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旋律電影是中國政府指導下國家意識形態的一種特殊的電影,能體現主流意識形態,弘揚主流價值觀、謳歌人性人生的影片。近年來我國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帶有民族文化、英雄主題的主旋律電影。從中國目前電影發展來看,主旋律電影有著很重要的地位。現階段,商業化電影逐漸成為主流市場,將不斷探索大眾化、流行化的方式,致力于將主旋律電影與對外傳播相結合。主旋律電影在新形勢下變化巨大,但卻又注入了符合時代的新氣息、新思路。
◆關鍵詞:主旋律電影;商業化
一、電影產業中商業化與主旋律電影的融合
在中國電影快速發展的幾年里,主旋律電影不如喜劇電影、科幻電影、動作電影發展勢頭好,也創造了國產電影高票房記錄。隨著觀眾電影欣賞水平和審美趣味的變化,傳統的主旋律電影已經無法獲得青睞,一些革命經典歷史故事成為了過去。20世紀90年代,中國電影格局基本上是由商業電影、主旋律電影、藝術電影三部分組成。當前主旋律電影的生產比例在中國電影年生產總量中仍占據著不低的份額,特別是誕辰片、周年片、巡禮片等國家節日上,主旋律電影數量逐漸增加。改革開放到2000年,主旋律電影市場低迷。每到建黨、建國紀念日都是主旋律電影的高產期。1999年是建國50周年,拍攝的獻禮片,投資一個億,結果票房不高。2007年為迎接十七大勝利召開,推出一系列電影如《東方大港》《青藏線》等影片,一些影片進入影院后獲得了很好的成績,如影片《東方大港》900萬的票房,但絕大多數的主旋律影片并不理想,如《青藏線》。然而,另一批主旋律電影的票房取得了空前的成績,引來社會各界的關注,如《建軍大業》票房4.03億,《建國大業》票房4億,《建黨偉業》票房3億,《辛亥革命》票房2億等在“億萬票房俱樂部”中非常耀眼。這四部電影啟用了大明星陣容來拍攝,并且都注重宣傳,檔期選擇,市場經驗等。尤其是《我和我的父輩》、《長津湖》這兩部電影獲得了市場的認可,倡導主流價值觀,讓主旋律電影更貼近觀眾。盡管我們一再強調主旋律電影是反映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主旋律電影正在與其他形態電影相融合,以更加靈活,新穎的方式呈現出來。
現今,主旋律電影發展的趨勢在于國家、資本的支持,制片方的權威性,經典事件故事加持,策劃和制片上的重視影響電影市場票房,數字媒體技術的應用以及在中國有影響力的明星陣容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也要注重影片檔期的時間,是否是重大事件、重大節日,影片的對外宣傳、影片的策劃、映期以及電影院的數量、質量、發行出售的票價等情況。影片的內容以社會主流價值觀為依據并進一步成為主旋律電影的政治話語權,類型特征和敘事方式是以故事性、敘事性、可觀性。主旋律電影要做到節奏緊湊、打斗場面激烈等基本上可以成為成功的商業大片。
二、主旋律電影對外傳播的策略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化水平突飛猛進,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中國的崛起將為世界經濟提供強勁動力,中國經濟發展也為世界其他國家帶來更多的發展和機遇。然而,中國主旋律電影借助了“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的發展,擴大對外傳播,一部好的主旋律電影必須反映某一特定歷史時期重大事件、普通觀眾生活,弘揚主流價值觀、謳歌人性人生的影片。作為宣傳國家大國形象、社會文化的產物主旋律電影必須顯現某種社會文化特征,烙上歷史印記。在全世界文化交流中,電影傳播是中華民族文化走出去的體現,推動了中國文化國際的話語權。因此,以主旋律電影為契機能更好的打開中國電影文化對外傳播的新氣象。
2018年8月18日《平民英雄》正式在美國全境公映,該片于2018年5月12日在第71屆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首映簽約國際發行,英國、法國、意大利等37個國家發行。影片講述中國扶貧故事,這也是中國主旋律電影成功走向世界的突破性實踐,它的全球發行說明了小投入、正能量、大情懷的英模題材電影同樣能贏得國內外觀眾。電影作品是一個民族精神氣質、文化底蘊、社會現象的集中體現。中國主旋律電影在前幾年出現尷尬之境。歷史背景的貫通梳理問題、思維方式的差異問題是中國主旋律電影作品境外遇冷的基本原因。外國文化偏見導致對于中國文化的“誤讀”。經濟落后發展、電影文化質量不高的弱勢傳播導致整個西方世界給中國貼上“爛片”的標簽。
如今,新的傳播條件和傳播格局使得信息流動已經無法被人阻隔,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應該認識當前對外傳播現狀,“對癥下藥”,促進我國主旋律電影對外傳播走向成熟。主旋律電影能更加有效的向國外觀眾展現中國的國家風貌和社會生活,構建中華民族的審美水平與主流價值觀,傳遞中國精神與中國價值。主旋律電影是中國電影中的一部分,具有中國電影都有的特點,在審美上具有日常性、民族性、生活性、大眾性、故事性,在敘事上具有矛盾性、跌宕性。它將電子技術與試聽技術相結合,創造地吸收了其他諸多藝術形式,從故事內容到形式獲得海內外觀眾的接受、理解和認可,真正成為中國電影傳播的一面旗幟。
展現中國形象,講好中國故事。在內容上,對外傳播的主旋律電影體現中國特色,展現中國形象。主旋律電影獲得良好的評價是因為精良的制作,但主旋律電影最終能夠讓受眾接受的關鍵是內容的高質量。在對外傳播過程中,為進一步確認主弦律電影在中國電影的地位, 抓住了這一市場,電影作品內容一定形成中國風格、中國大國形象,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三、結語
主旋律電影作為當代最具社會特點的電影形態,無論從電影中人物身上攜帶的優秀品質,還是電影的藝術思想,凝聚著傳統文化和當前最具正能量的核心價值觀,講好中國故事的主旋律電影是通過對外傳播傳輸出去的。
作者簡介
王鑫(1995.05—),女,滿族,黑龍江省,碩士研究生,助教,濰坊理工學院,主要研究方向:影視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