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力木?外力
摘? 要:肉制品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比不可少的食物,隨著人們對于肉制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養殖行業中,保證養殖質量、減少養殖中出現的風險,對于養殖企業而言有著巨大的意義。從現實角度分析養殖企業在大規模的牧群養殖工作中,可以發現疫病是導致養殖出現問題的關鍵性因數,減少疫病在牧群中的出現和傳播,對于減低養殖風險,降低養殖成本有著巨大的現實化意義;本文以及規模化的牛羊養殖為依據,對如何在實際養殖工作中,減少疫病,并針對疫病指出了一些具有建設性的防控措施。
關鍵詞:規模化;牛羊養殖;疫病防控
規模化養殖是減少養殖成本的必要手段,但是如果在牧群中爆發疫病,必然會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為此在大規模的牛羊養殖中,首要任務在于根據實際情況,對牧群進行科學的防疫病工作,減少牛羊感染疫病的風險。
1 牛羊養殖疫病防控的概念
疫病防控就是需要在對日常養殖過程中,進行全面的防疫處理,從實際角度來考量防疫工作,可以發現其并不是一個簡單或者孤立性的工作,從大規模的養殖特點出發,在進行疫病防控時,需要落實在完善的養殖場管理體系中,在健全的疫病管理體系下,根據養殖場的實際情況,針對性的設計出疫病的管控方案,并且落實的日常管理,如此才是保證疫病不會在牧群內出現,或者在牧群內大規模傳播的依據所在[1]。
2 規模化牛羊養殖場疫病防控中存在的問題
2.1資金不足
疫病防控工作雖然需要融入到日常的養殖場管理工作中,但是在進行疫病防控具有特別的階段性,在春秋防免疫階段,需要投入大量的財力和人力,對牛羊進行治療和防控,而很多養殖場在資金上出現短缺,經常憑借經驗來判斷牧群是否存在疫病,如此可以預見,采用這種方式,必然會導致疫病的管控出現問題。
2.2疫病防控技術水平不足
隨著牛羊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在牛羊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也將變得越來越復雜,采用傳統的方式進行牧群管理以及疫病的方孔,必然不會符合實際需求,所以在養殖行業中,尤其是在大規模的養只行業中,疫病防控措施的經驗還是非常缺乏[2]。
3 規模化牛羊養殖過程中常見疫病
3.1 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發的急性傳染病,是牛羊養殖中特別容易出現的傳染病。該病能夠人畜共患,所以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不僅僅需要關注對于養殖場的消毒工作,還需要對出入養殖場的工作人員進行消毒處理;該病在牛羊中最為直觀的表現為食欲不佳、蹄殼脫落;并且該病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出現。
3.2牛焦蟲病
牛焦蟲病是由蜱為媒介而傳播的一種蟲媒傳染病。引起牛焦蟲病的焦蟲可分為牛巴貝西焦蟲病和牛環形泰勒焦蟲病兩種。該病是由焦蟲在蜱體內繁殖,牛、羊放牧時蜱叮咬而感染的。此病以散發和地方流行為主,多發生于春秋季節,以3—4月份為發病高峰期。該病死亡率也高對養殖業危害性也大。
預防(1)有蜱的地區應定期滅蜱,牛舍內1米以下的墻壁,要用殺蟲藥涂抹,殺滅殘留蜱。
(2)對牛體表的蜱要定期噴藥或藥浴,以便殺滅之。
(3)不要到有蜱的牧場放牧,對在不安全牧場放牧的牛群,于發病季節前,定期藥物預防,以防發病。
3.3布氏桿菌病
布氏桿菌病是傳染能力非常強的細菌性疫病,該病能夠人畜共患,所以就存在通過工作人員為媒介,在牧群內大規模傳播的基礎;并且這種病菌能夠在土壤內存活大量的時間,有研究表明,這種細菌在土壤內可以存在一個月以上。并且這種菌病會嚴重影響牧群的生育能力,雌性牛羊感染,容易出現流產,而雄性牛羊感染則容易出現睪丸炎癥[3]。
4 牛羊規模化養殖疫病防控措施及常 用技術
4.1合理選址
在進行大規模的牛羊養殖時,最為重要的工作就是養殖場的選址,首先在進行規模化的養殖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牛羊排泄物的處理;同時,還需要考慮通風和采光;所以在選址時,首先要選擇在遠離居民區,并且具有良好通風和光照條件的場所,同時為了保證養殖所需要物質周轉的便捷性,還需要距離主干道近,減少物質的運輸成本。
4.2完善防疫制度
養殖場防疫并不是一個簡單、孤立的工作,而是需要在日常的養殖工作中,都需要重點關照的工作,所以需要在科學的養殖場管理上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在實際的操作中,可以組織工作人員對于防疫知識培訓,進而幫助工作人員理解為什么需要遵守防溢制度的原因;同時,對于防疫制度是否堅決執行,需要設置專門的人員進行查看,督促工作人員按照標準執行防疫工作。
4.3增加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
養殖是實業的一種,政府需要對養殖行業進行相應的扶持,其中疫病是導致養殖場出現不可挽回損失的重要因素,為此政府需要在這方面特別重視。在具體的工作中,一方面是需要設置相應的補貼,幫助養殖戶分擔部分在疫病防控上的成本,另一個方面則是需要根據需求,完善基礎措施,減少養殖場在養殖中因為疫病防控措施所需要的成本。
4.4定期注射疫苗
疫苗是減少疫病出現的必要有效手段,現有的常見疫病的疫苗成本很低,所以大批量的購買疫苗,并且對牧群進行接種,能夠有效的增加疫苗的防控能力。但是疫苗在接種之后,并不能夠立刻產生免疫能力,并且免疫能力也會因為致病病菌、病毒的變異而逐漸降低。所以在接種疫苗時,需要遵循如下三個步驟:第一設置合理的接種計劃;主要是根據流行病可能出現的時間,提前完成相關疫苗的接種;第二,則是需要正確選擇疫苗的種類、廠家以及注射方式,并且重點關注保質期。第三,則是需要判斷牛羊自身是否存在疫苗接種條件[4]。
結語
綜上所述:在規模化的養殖工作中,需要針對疫病進行科學的防疫處理,結合養殖工作中所存在的切實問題,根據實際情況有效的減低疫病對于牧群的影響。從當前的市場環境來看,增加牧群的養殖規模,在成本上獲得相關的優勢,對于提升市場競爭力,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同時,還需要認識到疫病會導致養殖場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所以重視疫病防控工作,一方面需要制定完善的防疫制度,二則是需要保證養殖場的衛生,三則是需要合理的進行疫苗接種。
參考文獻:
[1]張龍.規模化牛羊養殖場疫病防控措施及常用技術[J].北方牧業,2021(16):26-27.
[2]孫繼存.規模化牛羊養殖場疫病防控措施[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21(14):146-147.
[3]李生珍.牛羊動物疫病防控技術的探討[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9(03):58+57.DOI:10.14070/j.cnki.15-1150.2019.03.041.
[4]蘇文旗,黃壽平,陳霞,韋建華.探析規模化牛羊養殖場疫病防控措施及常用技術[J].畜牧業環境,2020(0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