩生平,史料價值頗豐。

《貴陽于氏家譜》,貴筑于德楙所著,為貴陽望族于氏家族的家譜,有光緒二十七年(1901)刻本、民國四年(1915)貴陽鉛印本、民國八年(1919)天津鉛印本三個版本,而《目錄》都未收。

《學治偶存》二卷,孫翹譯撰,清光緒二年(1876)刻本,湖南圖書館有藏。孫翹譯,貴州黃平人,清咸豐年間曾任武陵知縣、長沙知府等職。該書收錄其相關稟帖、告示等文章。

《朱子敬齋箴》,此書常見,但是此版本為“光緒七年黔省新東門內吳藝文軒刻”,所刊內容為貴州修文袁思的書法摹刻,由于袁氏為著名書法家且其作品流傳不多,此書不僅是黔人書寫,還是黔刻文獻,故也頗有價值。

《瞿母傅太夫人行述》,開陽朱啟鈐撰,民國鉛印本。此書是朱啟鈐為瞿鴻機之妻,瞿宣穎之母傅幼瓊所撰行述,有單行本發行,后又收入朱氏《蠖園文存》。

《存素堂入藏圖書黔籍之部》與《存素堂入藏圖書河渠之部》皆是朱啟鈐私人藏書書目,也是少見的黔人目錄類文獻。其中《黔籍之部》為油印,為著名文獻學家顧廷龍整理,價值頗高。之后由于有朱氏將藏書捐于貴州圖書館之義舉,此書對于研究朱氏藏書和貴州圖書館具體入藏情況有著重要資料價值。

除此之外,刻本《鹽溪記勝》《唐宋八大家古文》等書中都有黎庶昌題寫的文章,皆是其任職日本時的創作;國家圖書館藏貴筑楊述震所著《黔遺匯編》民國間抄本,近年才為人所知,也是較為珍貴的方志類材料;貴筑劉韞良所撰《壺隱齋聯語類編》一書已由上海書店影印出版,該本乃曾縵卿抄本,可與貴州圖書館藏稿本對校,頗有價值。

(二)黔地刻書

失收的黔地刻書,筆者也發現幾種,比如《新刊陽明先生文錄續編》一書現存嘉靖十四年(1522)貴州刻本,十分罕見,此書的影印本與點校本都已出版1;另外光緒九年(1883)貴州臬署刊印的《律法須知》,開本宏大,頗有版本價值;光緒甲申年(1884)貴州藩署重刊《小學集解》由新繁王維舉署檢,刻印頗善;還有光緒二十二年(1896)貴州官書局刊印的《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四部類敘》一書,可作為貴州官書局的典型樣書;再如《四書正蒙辨句兼附字辨疑字辨增旁訓》(簡稱《四書三辨旁訓》),該書似是晚清嚴修任貴州學政時,感于貴州士子讀書困難,于是組織貴州官書局刻印的一套書籍,每冊尾頁都有類似貴陽官書局、黔南官書局等雕印的木記,對研究貴州官書局的組織與刻書有一定價值;民國間文通書局的刻印書籍也有失收情況,比如《惺髯詩鈔》1《暢園詩草》2等書。

(三)黔人刻書

黔人在外地刻書,此種類別《目錄》失收不多,此處列舉兩種:

《髯仙詩舫遺稿》,中江李鴻裔著,光緒十四年(1888)刻本。李鴻裔曾任曾國藩幕府機要,與黎庶昌友善,歿后其子搜集遺詩,付黎氏校刻于日本東京使署。此書字體雋美,開本宏大,使用日本美濃紙刊印,可稱晚清佳刻。實際上黎氏刻印的諸多曾國藩幕府同僚詩文集,如《蘇鄰遺詩》《濂亭遺集》等都是值得研究的文獻。

《唐風定》,明南京邢昉著,甲戌年(1934)貴陽邢端思適齋藍印本。此書為邢端依吳門所得邢昉手稿刊刻,收錄詩人詩作千馀首。該書字體疏朗,開本廣大,刻印精彩,可稱之為民國雕印佳品。

