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秋海
摘? 要: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銀行機構面臨得天獨厚的發展機遇,身處紅船旁的銀行,理當發揚紅船精神,立足嘉興區域特色,對標最高最好最優,全面打造有站位、有擔當、有特色的標桿銀行,通過金融服務,實現嘉興區域與長三角周邊地區共建共贏、融合發展。
引 言
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是國家戰略,建設示范區則是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而嘉興作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之一,區域內銀行機構將面臨得天獨厚的發展機遇。
在一體化發展中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作為紅船旁的銀行如何將紅船精神轉化為全面爭先的強大動力?對標最高最好最優,必須結合嘉興區域特色,積極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帶來的重大機遇,立足實際,審時度勢,聚焦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協同抓好暢通金融“活水”與激發創新活力,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金融高質量發展,努力探索實現嘉興區域與長三角周邊地區共建共贏、融合發展。
一、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敢為人先、實干有為、克己奉公的銀行員工隊伍,勇當建設“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塊的生力軍
堅持把“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創新建設”作為行動指南,發揮好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緊緊圍繞黨建引領、人本文化、服務文化、風險文化、創新文化、社會責任文化等方面不斷豐富具有特色的企業文化內涵,志存高遠、勇立潮頭,將鐫刻于嘉興南湖邊的紅船精神薪火相傳、接續踐行。
(一)提高政治站位,堅定政治意識。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持續深入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保持對黨的絕對忠誠,全面提升政治敏銳性,抓各項工作務實樸實,堅決克服小勝即滿、小富即安的“小城”心態,努力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提高擔當作為能力的思想自覺。
(二)開展金融創新,踐行敢為人先。保持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精神,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勁頭,把推進改革同防范化解風險結合起來,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發揮好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大力開展金融改革創新,全力推進科技進步與金融創新互為促進、融合發展。
二、深入分析嘉興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精準把握嘉興戰略優勢和發展目標
(一)嘉興是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增強長三角地區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提高經濟集聚度、區域連接性和政策協同效率,對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意義重大?!堕L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的印發,標志著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頂層設計落地。在戰略執行層面,建設示范區是戰略實施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嘉興是三個示范區城市中第一個出臺實施意見和政策的地級市,浙江省和嘉興市將舉全省和全市之力,努力將示范區建設成長三角區域協調發展的典范,參與國際分工合作的長板。
(二)嘉興是先進制造業基地。嘉興市各縣域塊狀特色經濟發達,擁有扎實的優勢產業集群基礎,經濟增長又快又好。嘉興市高技術產業、數字經濟核心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均列全省首位。在此基礎上,嘉興正圍繞現代紡織產業集群、新能源產業集群、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汽車制造產業集群以及智能家居產業集群等“五大”產業集群,全方位推進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全力打造長三角區域先進制造業基地、數字經濟高地和高質量外資集聚先行地。
(三)嘉興是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嘉興注重科技創新對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在創新平臺搭建、創新主體培育、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走在前列,是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舉辦地,被列入首批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嘉興市堅持面向全球、面向未來、面向產業,依托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應用技術研究院、中電科南湖研究院、“科創中國”創新基地等高能級創新平臺,積極承接世界互聯網大會和進博會的溢出效應,大力引進國內外前沿科學技術、尖端科技人才等科創資源,促進科技要素與產業要素、金融要素、人才要素等高效融合。已累計引進諾貝爾獎、圖靈獎獲得者和海內外院士等頂尖人才116人,“國千”專家375名,中高端人才凈流入率位居全國第四。
