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嬈
摘要:隨著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傳播手段不斷革新,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尤其是基于互聯網信息獲取成為主流。以互聯網為載體的新媒體的出現,催生出大量自媒體,這在極大程度上對傳統電視新聞傳播造成沖擊。在此情況下,傳統電視新聞如果想在自媒體時代突出重圍,就必須對其傳播與編輯策略進行創新,以增強對受眾的吸引力,保持新聞傳播影響力。本文分析了我國電視新聞媒體現狀,進而對自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傳播及編輯工作的創新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媒體技術;自媒體;電視新聞
引言
1我國電視新聞媒體傳播現狀
我國電視新聞媒體曾經是社會上傳播新聞事件,解讀熱點信息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之一,改革開放后對社會的發展和國家的進步有著重要作用。人們也是從電視新聞中獲取到當今社會的熱點事件和信息,方便人們了解國情、社會發展和民生信息,是在社會發展中不可缺少的媒體傳播手段。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應用,加上移動終端的普遍使用,一些科技公司為了取得網絡用戶,移動終端的app功能也日趨完善,以往人們通過電視獲取的信息現在通過手機、電腦均可獲取,并且獲取的信息更加全面,還方便了人們在事件中進行熱點討論,這是電視終端所帶不來的。人們更喜歡去用攜帶方便、不受時空限制、能夠討論、實時更新的移動終端而不是去選擇電視新聞媒體,導致了大量用戶流失[1]。
與此同時,互聯網的使用降低成為媒體創作者的門檻,大量的人群涌入到了自媒體創作賽道之中,一些優秀的機構和創作人均開始通過自媒體創作獲得關注,發布的信息緊跟熱點信息,時效性快,給電視新聞傳播帶來壓力,要保持電視新聞媒體的影響力和發展,就要結合自身實際和市場需求,才能保證自身良好發展。
2自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傳播的創新策略
2.1加強和用戶群體的互動
媒體傳播不僅要進行及時更新,同時也要引發有效互動,這樣不僅可以讓群眾全面了解新聞事件,讓群眾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了解民意同時也增加了用戶粘性。為了使新聞事件更好的傳播,可以在新聞傳播基礎上增加用戶互動環節,以保證用戶在了解到新聞事件之后可及時發表自己的看法,增強電視新聞媒體用戶粘性。
具體做法是可以在新聞播報時借用多個社交和媒體平臺,比如微博、公眾號、手機短信以及官方媒體app,讓群眾自發的在新聞事件下方留言,然后借用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對留言進行有效的整理和收集,針對一些優質留言可通過下方字體滾動或者主播播報方式進行展現,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官方媒體是親民有溫度的,而不是冰冷的媒體傳播平臺。通過與群眾有效互動,可了解到用戶實時需求和喜好,同時對民意廣泛收集,實現了自己社會價值,增加了用戶粘性。從而增強市場競爭實力。
2.2傳播內容的整合與提升
在社會進入到自媒體時代后,新聞傳播方式變得多種多樣,渠道眾多,大量自媒體質量參差不齊,一些自媒體人為了博取關注,往往傳播的新聞內容片面性、有煽動性、引發爭議性,使新聞傳播的事實內容不夠全面,容易引發社會討論往不好的方向發展,這給用戶帶來了極大不好體驗,也激發了社會矛盾,不利于社會穩定和網絡環境安全。因此電視新聞媒體等官方媒體應該積極的承擔起新聞傳播和保證社會穩定的責任,在保證內容真實性的基礎上,從多角度對熱點新聞進行更新傳播,讓用戶更相信官方新聞信息[2]。做好傳播內容是電視新聞媒體實現社會價值和保證社會穩定的重要前提和支撐,做好內容、做優質內容、做全面內容才是保證自身發展的根本。
2.3媒介方式的創新
