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

1967年12月出生的王洪斌是安徽合肥人,18歲參加工作,6年后入了黨。王洪斌早年曾任青海省天峻縣政府辦公室通訊員,縣總工會干事、主席等職。2001年12月,他出任天峻縣國土資源局局長,2009年當上青海省海西州國土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王洪斌當上副局長不到半年,便走上了貪腐之路。2009年底,王洪斌認識了一個叫孫燕青的人,當時他所在的一家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正在爭取天峻縣游牧民定居建設工程項目。
這個工程是天峻縣政府為切實改善牧民居住條件,提高牧民生活水平而設立的,為他們的小區通電、通暖、排污、通廁等,同時配備綜合服務樓、健身中心。可是,這項惠民工程,在王洪斌眼里卻是“發財商機”,他利用手中權力,為孫燕青在業務上提供便利。
孫燕青在順利爭取到工程之后,明顯感覺到“背靠大樹好乘涼”,對王洪斌更是百般巴結,請客吃飯、登門送禮一樣都不少。
那些年,王洪斌和孫燕青的關系非常好,孫燕青打著王洪斌的旗號,在當地的生意場上混得風生水起。2013年,孫燕青送上42萬元現金作為酬謝。
2017年5月,王洪斌當上海西州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正處級),新官上任,在局里召開的全州國土資源系統副科級以上干部警示教育大會暨集體約談會上,王洪斌要求,“黨員領導干部要發揮頭雁效應,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頭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嚴格管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堅決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
當時的王洪斌估計想不到,3年后,自己會成為別人吸取教訓的反面典型。和很多貪官一樣,王洪斌也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奉行著自己的“雙重標準”。2017年11月,他又為孫燕青辦成了一件大事,爭取到海西州烏蘭縣銅普鎮都蘭河村高標準基本農田整理項目。這是當地的一個精準扶貧項目,但還是成了王洪斌斂財的“機會”。
眼見孫燕青賺得腰包鼓鼓,2019年1月,王洪斌開口,向他索要20萬元“好處費”。孫燕青心知肚明,送出去20萬元后,得到的利益遠遠不止這些,于是二話不說就答應下來,王洪斌對孫燕青的“懂事”表示非常滿意。
替人辦事之后,主動索賄成了王洪斌的常態。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初,他向青海一家投資公司的負責人吳廣德“獅子大開口”,陸續索賄高達250萬元。原來,吳廣德有一家生態農牧公司,為了獲批海西州德令哈市尕海鎮陶哈村、努爾村土地占補平衡項目,他向王洪斌求助。
王洪斌知道這件事對吳廣德來說非常重要,辦成后肯定能拿到一筆可觀的“好處費”。于是,他鉚足了勁,調動自己全部的人脈關系,再加上大權在握,沒多久就幫吳廣德爭取到了心儀的項目。
事情辦妥后,王洪斌于2018年6月,向吳廣德索要賄賂150萬元。吳廣德為了表達謝意,也為了進一步鞏固雙方關系,當即答應并很快兌現。然而,王洪斌沒有就此滿足,半年后,他再次開口索要100萬元。盡管吳廣德身家不低,但100萬元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他本有些猶豫,不過考慮到以后可能還會有事情求助于王洪斌,更不敢惹他不高興,于是咬咬牙,送上了100萬元。
2011年4月,王洪斌開口向青海當地一家建設安裝工程公司的王小明索要了40萬元,理由是他在王小明處理海西州天峻縣木里礦區高原凍土基礎研究項目上,提供了一定的幫助。
木里礦區對于王洪斌來說就是一個“聚寶盆”。2012年1月,他利用職務便利,為青海一家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在承攬海西州天峻縣木里礦區聚乎更三號井田七號井煤礦剝離出渣工程提供幫助。2012年2月、9月,王洪斌分別向這家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孫虹冰索要“好處費”180萬元。
木里礦區位于青海省海北與海西交界處的大通河上游盆地,是青海省最大的煤礦區,儲藏著我國稀有煤種優質焦煤。早在數年前,礦區一帶的生態環境就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開啟了史上最大規模的生態保衛戰。然而,利益驅使之下,非法盜采、超量開采始終無法杜絕。這對環境造成巨大破壞,優質焦煤、可燃冰等不可再生資源遭到毀滅性破壞,地表大面積發生不可逆轉的干旱化。
非法開采、非法占地行為的背后,不乏當地公職人員利用手中公權力貪腐的現象。青海省紀檢監察機關陸續查處嚴重違紀違法人員,王洪斌就是其中被“震”出來的官員之一。
針對木里礦區的問題,青海省委省政府曾召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警示教育大會,會上,時任青海省委書記發出警示“三問”:“不保護好生態,青海在全國還有什么地位?不履行好責任,青海怎么向黨和人民交代?不發掘好潛力,青海的未來有何出路?”
王洪斌意識到,風聲越來越緊,自己恐怕官位不保。2019年6月,他安排了一個中間人,把250萬元還給吳廣德,還讓吳廣德以中間人歸還借款的名義出具了收條。
兩個多月后,王洪斌還專門開設了一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開創自然資源生態建設新境界”的專題黨課,聲情并茂地提出“黨員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踐行者,要切實擔當起各自工作領域的生態文明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堅決落實好生態文明建設主體責任,真正使生態文明的理念內化為黨員干部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全力以赴做好各項工作,為實現全州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作出應有貢獻。”
然而,無論是退贓還是立人設,十年貪腐路豈能一朝就洗白?2020年8月,上任海西州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正處級)才一年半的王洪斌被免職。
2020年9月11日,青海省監察委員會對王洪斌涉嫌受賄罪立案調查。
案發后,王洪斌積極退繳贓款。2021年5月,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人民法院對此案進行公開審理,王洪斌的不少親屬參加旁聽,當地各機關單位黨員干部也參加了庭審,接受警示教育。庭審中,王洪斌表示已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違法犯罪事實,愧對黨和國家幾十年來的培養和信任,表示認罪認罰。
西寧市城西區人民法院認為,王洪斌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和職權形成的便利條件,多次索取他人財物共計490萬元,非法收受他人財物42萬元,違法所得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王洪斌多次索賄,依法應當從重處罰。
隨后,西寧市城西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王洪斌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并處罰金70萬元,查扣在案的違法所得282萬元依法沒收,上繳國庫。
對于這個判決結果,王洪斌表示不服,遂向青海省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他認為自己具有自首情節,但一審法院未予認定,屬適用法律錯誤,此外,他收受吳廣德的250萬元已于2019年6月退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九條的規定,這250萬元不應認定為受賄,不應當計入受賄金額。所以,他請求二審法院對其進行減輕處罰并判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
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查明,王洪斌到案后并沒有及時主動交代辦案機關已經掌握的犯罪事實,之后,在大量證據面前才不得不如實交代了組織已經掌握的其受賄事實。所以,王洪斌不具有自動投案的主動性和自愿性,依法不能認定為自首。
此外,對于250萬元的索賄事實,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的相關規定:“國家工作人員收受請托人財物后及時退還或者上交的,不是受賄。”該規定針對的是國家工作人員收受請托人財物后退還或者上交問題,而非國家工作人員索賄。王洪斌收受吳廣德兩筆賄款,分別是在2018年6月和2019年初,而退還250萬元的時間為2019年6月,顯然并不是及時退還受賄款的情形。
最終,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文中除王洪斌外,其余人名均為化名)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