(四)嘉興是城鄉一體化先行地。嘉興市是首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級市,率先實施城鄉一體化,嘉興區域城鄉發展均衡,七個縣(市、區)之間人均GDP差距不到17%。嘉興市城鄉收入比1.61:1,農村居民收入連續17年保持全省第一,城鄉差距為全省最低,統籌城鄉水平全省最優。市內小微企業密布,民營經濟發達,居民消費水平位居前列。
(五)嘉興是數字經濟強市。數字經濟是嘉興市產業發展的一張金名片,數字化轉型試點示范培育成效明顯。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走在前列,5G覆蓋密度居全省第一,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加速發展,一大批強鏈、延鏈、補鏈的數字制造業優質項目成功落地。在全省率先制定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評估標準,指導開展數字化轉型評估、規劃、建設、驗收,幫助企業提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將“烏鎮互聯網大會效應”轉化為“經濟效應”,現已簽約數字經濟項目600多個,為數字經濟加快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六)嘉興是文化產業集聚區。嘉興歷史悠久,歷代名人輩出,文化底蘊深厚。嘉興也是國家園林城市,自然風光秀美,烏鎮、西塘等江南水鄉古鎮和“天下第一潮”海寧錢江潮等名揚海內外。嘉興還擁有獨特的紅色文化,近年來嘉興不斷創新紅色文化業態,加快推進文化和旅游融合,全力打造文化產業發展。隨著產業規模擴大、產業特色形成、集聚效應日趨明顯,文化產業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遵從國家戰略,科學謀劃標桿銀行實現路徑
(一)圍繞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實施。中央推進實施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要求長三角勇當創新排頭兵和突擊隊,走出一條跨行政區域共建共享、生態文明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徑,代表國家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并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建設一體化示范區是要其在創新發展、生態綠色、開放合作、一體化制度創新、治理現代化、基礎設施現代化、城鄉融合發展、民生事業發展、文化文明建設和基層黨的建設等方面創新創先,當好示范。浙江省和嘉興市分別出臺了19條和20條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和推動示范區的建設和發展。作為示范區內金融機構,要全力貫徹實施政府重大戰略決策部署,做好市場探索,加大調查研究,深度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在堅守監管底線的前提下,用創新思路探索一體化背景下的金融制度、金融產品和金融技術變革,努力推動示范區金融安全穩定,并促進示范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1.要運用綜合金融手段和產品,圍繞大基建、新基建項目,大力支持示范區各項重點基礎設施建設。結合嘉興打造長三角核心“樞紐之城”的重點工作,嘉興正不斷完善市域路網建設,加快嘉興港及內河航道、海河聯運網建設,推動滬蘇嘉城際鐵路、通蘇嘉甬高鐵、滬乍杭鐵路、嘉興機場、蘇臺高速公路等重大項目盡快實施,積極推進一體化區域交通互聯,構建海陸空、公鐵水等多式聯運的立體化交通格局。嘉興還把加快新基建作為落實一體化國家戰略的重要抓手,在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建立了一大批項目儲備庫,正著力推進建設實施。金融機構應積極參與項目融資規劃,為示范區基礎建設項目拓寬投融資渠道、創新投融資產品。要利用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種手段,應用投行商行兩種模式,綜合運用債券發行、資產證券化、地方專項債、租賃保理、產業基金、以及項目前期貸、銀團貸款等方式,保障示范區重大建設順利實施。
2.為嘉興市高水平實施共同富裕戰略做好金融服務。要在嘉興市高標準建設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過程中,為推進城鄉空間融合、產業布局優化、基礎設施聯通、資源要素流動、增強民生保障和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提供金融助力。圍繞生態綠色一體化建設、城市更新、農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等項目加大金融資源投入力度。在提升農村地區的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務水平方面,金融機構也要積極參與,改善支付結算服務,豐富個人金融產品,提高共同富裕金融的服務質量。
3、圍繞重點開發區空間騰挪和能級提升,服務好地方國企業務轉型和創新。支持地方打造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環境,開展工業園區有機更新業務(指園區低散亂企業清理整治和產業升級)、“創業創新”科創園區建設、小微企業特色產業園區建設等項目融資業務。做好政府轉型平臺自主經營業務的金融支持,包括國企經營性資產運營業務、產業園區建設運營業務、城市有機更新業務等。