(四)游黔宦黔文獻或作品

游黔宦黔文獻或作品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如明代張原所著《黃花集》,現存明正德刻本,里面有相當的涉黔內容;又如明代郭子章的《黔草》一書,現存明萬歷刻本,是作者宦黔時的專門著作。

清代的比如有福清張甄陶所著《四書翼注論文》,刻印年代不詳,張甄陶曾講學于昆明五華書院與貴陽貴山書院,該書為張氏的講課內容,由五華書院和貴山書院同學諸子校訂,對了解當時書院情況頗有參考價值;清末刻本《賀長齡行狀》一書,由于賀氏官至貴州巡撫,所以其中多涉黔資料;光緒十七年(1891)刻印的黎培敬著《竹間道人自述年譜》一書,涉及譜主不少任貴州巡撫事;藏于湖南圖書館、湖南社科院圖書館、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中科院圖書館的《何紹基日記》稿本,由于何氏曾在貴州任主考官,日記中的相關記錄頗有價值;清代方亨咸撰《苗俗記聞》一卷,有檀幾叢書本印行,該書記錄湘黔滇苗族種類,涉及生苗熟苗之區分,苗民習俗等內容;光緒辛丑年(1901)貴陽學署刊印的趙惟熙撰《西學書目答問》一書,是了解清末西學在貴州傳播的重要資料,該書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有藏,該藏本目錄后有思南程子李3于1917年的題跋一則。

民國時期,劉懋森著《公篤草堂詩稿》屬于稀見文獻,作者劉懋森,四川大足縣人,后落籍桐梓,曾任平遠州學正,此書刊于1925年,前有周西成、平剛等人序,1949年后有臺灣鉛印重刊本;劉煦燾撰《黔江吟草》八卷,1941年活字本,劉煦燾,字蜀云,湖南寧鄉人,是書前有吳鼎昌、嚴仁珊、吳光祖、張照棻等人序言,劉氏自序稱其宣統元年(1909)來黔,民國丙寅(1926)始歸,詩集收錄這一時間的創作,多有記錄時事,考證史實之作;喻德淵著《湘西黔東金礦地質》,1949年地質研究院印行,喻德淵在1937——1941年間,曾在湘西黔東總結地質結構,研究礦金分布,故有此書出版;高宗羲等編《黔湘水道勘察報告》,1938年經濟部湘黔水道勘察隊印行,湖南圖書館有藏,該書記錄勘察隊對相關地區調查的具體情況;陽懋德著《勝利年出游川黔湘鄂詩文聯集》,1947年安慶印書局出版,該書收錄抗日戰爭勝利之后的詩歌、賀電等,重慶圖書館有藏;申廓英編《漢譯苗疆民歌集》,1937年11月長沙大倫印刷所出版,申廓英,邵陽人,1931年曾任職于湘黔公路,借此搜集到大量苗族民歌,該書輯錄民歌二百九十八首,頗具史料價值;劉介著《苗荒小紀》,1928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本書記載作者在湖南、貴州等苗區的見聞,分民族、居住、飲食、服飾等二十一章;曹經沅撰《胡林翼治黔政略與現在縣政》,1936年貴州省縣政人員訓練所印行,南京圖書館、重慶圖書館有藏,曹氏曾任貴州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廳廳長,該書分四章,介紹胡林翼治黔經歷等內容;陳萬里著《川湘紀行》,1944年重慶商務印書館出版,該書撰有作者貴陽所見、金筑候車等文章;芩穎著《旅途游蹤》,1944年1月桂林文友書店出版,該書為日記體游記,記錄作者1938年在湘、桂、黔等地的旅行記;黃堯著《漫畫貴陽》,1942年11月貴陽文通書局印行,該書中的漫畫有對民國貴陽市井人情的生動描繪,是一本有趣的文獻。