新聞媒體的傳播離不開多種媒介方式的存在。以往的傳播方式中主要是以電視、廣播、報紙為主,但是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移動終端的使用,人們網上沖浪也是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對于新聞和社會事件也是可以及時的了解。因此針對這種情況,電視新聞媒體也要順應時代潮流,積極的做出改變和更新。一方面要通過技術研發的手段實現自身官方app的發布,利用移動終端等手機軟件的使用來實現新聞的有效傳播,同時也要做好移動終端app的維護工作。其次就是在主流媒體和社交平臺注冊自己官方賬號,比如微博、微信公眾號、微信視頻號、抖音、快手等多個全民使用比較多的媒體軟件發布官方的新聞媒體事件,使社會信息得到及時的傳播,并在市場中獲得良好的發展。
3自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策略
3.1專業技能的提升
在以往的新聞轉播方式中,新聞編輯主要是針對新聞事件進行有效的歸納和總結并整理進行新聞的傳播,至于傳播的效果以及用戶的態度等等均做不到有效的了解,這就導致在新聞事件的編輯過程中,不能夠對用戶的態度和喜好進行充分的了解,同時對于傳播新聞事件的編輯把握不住重點和方向,很容易導致新聞事件的傳播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自媒體時代的潮流中,電視新聞編輯也應該及時的更新自己的專業技能,針對新的新的技能要主動的學習和借鑒,同時也要積極的改變自己的認知,多利用新媒體的思維來進行新聞的編輯和創造,從而保證新聞事件傳播的熱度和親民度。
為了保證自己專業技能可以實時的更新,首先對于自媒體時代新聞傳播方式要有所了解,針對微博、微信等主流媒體的傳播方式有做到心中有數,并了解新聞傳播事件所需要的一些時間節點和運作方式等等。其次就是利用多媒體平臺多和用戶進行溝通和互動,以保證充分了解到用戶的喜好和習慣,這樣在以后新聞編輯過程中可以更好的創作出用戶喜好和認同的內容,從而提升用戶觀看體驗和認可程度。
3.2輿論內容的引導要做好
在自媒體時代,人們對于熱點新聞的關注程度非常的高。但是由于媒體創作人重多,并且發布的內容質量參差不齊,甚至一些個人創作人為了引發關注度和吸引流量發布的內容片面和具有煽動性,這就導致缺乏判斷能力和事實依據的內容充斥在社會新聞的傳播過程中,導致用戶在觀看到這些內容容易形成錯誤的思想,對于新聞事件的討論也往往是征討的方式,不利于網絡安全環境的建設和社會的穩定[3]。因此電視媒體在進行編輯的過程中要做好輿論的引導作用,首先要保證傳播的內容真實性、全面性、多角度性,給用戶一個真正的渠道去獲得事件的真實情況。多發布積極向上的內容以引導用戶形成一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3編輯理念要及時的更新
在互聯網的時代,媒體傳播的觀念和認知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影響新聞編輯和創作的重要導向之一。因此在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的理念也要及時的更新,要多方位的接受不同的傳播理念和編輯理念,以保證自己編輯的新聞內容可以更好的體現民意、符合民意、反應民意,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才能夠保證編輯內容符合社會發展和時代需要,同時對自己的用戶也要進行有效維護,保證充分的了解到用戶的需求。
結論:互聯網的進步和更新極大的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同時也對新聞媒體的傳播方式和傳播手進行了有效的更新。電視新聞媒體做為官方媒體,是社會新聞傳播的主要載體,同時也是保證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實現社會發展的重要傳播主體,為了更好的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和社會意義,電視新聞媒體也要及時的進行變革,以順應時代的潮流和新聞媒體的發展,這樣不僅保證了自己的市場競爭能力,同時也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安全。
參考文獻:
[1]董學蓮.自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模式分析與創新[J].新媒體研究,2016,2(018):124-125.
[2]鄭世發.自媒體時代的電視新聞傳播及編輯策略研究[J].電視指南,2018,No.153(11):133-133.
[3]李慧.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輯業務創新與發展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