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沖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企業對審計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內部審計在企業管理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效的內部審計制度有助于提高審計效率,從而加強企業內部治理,有助于評價企業實際經營狀況,確保企業能夠平穩運營。隨著現代很多知名企業暴露出來的會計造假案件不斷增多,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成為社會關注焦點。
關鍵詞:強化;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分析;措施
引言: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企業占據著重要地位,同時對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企業內部的審計工作影響著企業經營的運行活動,決定企業產品質量的高低、優劣,控制企業內部職能的管理,是影響著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如何加強企業內部的審計質量管理工作,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1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1.1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
在企業管理中,企業管理部門較為復雜。企業整體的內部審計質量管理工作缺乏合理的規章制度和整體部署計劃以及統籌規劃。一方面由于審計計劃不完善,對于計劃規定的發展目標和發展方向不夠明確;另一方面,審計工作的管理模式不科學,即使制定了審計計劃,也因為對審計管理工作的規范性要求過低,導致審計工作不能得到很好的開展,弱化了企業內部審計管理的整體效果,嚴重影響企業的發展。
1.2審計方法落后
采取傳統人工審計方法,降低了內部審計效率的同時,影響了審計工作質量。企業內部審計內容繁雜,單純依靠人力開展工作需要耗費過長時間,造成審計工作出現周期長的問題,導致結果準確性不高。在審計工作中,采取傳統審計方法難以發揮預防風險的作用,導致企業內部運營承擔一定風險。在企業內部,部門多開始運用計算機進行各種業務流程控制。但在內部審計方面卻存在信息化程度不足的問題,給內部溝通帶來了困難,難以全面掌握企業內部運營情況和各種業務流程。伴隨著數據量的不斷增長,信息不對稱問題日漸嚴重,導致內部審計工作開展難以及時發現企業運營風險,監督工作存在死角,審計質量持續下降[1]。
1.3內部審計工作的監管力度不足
內部審計工作是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自查環節,而缺乏對內部審計工作的監管問題普遍出現在我國各大企業之中,這就導致近些年腐敗等問題的發生屢見不鮮。內部審計人員在對質量進行控制的過程,往往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管,致使內部審計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其工作的內容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落實,直接影響了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
1.4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不健全
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與其工作質量存在密切的相關性,只有在確保內部審計工作獨立性的前提下,才能夠對企業經濟狀況進行客觀的評價。但是由于現在很多企業內部審計機構設置不合理,導致內部審計工作受到領導的限制,導致內部審計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淪為領導的管理工具,導致內部審計結果喪失客觀性。在現有的內部審計部門設置中,很多企業都直接將內部審計工作由財務部門負責,或者是將內部審計工作與監督工作合并,有些小型企業直接讓會計人員兼職內部審計工作,甚至有些企業沒有專門的內部審計機構[2]。
2加強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措施
2.1優化內審流程內審管理
為強化企業內部控制和反腐倡廉重要手段,還應對工作流程進行優化,通過加強審前調查保證審計工作能夠找準與其他工作契合點,使審計工作高質量開展。轉變以往審計模式,還應由董事會、監事會直接負責內部審計機構管理,委派專人成立審計小組,以質量管理為核心開展審前調查工作。結合企業內部管理和風險控制要求,能夠確立內部審計目標,明確審計內容重點,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使審計機構能夠得到積極配合與充分信任,完成審計材料的全面收集,開展客觀、公正的審查與評價工作。在體系建設的過程中,還應建立相應管理機制,實現審計質量動態管控[3]。為使審計工作得到有力約束,需要健全責任制度,根據審計計劃進行責任劃分,明確人員責任與權力。如在審計底稿編撰方面,需要確認人員責任,督促人員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開展工作。在企業立項審計方面,需要建立審計人員委派、審計要求傳達等制度,使審計工作得以系統化開展,保證全過程得到有效控制。編寫內部審計制度手冊,對審計工作主要業務流程進行確認,加強審計人員的教育培養,能夠實現審計工作的統籌管控,使審計質量得到保證。
2.2完善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措施
要想提高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首先需要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優秀的審計人員需要具備良好的理論知識與技能,企業也要選擇獲取了注冊會計師資格證的人員負責審計工作。為了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審計人員需要不斷的提高自我的水平,在獲得了內部審計協會的相關證書之后參與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企業也要重視審計人員的職業教育,《內部審計實務準則》中要求審計人員為了保持其專業性,在執業期間需要積極參與后續教育。審計人員自身也要積極參與各種研討會、進修課程,參與企業相關培訓項目。此外,還需要加強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明確職業道德標準,從而提高其職業道德修養。
2.3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在企業進行內部審計活動中,審計人員素質的高低決定著審計質量工作水平的高低。為了充分提高企業審計管理水平,要不斷優化審計人員隊伍,加大對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管理和培訓。對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人員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審計人員隊伍的政治思想素質;端正審計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按照企業規定嚴格執行,制定科學合理的工作制度規定,設立獎懲制度,約束審計工作人員的行為;加強審計人員的審計業務、政策法規、經濟理論等知識技能的培訓,提升審計人員的業務工作能力;強化審計人員審計質量的意識,提高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規避風險的能力,保證企業內部審計質量[4]。
2.4重視成果轉化
通過內部審計,能夠及時發現企業組織機構和運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為企業工作改進和風險防控提供依據。為達成這一目標,還應重視企業審計成果轉化工作,確保發現的問題得到切實解決。在實踐工作中,還應落實內部約談制度,結合審計報告對問題所在部門責任人進行約談,通過跟蹤監督確保負責人落實整改工作。在企業內部,還應公開審計結果,并定期公布整改工作落實情況,督促相關部門重視審計結果。完成問題臺賬建立,對各部門在審計結果利用方面的表現進行管理,可以加速審計成果轉化,避免整改工作停留在表面。推動內部審計的透明化發展,在企業內部推選在審計成果轉化方面表現積極的部門,并給與相應獎勵,能夠鼓勵各部門加強結果運用。此外,針對為能在限期內完成整改工作的部門,需要對其問題進行統計,根據問題嚴重程度給與相應處罰。保證審計成果得到轉化,能夠將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工作真正結合在一起,實現企業內部環境的不斷優化,繼而使內部審計質量得到提升。
結束語:企業內部審計質量將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為確保審計工作得以全面開展,在各個環節充分發揮作用,還要優化內審流程,對內審體系進行建立健全,制定相應規范推動內審工作有序開展。采取信息手段加強內審工作開展,并強化內審質量復核與評價,通過及時解決內審發現問題實現成果轉化,能夠使內部審計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楊國軍.基于風險管理的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20(11).
[2]孫建波.淺談現代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會計師,2020(08).
[3]舒揚.探析全過程跟蹤審計在工程造價審計中的應用[J].大科技,2020(23):269,270.
[4]蘭演明.風控管理在企業追求高質量發展中的應用[J].中國內部審計,2020(6):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