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艷梅
摘要:小學班主任要明確自己在班級管理中的地位,要時時注意學生在課堂上的具體表現,并通過日常管理工作,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并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進行有效的課堂管理。
關鍵詞:小學管理;班主任;創新
一、小學班主任班級工作創新管理的教育意義
小學階段是小學教育發展的特殊時段,其自身發展特點和班級管理有效性密切相連。中國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目前已全方面開展,包括了多種全新教育思想,為班級工作的創新與管理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其教學價值也越來越突出。主要表現在:
1.有助于有效整合班級管理工作資源,擴大班級管理工作范圍。對小學班主任及班級管理工作來說,一味地憑借教師個人的能力,是無法順利實現總體目標的。而現代化教育教學設備則可讓小學班主任們借助互聯網收集并梳理先進的班級管理工作成功經驗,從而全面展現小學創新特色,增強了班級管理工作有效性。
2.有利于提高班主任的責任意識,推動班組管理工作的全面發展。新管理理念的加入,給小學班主任們提供了無比寶貴的管理內容,可以更好地引導小學班主任們前進,并確定班級管理工作方針,使班級管理工作更加順利地開展與實施。
3.有助于教師科學指導學生,并促使學生形成優秀的行為習慣。小學班主任班級工作創新模式的實質目標是,"一切為了學生,在于學生的一切",切實地將以學生活動為核心的管理思路滲透到實際管理工作,并有效地對學生活動加以指導,完善良性校風,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促進班級工作創新模式的全面落實。
二、小學班主任工作管理現狀
1.班主任沒有一個正確的角色定位
現階段,雖然不少老師在教學上給了學生一些的自主權利,可是多數班主任都覺得在管理班級之中學生只是執行命令的一方,他覺得小學生心智發展還不完善,所以無法對學校班級管理工作提出具體的建議,這不但加大了自己的管理工作力度,而且導致更多的學校老師不敢發表意見,這樣的管理方式不利于小學生的個性發揮。
2.不重視學生的主觀感受
學校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主要是為教育學生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不過,不少班主任在進行管理班級工作的過程中,不關注學生的主觀感受,僅站在自我的視角上來開展班級管理工作。說到底,小學生才是主體,所以在建立班規的時候,老師就要多傾聽小學生的建議,這樣才會讓小學生覺得班級管理的人性化,也就會使小學生對班集體有一定的歸屬性。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的主體性感覺往往體現了小學生的內在需要,而不要認為小學生所給出的建議就是在"無理取鬧",這也嚴重忽視了小學生的主觀體驗,更不利于學生的情感發揮。
3.對學生的評價方式過于單一
小學班主任們在實施小班管理的過程中,對小學生的考核通常僅局限于小學生的上課表現和成績。事實上,這種的方法常常較為片面,甚至和班主任的有關規定相背離。因此身為學校班主任,必須從培養的角度考慮,注重小學生的個性健康發展,但又不能過早的給每個小學生冠上"優等生"和"差生"的帽子,而班主任也必須利用多種途徑來認識學生,從教育心理學視角入手,再了解事情發展始終過程之后再對每個小學生做出評判。
三、小學班主任創新管理策略
1.尊重學生的地位,把握好對待學生的原則
班主任必須積極改變管理工作觀念,不要仍然用過去的管理工作方法加以管理,而要注意"以德服人",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貫徹學生生平等、師生平等的教育基本原則,充分重視學生的主觀地位,并掌握好老師處理學生的分寸。這樣才能在較大程度上提升班級管理工作的效果,進而避免了不合理問題的發生。在實際的班級治理中,班主任也要對學生的心態轉變進行密切注意。這主要是因為許多學生心智發育還不完善,當面臨某些挫折、糟糕的事件時不懂得怎樣去處理,就會在心靈上添加一些負擔。這時,班主任就要和學生進行更加有效地做好心理交流,并掌握每個學生具體的心理狀況,對其心態加以指導。班主任不能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更應該關懷學生的身體、日常生活狀況以及思維狀況。此外,班主任還必須以客觀公正的心態面對班里的每一個學生,不能因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好、家庭不好等等而差別待遇,使學生們能夠充分地體會到班主任的關懷與愛。當然,針對各種狀況的學生,班主任還必須制定針對性的舉措來協助學生解決。
2.注重語言,講究情感的引導教育
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與教學活動的時候,必須要重視對語言的藝術運用,也就是說要利用語言的藝術來協助自己對學生實施良好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在對學生進行批評的時候,老師們必須要學習運用語言的藝術,雖然不能使他們受到過多的批評,但是也必須使他們反省自己的錯誤,進而在今后的學習生涯中才能改掉自身的缺陷,并發揮自身的語言優勢,同時主動地積極協助班主任的班級管理。班主任在平時的班級管理工作中運用的藝術,尤其是在語言方面的藝術必須要運用得好,因為這不但能夠增強他們的語言理解能力,還能夠在不影響學生自尊心的條件下幫助學生們了解自我,改正錯誤,使班級管理工作向更良好的方面發展。
3.創新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交流的方式
在小學生進入到小學并完成學習任務之后,一年之中的大部分時光都是在校園渡過的,所以如若學生家長們要想全面掌握學生在校園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情況,小學班主任教師就是一座十分關鍵的橋梁。但因為大多數小學生家長工作都較為忙碌,因此班主任教師能夠創新與家長進行互動以及交流的方法,從而幫助學生家長及時掌握小學生在校外進行學習的實際情況,與此同時班主任教師也可以更加有效地認識到小學生在家里的生存條件,從而利用小學生家長和班主任工作中教師雙方的交流和互動,進一步地推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4.加強學生的安全意識
因為小學生的安全意識比較淡薄,所以要求班主任重視在安全方面的普及,并借此來提升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這也是十分關鍵的原因,要使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安全問題有多么重要,這樣班主任就更方便地進行管理,同時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班主任應該灌輸基本的安全知識,從而幫助他們能有良好的行為習慣,能確保不遭遇發生意外的風險。比如開班會時,班主任就可以根據安全問題展開介紹,從而使學生對自己的安全問題有一種全新的認識,比如在過馬路時要從左右觀察并注意紅綠燈等,通過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就可以保證學生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幫助其平安身心健康的發展。
結語
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時,班主任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并與學校進行交流。此外,班主任要與家長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成為一支強有力的教育隊伍,從而為創建更好的班級組織作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晁艷.小學新任班主任的角色適應探析[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6,(32).
[2]李永泰.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