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當前的公安院校刑事科學技術發展情況,結合自身從事公安院校刑事學科建設的工作經驗,從實驗儀器配置、試驗隊伍建設以及實驗教學改革等角度探討了刑事科學技術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的相關問題,希望對于建設高質量的公安院校刑事科學技術實驗室有所幫助。
關鍵詞:刑事科學實驗室;實驗室管理;實驗室建設;實驗教學改革
1 引言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只有全方位重視加強刑事科學技術的工作,才能更好地滿足新時代背景下的刑事案件偵查和審判工作,具體來說,這門公安人才培養的必修課主要涉及到現場勘查,物證的發現、提取、檢驗鑒定等方面的內容,體現出很強的實用性特點。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們一定要從實際出發,來保障實現刑事技術實驗教學和管理的進一步完善,重點從自身特色出發來實現刑事技術實驗室的規范化建設,這樣才能更好地迎合時代發展的要求。
2 刑事科學技術實驗室建設實踐
2.1 實驗儀器設備建設
在開展建設實驗儀器設備的過程中,應結合實際情況,落實相關的教學和科研、基礎課和專業課的要求,進而能重視成本投入,加強先進的刑事技術實驗儀器設備的采購。在專業角度方面考慮,我們非常重視科研投入工作,開展了一系列的紅外光譜儀、PCR擴增儀、多波段光源、生物顯微鏡教學系統、體視顯微鏡視頻網絡教學系統等實驗儀器設備,并能從實際需求出發來保障落實進行DNA實驗室的改造,重點開展了痕跡觀察室、現場急救、物證提取室、紅外光譜室等實驗室的建設和升級,全面推動實驗室的高質量發展。
2.2 實驗隊伍建設
在開展高質量實驗室建設的實踐中,還不能或缺高素質的實驗室人才隊伍。在這樣的背景下愛,學校構建了學術能力強、經驗豐富、思想作風好的一批實驗室帶頭人,能加強相應的崗位責任意識培養,落實定崗定員制,從細節入手來明確相應的實驗管理人員、實驗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的崗位職責。對于實驗管理人員來說,大都是開展一系列的實驗教學活動的管理工作;而實驗教師主要落實具體的每節實驗課的安排,選定相關的合適的實驗教材,開展相關的上課及實驗輔導、實驗報告批改及考核等工作;實驗技術人員則重點落實開展一系列的實驗技術工作。在明確相應崗位責任的實踐中,通過分工明確,較強合作交流,能落實實驗教學及管理工作。同時,借助于多樣化的方式,能開展一系列的業務培訓,全面保障實驗人員的整體管理水平及業務能力的提升。
2.3 實驗教學改革
2.3.1 實驗教學內容的改革
在開展實驗項目教學改革的實踐中,應結合實際教學需求,重點開展一系列的創新性、設計性及綜合性的實驗教學活動,積極重點明確創新實用性人才培養,從整體上來修訂相關的實驗教學大綱,保障實驗指導書的合理化編寫。同時,通過實驗課來切實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進而能有效提升綜合性實驗項目的比例。
2.3.2 實驗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改革
對于開放性實驗教學的力度進一步加大。結合刑事科學技術實驗室的特點,在滿足全校的實驗教學任務的基礎上,還可以積極向相關的人事開放,能滿足新時代背景下的資源共享的要求。通過這種方式,能有利于學生的創新積極性得以提升,視野得到不斷擴展,也有助于培養一定的獨立能力。學生可以從自身的實際情況來自由選擇相應的開放性實驗的實驗內容,并能從興趣以及關注點,落實相應的實驗項目選擇,積極開展一系列的實驗方案,能將實驗主動權留給學生,體現出學生為主體的選擇。實驗技術人員在落實具體實驗項目的基礎上,明確實驗耗材及藥品,加強開展一系列的組織、引導、把關和答疑,這樣能有效保障實驗條件得到充分利用。
積極選擇“分層、連續、遞進”的實驗教學方法。在學生認證預習實驗項目的基礎上,能明確相應的實驗方法及內容,盡可能保障上課中教師講解時間縮短,鼓勵學生能通過多動手操作的方式,不斷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及實驗技能。特別是針對綜合性實驗項目來說,應鼓勵學生進行多種試驗方法的嘗試,并能按照預習報告的內容,落實具體的實驗流程,不斷提升自身的實驗綜合能力。針對設計性實驗來說,教師僅僅提出實驗總體要求及材料,鼓勵學生自己動手來進行文獻資料的禪悅以及落實具體的實驗方案,教師負責分析結果及答疑,這樣能幫助學生從失敗中獲得經驗,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獨立精神,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提供開展刑事技術綜合訓練實訓課。從實際辦案的需要出發,選擇真實案件為原形的基礎上,來進行現場模擬,這樣能從整體上來實現現場勘查、物證的發現、提取、檢驗、鑒定及物證鑒定書的制作全過程,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要點,能開展高質量的刑事演練。在具體的實踐中,應幫助學生能掌握相關的文件檢驗、形式化驗、痕跡檢驗以及法醫學等方面的知識內容,并能開展一系列的物證進行分析、檢驗和鑒定的工作。借助于有效的綜合訓練工作,能幫助學生掌握相關專業知識內容,具有良好的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都是開展公安工作的重要基礎。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結合當前的公安工作中現代化刑事技術人才培養的要求,積極開展高質量的刑事科學技術實驗室則是培養人才的重要方面。在構建實驗室的過程中,應體現出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方面,積極保障學生的綜合業務能力及素質全面提升,培養學生能滿足于現代刑事技術的發展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應從實驗儀器配置、實驗隊伍、實驗課程體系、實驗新技術以及方法進行思考,積極開展高質量的實驗教學組織及管理活動,以便更好地迎合時代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董偉,山穎.高校實驗室管理體制問題探討及對策研究[J].實驗室科學,2007(5):106-107.
[2] 朱邦芬.對培養一流拔尖創新人才的思考[J].物理與工程,2010(4):1-6.
[3] 衛亞博,宋璐.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開放性實驗室建設與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3(18):245-245.
[4] 封紅旗.高校實驗室安全保障體系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6):165-168.
[5] 李廣艷.淺析高校化學類科研實驗室的危險化學品管理[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11):301-304. 277周健,[6] 朱育紅,藍閩波.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特點及發展趨勢淺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34(7):281-284.
[7] 周健,吳炎,朱育紅,藍閩波.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新趨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1):226-228.
李靜(1983.01),女,漢,江蘇揚州,江蘇警官學院刑事科學技術系,本科,講師,從事刑事科學技術教育教學研究, 基金項目: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二期項目(PPZY20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