(二)圍繞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商業銀行承擔著服務實體經濟,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責任與使命。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強調,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切實為實體創造價值,認真貫徹支持實體的各項政策,才有持續發展的基礎。示范區金融機構也必須要緊緊圍繞金融主業和本源,集中于自身特點,持續練好內功,不斷提升適應新形勢新時代的能力。
1.積極推廣應用新供應鏈金融模式,確保服務實體經濟的政策深入持續,全面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在傳統的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以及各類貿易融資產品為主的融資方式外,結合企業產業鏈和供應鏈,探索推進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進行產業鏈金融體系共建,以互為客戶的合作模式,聯手打造服務上下游客戶的金融生態圈。金融生態圈的構建要充分體現開放、合作、共贏的特征,也讓產業鏈上的中小民企、微型企業以及個體工商戶能獲得更便利、更普惠、更及時、更充分的金融服務。
2.向低碳產業傾斜,加強對綠色產業的支持。要在示范區大力支持發展綠色信貸,發行綠色債券和投資綠色資產支持證券。隨著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車、碳捕獲與封存(CCS/BECCS)等綠色產業,以及氣候投融資(包括“對二氧化碳減排量具有明顯貢獻的綠色信貸項目+綠色信貸戰略新興產業制造端貸款”)已成為銀行綠色金融重要領域。另外,要創新開展水權、排污權、用能權、碳排放權質押融資等綠色權利質押類業務,積極擴大融資擔保品,解決綠色產業客戶抵質押資產不足難題。要積極踐行“兩山理論”,支持示范區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和人居環境建設工程,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3.加快科技創新行動,完善科創金融業務體系。要加大對各類科技創新主體服務,積極對接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應用技術研究院、科創中國創新基地、嘉興智慧產業園、嘉興科技城、秀洲國家高新區等科研創新平臺和產業孵化培育平臺,加強金融資源和科創資源的銜接與融合。要加大信用擔保品創新力度,深入研究并加快推進專利權、商標權、應收賬款及各類金融資產的抵質押辦法,提高科創類企業的信貸便利性和可獲得性。要堅持協同聯動,主動融入地方政策性科創支持體系,與政策性擔保機構、科技信貸風險補償基金、專業性科技保險機構、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等共同搭建科創金融服務的組織體系,努力凝聚科創金融合力,增強金融產業協同創新能力,努力把示范區建成金融創新和產業創新的高地。
4.強化金融科技創新,加快打造數字銀行。隨著數字化、智能化、線上化業務需求的顯著增長,銀行的數字化轉型亦需要不斷加速。嘉興電子信息產業發達,擁有領先的數字經濟環境,也有良好的數字金融基礎,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落戶烏鎮更為嘉興數字經濟產業躍升發展帶來寶貴契機。金融機構要深度融入嘉興數字經濟發展浪潮,在推進金融業經營管理模式創新和金融科技深化運用的基礎上,為數字化轉型按下“快進鍵”。要進一步創新服務模式、思維,加強對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等金融科技實踐運用研究,深入市場、深入客戶開展調研,把握客群精準需求,確定數字化轉型特色突破口,加快打造特色化的拳頭產品和服務,并不斷應用、完善、推廣和普及,努力構建特色競爭優勢。
5.創新金融模式,積極探索金融支持文化產業之路。示范區的文化產業以人文底蘊、江南韻味、革命圣地為鮮明特征,具有很強的比較優勢,已有千億產值的市場基礎。近年來嘉興利用互聯網峰會效應、烏鎮和西塘古鎮文化資源,建設了一批集文化、生態、旅游于一體的文化產業平臺,打造了一條以紅色旅游、影視、動漫、音樂、演出以及紅色教育為一體的紅色文化產業鏈,形成了完善的文旅融合發展體制機制。金融行業也要積極探索文化產業的金融支持體系,一方面要主動依靠政府在文化產業發展中的主導作用,通過政策性金融手段吸引金融資本進入紅色文化領域,緩釋金融企業風險敞口;另一方面要集中金融資源,突出重點,支持發展基礎好、已具有大IP效應的,或產業生態豐富、鏈條完整的優質平臺,用縱深化服務產業鏈生態鏈的邏輯,規避文化產業高投入高風險的短板,為示范區打造高質量文化產業發揮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共中央、國務院2019年12月1日發布)
[2]《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總體方案》(發改地區[2019]1686號)
[3]《浙江省關于支持共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的政策意見》(浙江發改2020年6月3日)
[4]《嘉興市關于支持共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的政策意見》(來源:嘉興市委辦公室2020-07-30)
[5]《嘉興市推動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的實施意見》(來源:嘉興發布2020-05-27)
[6]《關于支持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蘇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2020年6月10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