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春梅
摘? 要:林業技術創新與現代林業發展密不可分,在發揮林業創新技術優勢后,應有效提高林業產業結構的合理性,提高林業資產的經濟效益,并通過對自然林地的開發與利用,大力發展優勢化、特色化原料林,以凸顯林業的地域和樹種優勢,使地方林產品加工行業與相關特殊產業共同發展,在林業技術創新優勢的同時,促進林業經濟多元化發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林業技術創新主要方向以及現代林業發展要點,以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技術;林業發展;現代化造林
引言:我國林業產業發展正邁向升級的路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不斷出臺新政策、新措施,各類促進林業產業發展的平臺不斷涌現;互聯網時代的林業產業結構迎來不斷調整、優化、更替,新興產業不斷生成、成長,優勢產業逐漸壯大,可以說在林業技術創新發展下,林業產業正迎來繁榮發展的新時代。
1、林業技術創新主要方向分析
1.1轉變觀念,科技興林
在林業技術創新發展中應確保改變傳統觀念,應要求林業工作人員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并解決以往傳統造林工程存在的問題,在大力宣傳林業新技術的同時,可建立出林業示范園,并依托林業技術創新優勢,切實提高人們的創新意識,保障林業技術可持續性發展。例如,在當地利用林業創新技術后,可在沒有出苗的林地進行種植,并對已經出苗的苗木進行管理,可遵守優勝劣汰的基本原則去衡量樹木的指標,對于優質的林木應占據優良的土壤與自然因素,對于殘次的林木應適當調整苗種的結構。其次,應發揮科技興林發展優勢,隨著生態的發展與重視,在發揮林業創新技術后,現有的經濟林和林下經濟產品種類繁多、用途廣泛,多為綠色、有機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近年來,全國經濟林和林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為促進地方經濟增長和農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貢獻,例如,林地數字管理系統的建成,使林場的經營管理步入了一個新的臺階,極大地提高了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的效率,強化了森林管護職能,提升了林場管理水平,為林場加快生態文明建設,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持[1]。
1.2加強培訓,創設林業隊伍
目前,為切實提高林業隊伍素質,助力當地農村振興,加快林業高質量發展,當地應加強培訓工作,創設出高質量林業隊伍。例如,可在全局開展“提升林業隊伍素質,推進林業高質發展”大學習大練兵大提質大實踐活動。活動分平時學習、集中學習、實踐學習、以考促學等內容,通過以考促學、以學促練、以練促用,學以致用,切實提升了干部職工綜合素質,著重提高了干部職工政治素養、政策理論水平、進一步提升林業法律法規、專業知識、電子辦公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干部職工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更加扎實、履行崗位職責的能力進一步增強,為更好地推進鄉村振興,切實加快林業高質量發展筑牢了基礎。例如,可針對林業工作人員進行教育工作,使其重視林業技術創新要點,并不斷發揮自身的創新意識,認真結合自身工作,學以致用,積極推進義務植樹、春季造林、森林防火、生態廊道建設、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服務經濟社會建設等工作[2]。
2、林業技術創新技術推動現代林業發展建議分析
2.1推動林業生態建設
首先,林業并不是單純的造林,它還涉及到整個生態體系的構建,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加大人工造林的力度,提高造林的利用率,解決木材的供求矛盾。同時也應該有一些強制的措施來保證天然森林的安全,防止商業砍伐。其次,“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當前國家發展的主要任務。為此當地應依托林業技術,以此為指導,優化產業結構,促進林業主管機關和各有關單位要切實改變傳統的林業發展價值觀,充分認識到生態環境的保護在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在“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對當前的林業工業進行合理的調整。比如,要堅持生態環境的客觀發展原則,加強對培育、造林、采伐等方面的監管,發揮其天然優勢,提高工業生產力;嚴厲打擊違反自然發展客觀規律或破壞生態環境的不良生產行為,堅決維護林業發展與生態保護間的協調與平衡;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科學開發和利用林業資源,促進產業結構多元化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步提升[3]。
2.2優化產業結構
其次,應促進和保持我國林業工業結構調整的穩定高效進行,必須加強對資源的投資。擴大林業資源投資的途徑,應針對經濟相對落后、林業資源收益相對較少的地方,采取政府的資金支持;林業資源收益較好、經濟基礎較好的地方,采取“以林養林”的辦法,加大資源投資。另一方面,我國森林開發的資金投資重點有兩點,一是直接的森林資源的直接利用,二是培育專門的技術人員和裝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地加大對森林資源的投資,才能保證我國林業產業結構調整發揮效用,促進我國林業建設不斷發展。最后,應積極發揮林業技術推動現代林業發展,應在造林綠化工程中,實現生態經濟與社會經濟形成雙贏發展的良好局面,其林木是我國林業主要的經濟來源,木材可以進行造紙、化工、家具、藝術品制造等,有些樹木也具備一定的醫藥價值,作為林業產出的木材、菌類、草藥、建筑材料、基礎建材、紙張建造等資源有效在不斷推動林業發展時,可有效提高我國經濟效益[4]。
2.3智慧林業管理
首先,在林業技術下可搭建“5G+智慧林業”平臺,以此全面提升當地林業信息化與數字化管理水平。該平臺基于中國移動5G網絡、物聯網和云技術,搭建林草有害生物防治、災害應急處置、森林防火前端感知監測系統,可形成統一規范的智慧林場信息化平臺數據資源庫,為實現當地林業災害監測實時化、目標管理精細化等提供了科學決策的依據其次,在科技興林發展下,林業數字化平臺,運用云計算,互聯網,區塊鏈,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平臺用戶可自主進行林產交易,讓消費者通過林業電商平臺可視化購買林木,交易林木可追溯,剔除中間商賺差價,使林木種植用戶提前獲取林產收益,實現“讓森林資產下山、城市資本上山”[5]。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依托林業技術推動現代化林業發展時,可圍繞現代林業發展需求,聚焦林業產業技術革新,整合全國林業資源,為推動林農的脫貧致富作出貢獻,真正使當地林業建設肩負起生態綠化、金山銀山的基本理念。
參考文獻:
[1]朱東方,伏圣劍,張偉,等. 林業技術創新在現代化林業發展中的重要意義[J]. 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9):219-220.
[2]王玉武. 林業技術創新對林業發展的影響探究[J]. 農村百事通,2021(20):85-86.
[3]歐陽俊鋒,金柱. 淺談林業技術創新在現代林業發展中的重要性[J]. 河南農業,2022(5):42-43.
[4]張飛. 林業技術創新對林業發展的影響[J]. 智慧農業導刊,2021,1(21):94-96.
[5]崔社會. 林業技術創新在現代林業發展中的重要性探析[J]. 農村實用技術,2021(9):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