除了上述書籍之外,部分游黔宦黔的人士多有涉黔詩文創制,雖較為零散,但是亦有其自身價值,這里擇要列舉幾個:明代楊慎有《貴州雜詠》《桐梓驛元夕》等詩作;清尤侗《西堂全集》收有《黔苗竹枝詞》十首;曾短暫來黔的柯劭忞,其所著《蓼園詩鈔》1收有《黔中秋日書懷四十韻》《送鎮遠謝秀山太守招游南山即席作》《貴陽署中作簡吳梅孫》等游黔詩作;至于民國時主政貴州的吳鼎昌所著《花溪閑筆續集》,多有當時吳氏對黔省未來各方面發展的思考,《目錄》只收正集,頗為遺憾;建國后如羅榮宗著《貴陽高坡苗族》2一書雖出版較晚,但其記錄的是民國間采訪調研貴陽少數民族的成果,尤其是書中附有作者拍攝的民族地區、人物照片資料頗為難得,也應該有所著錄。

(五)其他涉黔文獻

除了上述四種失收文獻種類,還有部分文獻與貴州有關,也羅列其下:

《武軍紀略》,周達武撰,湖南師范大學圖書館藏有稿本,湖南圖書館藏有光緒十八年(1892)蛻園刻本。該書記錄咸豐九年(1859)周達武追擊石達開部入黔的情況。

《劉福堂軍門戰功紀略》一卷,龍聲洋撰輯,清光緒二年(1876)負米山房刻本,湖南圖書館有藏。劉福堂即為劉厚基,湘軍左宗棠部名將,該書記錄有其在川黔作戰。

《云貴總督劉公藎臣序頌》一卷,劉律樵輯,國家圖書館藏有活字本。劉藎臣即劉岳昭,其在咸豐六年(1856)始隨湘軍轉戰湘、川、黔、滇等地,劉律樵乃其次子。

《席寶田行狀》一卷,陳三立撰,清光緒十六年(1890)刻本,上海圖書館有藏。席寶田曾任貴州按察使、布政使,該書記錄有其在貴州作戰史事。

《勝朝越郡忠節名賢尺牘》,上海申報館仿聚珍版。此尺牘為同治丙寅(1866)莫友芝于蘇州購得,計六十三人墨跡。光緒三年(1877)莫繩孫又曾檢閱題跋。

《貴州經濟地理》,丁道謙撰,民國三十五年(1946)商務印書館出版,其中對貴州自然地理、土壤地層、經濟情況多有描述,頗具史料價值。

《水道查勘報告匯編》(第一集、第二集),經濟部編,第一集1939年1月印行,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有藏,第二集1941年印行,湖南圖書館有藏。該書收錄川黔、黔湘等水道查勘報告若干篇。

《湘桂黔鐵路》,1948年4月南京印行。該書記載湘桂黔鐵路的修筑、戰時破壞等情況。

就黔人著述、黔地刻書、黔人刻書、游黔宦黔文獻或作品、其他涉黔文獻這五種類別而言,筆者推測《目錄》之中黔人著述和黔地刻書著錄相對較全,游黔宦黔文獻或作品失收較多。蓋因游黔、宦黔的人物既多且雜,他們的作品集更不易尋找,再加上編寫《目錄》時資源獲取未如今日之便捷,全國文獻整理著錄未有今日之面貌,故收集難度可想而知。但是這些涉黔文獻雖不易尋覓,而且大概率零散駁雜(參考上文《蓼園詩鈔》),但綜合來看集中著錄,對于貴州文史的研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結語

