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蘭
◆摘? 要:在未來廣播電視融媒體發展應當是構建集業務型與智慧型于一體的智能化廣電傳媒模式,基于智能化技術為核心成為打造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文章針對廣播電視媒體融合提出了三條創新發展路徑,即構建依托渠道的全產業鏈融媒體發展格局、創新基于視聽的廣電+短視頻融合業務模式、探尋基于內容的廣電+直播互動業務模式,以期促進廣播電視傳媒與新時代、新科技實現同步發展。
◆關鍵詞:廣播電視;媒體融合;創新發展;業務模式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積極推動我國媒體融合發展,建設符合新時代發展的全媒體渠道,這推動了媒體融合的深入發展。基于此全媒體融合發展的進程必須加快。以廣播電視傳統媒介為例,作為重要的媒介傳播渠道之一,必須要積極探尋媒體融合發展的新路徑,以滿足新媒體時代對傳統媒介的變革要求。
一、構建依托渠道的全產業鏈融媒體發展格局
針對這一問題需要從兩個層面展開實踐探索。一是從廣播電視傳播渠道與傳播內容分發方面拓展全新產業鏈,力圖將渠道的“廣度”與內容分發的“深度”做到統一結合,以促進廣電媒體業務能夠以更廣泛的傳播方式深入觀眾內心[1]。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廣播電視媒體需建立基本的融媒體內容資源庫,并以此為核心,逐步推廣,拓寬至門戶網站、網絡直播、IPTV、戶外大屏等全新媒體傳播渠道中,同時要積極利用智能分發技術,逐步實現傳播智能化、個性化、場景化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充分挖掘實現多元化渠道資源、場景設置、廣告招商、群眾消費、社會文化宣傳等媒體業務拓展目標,從而利用渠道本體推動廣播電視全產業鏈融媒體發展的依托。二是構建聯動式、立體式的全產業鏈融媒體格局需要把廣播電視媒體內部與外部業務內容、資源進行有機整合,進而實現內外產業互通、聯動和有效互補,在全媒體內部、外部開展多維度、多元化經營,最大限度的擴大廣電媒體的盈利空間。內部方面要充分發揮內容和視聽傳播的有利作用,逐步發展電影發行放映、新媒體、家庭購物、休閑娛樂等多形式的核心產業鏈業務,為謀劃跨媒體全產業鏈格局奠定基礎。外部方面堅持以建設廣播電視全媒體中心為發展的核心內容,在此基礎上設立外部媒體機構或公司,加強內容宣傳,打造品牌優勢,有效吸引不同媒介、傳媒公司、創業者或有關企業參與入駐,在國家治理與政策支持背景下,促進大小企業進行合作,遵循全媒體運轉、媒體內容生產傳播規律,融入AI技術、大數據、物聯網、新應用等,構建全媒體產業生態發展基地,引領帶動周邊產業集群實現共同發展,深入打造“共生、共榮、共享”的全媒體融合發展生態體系。此外還要通過外部媒體為導向發展廣電融媒體業務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過打造廣播電視行業展銷會品牌、組織開展科技峰會、吸引聚焦更多國內外優秀媒體從業者與資本參與進來。也可利用搭建版權交易集散中心整合、集聚更多不同種類版權專業服務資源,以此為權力持有和使用雙方、國內外版權結構單位提供便捷化、專業化、國際化、全面化的專業服務,可有效實現內容資源、版權的對外業務的交流與合作發展,同時也有效提升廣播電視媒體內容版權創新發展、實踐運用與保護。
二、創新基于視聽的廣電+短視頻融合業務模式
