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踐知 王曉東
作業折射學校的教育理念與水平,是“學、教、評”一體化的支撐點。2021年,江蘇省啟東市印發《啟東市中小學作業設計與實施指導意見》,堅持立德樹人、五育并舉,系統構建新時代作業框架。形成學科保質量、年級查形式、區域推優質的作業管理體系,作業變革成為學校的自覺行動。
素養導向,從“育分”走向“育人”。“啟東作業單” 依托“6個1”亮色工程,堅持生活為源、素養導向,幫助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一是運動養心,以健康體魄擁抱生活。虎年伊始,實驗小學音樂組教師創編生肖舞《虎虎生威》。學校體育作業單之一就是跳“老虎操”,同學們歡樂律動,玩轉體能,既鍛煉身體,又提升藝術情趣。
二是藝術悅心,以審美眼光觀照生活。紫薇小學的藝術作業單設計了“名畫模仿秀”。爺爺的草帽、爸爸的吉他、媽媽的耳環、家中寵物等,都被學生巧妙利用。
三是書法潤心,以筆墨氣韻浸潤生活。南苑小學的書法作業單包含“送祝福,贈春聯”“一幅書法一片情”等實踐要求,學生進社區、展風采、做公益,致敬平凡英雄,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四是勞創慧心,以創新靈感點亮生活。匯龍小學設計了“小小創客在行動”長程作業單,學生發揮才情與智慧,使紙箱、易拉罐、廢棄光碟等物品“大變身”。
五是演說塑心,以自信表達面對生活。桂林小學設計了“呂四漁號我推廣”主題演說作業單。利用漁民號子這一地域文化資源,引導學生進行“宣傳配音”“名家訪談”“文化講演”……
六是研學修心,以淵博學識豐富生活。和合小學設計了“逐夢大海”黃金海灘研學作業單,學生手繪黃金海灘地圖,探索踩文蛤技巧,撰寫景區解說詞……享歡樂、練本領、學生存,不斷超越自我。
跨界融合,從“學科”走向“學習”。“啟東作業單”主動跳出學科本位的狹隘視域,打破學科邊界,探索跨界融合,倡導全科育人,實現學習效果的增值。
一是“1+1”交互式融合作業單。實驗小學尋求“數學+科學”交叉融合,設計“蜂窩猜想我探究”主題作業單,立足科學現象,研究數學問題,形成思維導圖,以成果分享沙龍等形式呈現研究所得。
二是“1+X”嵌入式融合作業單。如意小學、長江小學立足語文學科,以“多彩生活”為主線,將美術、音樂、德法等學科有機嵌入,設計《雷雨》作業單。
三是“1×X”串聯式融合作業單。以“春”為主題,集德法、勞動、體育、科學、美術、音樂等學科,進行主題串聯式融合作業單設計:探春,播下一粒種子;踏春,放飛風箏;尋春:開啟一段感官探索之旅;繪春,用畫筆描繪美好;詠春,欣賞、學唱教材中《春曉》,編創配舞。
兒童本位,從“產品”走向“作品”。“產品”容易同質,而“作品”自帶個人烙印。“啟東作業單”著力彰顯人的個性發展,力求“用以致學”、實踐育人。
小學語文“漫步古詩長廊”作業單,對標學科核心素養,立足教材,鏈接生活。一二年級“以詩配畫”“唱響古詩”;三四年級繪制“古詩記錄卡”,合作編訂“小詩集”;五六年級制作“古詩連環畫”,撰寫“主題研究報告”。小學數學“玩轉A4紙”“創意七巧板”“測量土豆的體積”等作業單,讓學生走出課堂,玩數學、用數學,實現個性創造。小學英語“創編英文小詩”“英文課本劇”“動畫配音秀”等作業單,鼓勵學生變身“小詩人”“設計師”“配音員”,在學中做,做中學。“作品”式作業,講究學習的物化呈現,要求學生不但能做事,還能做成事、出成果,用作品產出印證學習質效。
作業變革,讓生活走進作業,讓作業觀照生活,“啟東作業單”將更豐富、更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