綜上,歸目、版本、內容方面的失誤降低了《貴州古舊文獻提要目錄》的準確性,而失收書籍也降低了該書的實用性。在今天古籍文獻資源進一步豐富,信息交流極為頻繁,貴州文獻研究漸入佳境的背景下,如能在貴州歷史文獻研究會的組織和推動下,對《貴州古舊文獻提要目錄》進行修訂增補,不僅能提升《目錄》一書的研究使用價值,還會對貴州文獻研究起到積極地推進作用。如能開始這一工作,筆者雖學識淺薄,也愿以上文提出的問題為出發點,提供一點思路供專家參考:首先,原書收書“貴州所藏涉黔文獻”的拘束應該去除,只要是涉黔文獻即可進入收書范圍,當然收集時間下限還可集思廣益;其次,應進一步加強提要部分版本描述的重視程度,一方面對于文獻版本的界定應更加精準,比如稿本、清稿本、抄本、精抄本、刻本、初刻本、翻刻本、初印本、后印本、活字本、鉛印本、石印本、珂羅本、油印本、電火花復制本等等稱謂的厘清,另一方面,版本的梳理應更加清晰和完整,一書現存各種版本應有收盡收,這一方面的信息能極大增強《目錄》的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最后,進一步調整原書提要的文字訛誤,以及規范書目的分類標準。作為貴州古籍目錄版本的奠基之作,《貴州古舊文獻提要目錄》已有堅實基礎,如能進一步補充,則可為今后的文史研究帶來更大地影響。

A Brief Summary of the Highlights of the Updating of the Catalogue of Ancient and Used Documents of Guizhou

Mou Kunhao

Abstract: The Catalogue of Ancient and Used Documents of Guizhou is a synoptic catalogue dedicated to the literature with relations to Guizhou, which is used with great frequency in Guizhou literature and history. However, the book is limited by the time period and resources used, and which has various shortcomings. This article firstly analyses the errors in the bibliography, the edition of the catalogue, and the accuracy of its contents. Secondly, it compares the omissions with the bibliograph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among the missing titles, including writings by Qian people, some books engraved in Qiandi, other books engraved by Qian people, the documents or works by Qian eunuchs, and the other documents related to Qian. Finally, the analysis suggests the pos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further revision based on the abundance of resources and with convenient communication nowadays.

Key words: Catalogue of Ancient and Used Documents of Guizhou;Documents relating to the Qiandi region; errors in content;additions to the bibliography

(責任編輯:王堯禮)

作者簡介:牟昆昊,1985年生,山東濟南人,文學博士,貴州民族大學教師,研究方向為古典文獻學。

1 周鼎主編,賈忠勻、陳琳、龔正英副主編:《貴州古舊文獻提要目錄》,貴州歷史文獻研究會1996年(內部資料),第146頁。

2 周鼎主編,賈忠勻、陳琳、龔正英副主編:《貴州古舊文獻提要目錄》,貴州歷史文獻研究會1996年(內部資料),第195頁。

3 周鼎主編,賈忠勻、陳琳、龔正英副主編:《貴州古舊文獻提要目錄》,貴州歷史文獻研究會1996年(內部資料),第20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欧美成人免费|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激情| 手机永久AV在线播放|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依依成人精品无v国产| 69免费在线视频| 思思热精品在线8|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大乳丰满人妻中文字幕日本| 伊人大杳蕉中文无码|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视频二区国产精品职场同事|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真矢织江| 国产综合亚洲欧洲区精品无码| 国产91小视频| 国产婬乱a一级毛片多女| 有专无码视频|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孕妇高潮太爽了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香蕉在线|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网址|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 日韩 欧美|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区国产精品搜索视频|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精品| 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在线国产|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久91| 成人av专区精品无码国产|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网| 国产屁屁影院|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思思热精品在线8|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欧美|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一级成人a做片免费| 色香蕉影院| 欧美日韩v|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国产91视频观看| 国产在线第二页|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毛片无码| 国产91无码福利在线|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国产超碰在线观看| 无码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欲色天天综合网| 成人午夜免费观看|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日韩视频免费| 国产av一码二码三码无码| 午夜久久影院|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亚洲色图狠狠干| 国产成人乱无码视频| 亚洲香蕉伊综合在人在线| 久草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欧美一道本| 成年人国产视频|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毛片| 久久亚洲天堂| 欧美色99| 九九热在线视频| 国产第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