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加速了各行業高速發展,同時數字經濟對高校財務的發展模式帶來巨大變革。本文針對財務轉型背景下高校財務呈現的新特點,針對財務共享對財務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促進高校財務共享人才培養的有效建議。
關鍵詞:財務轉型;高校財務;財務共享中心;人才培養
一、引言
當前世界正在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數字化發展成為這場變革加速推進的催化劑,如何推進傳統財會行業轉型成為我們需要積極探索的課題。推動行業轉型首先要推動財會教育的轉型,高校必須通過對財務管理相關專業的傳統教育模式進行徹底深入地改革、建立全方位的財會共享實訓平臺來緊跟當前數字化發展的大趨勢,使得財會行業與數字化技術深度融合,為行業培養能夠適應時代發展趨勢的高素質、高水準的新型財會人才。
二、財務轉型背景下的高校財務呈現新特點
1、流程的個性化
傳統的財務流程強調標準化及規范化,對客戶的劃分較為籠統,以同一標準應對客戶需求。進入新生態之后,財務服務流程將逐步發展為支持個性化需求的、靈活可調節性強的、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的“柔性”流程;此外,隨著自動化流程技術的日趨先進,財務處理流程會逐漸演變為自動化智能處理流程。
2、崗位的復合化
雖然從極端的理想狀況來看,完美的財務共享系統可以替代很大部分的財務崗位,但是從目前社會發展和計算機技術角度來看,短期內基層財務操作崗位依舊無法取消。但是,財務共享服務依然會對財務人員的工作模式帶來變革,崗位的虛擬與碎片化將是未來的一大趨勢。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日漸成熟,財務工作原本以集中辦公式流水線模式將被虛擬的線上流程所替代,財務工作人員可隨時隨地開展財務管理工作,與此同時,財務系統的內部管理模式也將因此發生變革。
3、平臺的集成化
眾所周知,對財務共享服務共享中心的愿景是智能且集成的。然而財務共享與業財融合未來的發展趨勢預判卻并不理想。盡管基于信息化管理的需求,高校財務信息系統已經深度融合了業務信息系統,然而當他們將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外包給專業的機構來管理,就會導致企業財務信息系統與業務信息系統融合性降低甚至完全喪失”。只有將財務管理的信息系統與業務及外部環境系統集成,才能協調融合性與專業性之間的沖突。
三、財務轉型背景下高校財務共享人才培養建議
1、重視復合型人才引進與培養
隨著業財融合對財務提出新需求,財務共享中心的引進迫使財務人才從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同時共享中心需要具備多項技能的技術人員運營。具體而言,財務人員不僅必須掌握傳統財務技能,還應該能夠分析財務數據和進行財務管理,同時還必須具有一定的計算機知識,以確保財務共享中心的運行和維護。因此,高校首先要培養財務人員的專業技術與財務共享意識。其次,高校應加快財務人員向向管理型轉型,對財務人員進行財務培訓再教育; 同時還要讓財務人員參與財務共享相關板塊的工作對接,以促進共享財務系統的高度融合。在引進多技能型人才方面,高校要完善財務共享人才招聘機制,明確招聘人才要求,并結合財務共享服務平臺的業務模塊,積極引進高端財務人員以及平臺建設和維護人員。
2 注重財務共享中心的新風險管理
財務共享中心的風險主要分為信息安全風險和業財分離風險。其中,信息安全風險的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一,完善數據備份體系,采用云儲存與硬件儲存方式相結合的方式,防止數據信息丟失;二,定期檢查維護各信息模塊與硬件設施,尤其注意檢測與修補平臺漏洞,保證財務共享系統的健康運行;三,從財務內控角度出發,完成復合財務原則的崗位設置,同時將人臉指紋等識別技術應用到財務系統登錄中,確保系統的網絡安全與信息安全。
針對業財分離風險,首先財務共享系統的設計應結合高校特色,這就要求系統的設計團隊充分了解高校涉及的系列業務及其財務流程,從而設計出一套符合其需求的個性化財務共享系統;其次,財務人員應深入各業務部門進行調研,了解其財務系統運用中的痛點/難點,并針對這些問題對系統進行深度完善,以保證業財的真實融合。
3 重新再造業務流程,優化高校組織管理
由于新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高校財務提出新需求,因此高校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構建就需要對原有財務系統的多個單元進行改革重建,同時財務共享中心的應用催促著高校革新原有管理體系,即一些部門需要根據財務共享中心的業務單元而進行調整。例如,財務報銷核算等與業務聯系緊密的流水作業模塊應合理整合到財務共享中心模塊中,然后通過系統優化實現流程再造;但對于財務預算等需要利用系統數據和把握政策的財務模塊應脫離財務共享中心。整合各個財務模塊,以此為基礎進行組織架構的調整,并對財務共享中心處理模式進行標準化改革,用來提高中心的運行效率,同時也可以促進高校財務組織結構的優化,為新時期高校進行財務轉型奠定基礎。
4、政府需為高校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提供支持
高校作為社會人才的造血器官,其財務轉型的效率關系整個社會人才培養的質量,政府應積極提供政策支持來促進高校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轉型,促進高校財務轉型。政府與財務主管部門等應從制定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發展規劃、加大軟硬件投入、營造改革氛圍、強化方法創新、加快信息化建設等多個方面提出推進民族院校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的一攬子針對性強的對策建議。
參考文獻
[1]段洪波,王映竹,趙宏月.數字時代財務人才培養的探索[J/OL].財會通訊:1-6[2022-03-20].DOI:10.16144/j.cnki.issn1002-8072.20220104.001.
[2]王妙娟.數字經濟時代企業財務人才轉型培養方法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15):187-188.DOI:10.13768/j.cnki.cn11-3793/f.2021.1567.
[3]向鮮花,石意如.新文科背景下應用型財務人才培養的全新詮釋[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4(15):88-90.
[4]陳俊,董望.智能財務人才培養與浙江大學的探索[J].財會月刊,2021(14):23-30.DOI:10.19641/j.cnki.42-1290/f.2021.14.003.
[5]史燕麗,孫園園.共享財務趨勢下高職院校財務人才培養變革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40(21):27-29.
[6]單松.管理財務人才素質體系建構與培養路徑探索——基于高水平高職院校財經專業的視角[J].經濟師,2020(05):155-156.
[7]趙燕,盛潔.基于財務轉型的地方本科院校財務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商業會計,2020(08):106-108.
作者簡介:侯文穎,女,漢族? 湖北武漢,1990年5月10日,碩士研究生,會計師 , 中南民族大學? (430000) 研究方向:財務管理
中南民族大學2020年度教改立項課題 “財務轉型背景下民族院校財務共享課程建設研究”(編號:JYX2011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