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代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中,財務預算管理為其中的重點工作內容,在企業經營發展預算的基礎條件下,針對企業的現金展開科學合理的調配,對某個經營時間段的虧損、負債等進行預測,對于實現企業的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具備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現階段在企業的財務預算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和缺陷有待完善,亟需制定出針對性的優化措施進行優化,掌握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促使企業的財務預算管理水平得到改善。
關鍵詞:企業經營;經營發展;財務管理;管理策略
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財務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漸凸顯,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加強對財務預算管理工作的關注和重視。企業的經營發展和穩定建設需要通過大量的資金作為保障和支持,是否可以實現資金的最合理配置,保障資金價值發揮的最大化,是決定企業經營發展成果的關鍵所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企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存,生產經營規模逐漸擴大,在生產經營業務上也越來越豐富多樣,對經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
一、企業經營中加強財務預算管理的必要性
(一)是現代企業管理的迫切需要
現代企業的經營發展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求得生存和穩定發展,需要將傳統管理工作的職能進行拓寬,將企業看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基于企業的戰略發展規劃,強化內部在管理工作上的協調性?,F代企業通過科學合理的財務預算管理工作,對企業經營部門的工作進行協調,對經濟關系進行管控,為企業的同一個戰略發展規劃目標進行服務,滿足企業的經營和發展需求。與此同時,可以保障企業在決策上更為系統化、具體化,明確不同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個人發展目標與企業達成高度的一致,改善企業的經營發展效益C。
(二)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通過科學合理的財務預算工作,可以實現財務資源和企業經營發展目標二者之間的深度融合,將各項經營生產業務活動和預算目標進行銜接,在預算執行的過程中,將成本支出控制貫穿在各項業務活動中,通過科學合理的預算管理工作,實現預算目標的分層,分解在不同的部門和崗位中。在預算目標正式確定之后,將成為部門在工作任務執行上的導向,必須對預算指標進行精準執行,掌握和預算之間的關系。
二、企業財務預算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對財務預算管理工作存在在認知上的缺陷和不足。個別企業的生產經營計劃仍然較為傳統、較為單一,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作為基礎來展開相應的預算工作。但是財務預算管理工作需要基于整個市場環境的發展水平,進一步迎合企業的發展需求,保證企業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能夠求得穩定發展,而衍生出來的更為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很多企業針對財務預算管理工作中的內容,缺乏足夠的清晰認知,個別企業“指哪頭打哪頭”,哪里出現了問題就在哪里進行彌補,并展開對應的預算管控工作。很多企業在對預算進行編制的過程中,只關注內部的生產經營工作,甚至個別企業的銷售部門都不參與到企業內部預算編制工作中去,導致預算指標的設定脫離了現實。
其次是在預算管理組織結構上不夠科學合理。在預算管理架構上設置得不夠完善,董事長、監事會等在預算財務的編制過程中參與程度不足,加上很多企業對預算管理工作認知不夠完善,因此在對財務預算進行編制和執行的過程中,都直接將責任落在了傳統的財務部門,導致財務預算管理體系設置的長遠性和影響性有限,無法展現出財務預算的價值和優勢[2]。
最后就是財務預算管理工作的執行力度不夠。很多企業的財務預算管理工作人員只能夠在對預算進行編制的過程中展現出價值和作用,而預算執行卻力度不足,導致預算的執行效果和預期出現了偏差,預算分析也只是針對預算的執行成果展開簡單的分析和研究。預算執行過程中所出現的各類問題卻無法分析,個別企業一年只展開一次現實和預算差異分析比較,無法實現預算執行過程的動態化實施管控。
三、企業經營中加強財務預算管理的實踐舉措
(一)及時更新預算管理知識體系
財務預算管理工作的目標和價值就在于,確保財務預算工作的執行成果,因此管理工作人員應該將財務預算和財務核算之間的區別和差異進行分析,并進一步加強對于預算工作的關注和重視[3]。管理工作人員和財務工作人員都需要掌握與財務預算相關的理論知識,與財務預算相關的專業人員進行及時的溝通與交流,企業可以通過各個高校之間的合作共贏,讓企業內部的管理工作人員定期學習與預算管理相關的現代化理論,同時實現學習和培訓二者之間的深度融合,確保企業員工融入財務預算管理工作體系中,建立更為完善的預算管理文化氛圍;財務預算相關專業人員也需要深入業務一線,充分學習業務知識,熟悉生產、業務運營,實現預算管理工作和生產經營部門之間的有效協調、有效溝通,使得企業內部知識資源得到最合理化的配置,展現出預算管理工作的價值和作用。
(二)建立績效考核指標,激勵員工積極完成預算的目標
預算管理體系的構建是確保企業內部構造生產經營活動能夠有序開展的重要內容,為了進一步保障預算管理體系構建的科學性,需要通過科學合理的保障措施,以促使不同部門員工能夠積極完成在預算工作上的目標。通過預算考評的設置,可以有效確保預算工作的成果,達成標準化的預算目標。在進行績效考核評價的過程中,可以設置出與預算相關的考評機制、考評體系和考評目標,確保預算管理工作能夠標準落實,建立預算管理委員會,綜合崗位部門的實踐工作內容,明確不同崗位部門的預算執行目標,要求所有員工都參與到預算考評體系中去。預算管理工作部門可以依照月度或半年度,針對當前部門預算執行狀況展開深入分析,并進行綜合性的檢查,最終的分析結果可以直接將其反饋到部門,這樣一來,預算管理體系的建設能夠通過考評體系來作為保障,確保各部門的預算管理工作成果[4]。在績效考核指標設置上,傳統的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等指標外,還可以考慮EVA:經濟附加值指標,EVA與傳統財務評價指標最大的不同,是充分考慮了投入資本的機會成本,考核更公正客觀。
(三)實施混合型財務預算編制方法
預算管理工作的落實應該保證落實成果,不應該流于表面,關注預算執行過程中的問題。企業應該通過建立出科學合理的預算編制模式,例如可以運用混合型財務預算編制。企業可以在當前年度的十一月份或十二月份,對下一年度的財務預算進行編制,管理工作人員需要在預算啟動會正式開始之前,對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進行綜合性的總結和分析,依照企業的實際發展規劃和生產經營活動,建立出與企業經營發展有關的各項財務預算指標,包括企業下一年度的凈利潤收入目標和資產負債率等等,隨后將不同的財務指標依照不同崗位部門的工作內容進行逐層落實,各部門都需要積極參與到預算管理工作體系的構建中去,保障部門設置的發展目標與企業的經營發展目標達成高度的一致。部門人員需要依照年度的發展目標,對預算管理計劃進行上報,并進行綜合性的匯總。而企業的預算管理委員會則需要展現出審議的價值和優勢,進一步保障預算計劃的科學合理性。在工作的實踐落實過程中,部門需要保障預算目標精準落實,保障與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達成一致,實現二者之間的有效協調,保障企業實現健康穩定的可持續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的預算管理工作是對內部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確保企業內部控制結果,輔助企業重大決策制定的重要保障,企業需要加強對預算管理的關注和重視,明確在預算執行中有待優化的地方,選擇科學合理的預算執行方案,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劉洪玲.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2(02):100-102.
[2]賈培峰.加強財務預算管理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要點構架[J].內蒙古煤炭經濟,2020(08):66-67.
[3]阮涓平.論企業財務預算管理方法的創新[J].納稅,2019,13(34):125+127.
[4]馮文潔.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的有效運用分析及探索[J].商訊,2019(31):25-27.
作者簡介:孫立新,1971年2月,男,河南開封,漢,學歷:碩士研究生,中級工程造價師、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企業金融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