國家治理視域下在媒體融合發展進程中,視聽依然可以站立于傳播風口位置的頂端,而廣播電視媒體在視聽方面具有自身獨特的魅力和優勢。短視頻業務是新媒體下的新型的視聽形態,具有很強的參與性、信息性、互動性特點,且對于新技術的依賴和駕馭能力均比較強。短視頻對于技術的應用能不斷提升視頻內容的技術含量,也能在表現力上能給受眾帶來很強的視覺沖擊,增強了情緒感染力,對受眾而言是集合了觀看、互動參與的多重感官體驗。加之5G時代對短視頻業務沒有過高的準入門檻限制,高效的傳播效率推動短視頻成為新媒體背景下信息傳播的重要形式之一。由此可見,若能將廣電與短視頻模式進行融合,積極拓展相關業務,這不失為未來廣播電視向媒體融合發展的創新路徑,通過充分發揮二者的融合優勢實現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提升。就具體實施而言,筆者建議以廣播電視傳播為基礎融合媒體對短視頻內容進行采集、視頻編輯制作、發布、審核形成獨立的產業鏈條,從產品內容端、媒體傳播端、受眾接收端的三個方面作為抓手實施三管齊下的管理模式。產品內容端構建“短視頻”+“長視頻”的融合內容模式,可以借助同一個信息來源將其進行多角度、全方位展示,開設短視頻相關版塊,融入傳統端的優質內容進行融合編輯,使傳統媒體資源融入短視頻優勢實現有利傳播。以央視為例,在2019年國慶閱兵媒體傳播,央視首次聯動快手平臺利用短視頻播放實現7路信號多視角同時播放。具體到媒體傳播端應開發廣電短視頻平臺,借助廣播電視傳統的傳播端利用智能分發優勢推動短視頻的智能傳播。這一方面可借鑒湖南廣電的芒果TV手機端短視頻版塊的成功經驗,在此基礎上推出獨立原創短視頻平臺,激發受眾參與到廣電媒體+短視頻的融合發展中。
三、探尋基于內容的廣電+直播互動業務模式
網絡直播是新媒體融合時代的一種新形式,利用網絡平臺的直播不再局限重要比賽、國家重大節日、事件儀式的直播,而逐步發展為多元意義上的內容互動,且從以往的共時傳播逐步轉向同時、實時傳播轉化,從單一的“傳播儀式”向多云“傳播互動”轉化,因此探尋基于內容的廣播電視與直播互動業務模式是實現廣播電視向媒體融合發展的又一個創新路徑[3]。目前一些廣播電視媒體也對此作出了一些初步探索,如廣東廣播電視臺打造的荔枝直播,其內容以該區域內容的海量電視節目為依托,通過主持人群體作為直播意見引領實現內容傳播。但就“廣電+直播互動業務”模式而言并非止步于此,不單要通過開發直播平臺作為廣電融媒體融合的衍生品,更重要的是通過利用直播傳播的規律和優勢,真正充分發揮直播媒體的傳播價值。針對廣電+直播的融媒體還需在業務方面進行拓展,基于直播的分享、互動、社交、傳播的優勢,發揮雙向化表達敘事功能,形成平等、和諧的關系語境,運用受眾的關注度不斷積累媒體品牌價值,提升自身影響力水平,形成良好的直播端與傳統端的有效聯系。此外要加快推動兩個渠道實現直播互動,即聯動受眾手機直播端、IPTV端、網絡平臺、PC大屏、電腦端等,形成多終端的直播聯動。進一步優化多元渠道與平臺的運營模式,利用智能技術實現互動的創新發展,從傳統的滿足受眾需求向引領受眾需求逐步轉化。“廣電+直播”創新業務模式還用將落腳點放在價值變現上,可以創新性開辟“直播+廣告”“直播+電商”路徑,實現廣電媒體融合的業務鏈融合,進而提升廣播電視融合媒體發展的高效融合,提升效益,從而達到廣電全媒體融合發展目標。
四、結束語
總之,國家治理視域下媒體融合發展形勢加快推動了廣播電視融合媒體發展,本文對廣播電視融合媒體創新路徑的探析,重點圍繞構建全產業鏈融媒體發展格局,創新廣電+短視頻融合業務、廣電+直播互動業務兩種模式進行了的深入具體的分析,在某種程度上能夠為廣播電視行業實現媒體融合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胡海霞.縣級媒體融合發展的現狀、問題與路徑[J].西部廣播電視,2021,42(22):213-215.
[2]王堯.5G時代媒體融合的創新路徑研究[J].電視技術,2021,45(11):20-22+29.DOI:10.16280/j.videoe.2021.11.006.
[3]童莉.媒體融合環境的廣電傳媒平臺化創新路徑研究[J].新聞文化建設,2021(17):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