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 李培棟
摘要:紅薯在人們的日常飲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糧菜兼用的營養食品。隨著綠色、健康、無公害等農作物及食品理念的興起,紅薯栽培也開始轉向栽培,以滿足人們更多元化的食品消費需求。對紅薯栽培技術進行歸納分析,并對紅薯栽培中的病蟲害問題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防治策略,以期為紅薯的栽培和病蟲害防治提供有意義的參考。
關鍵詞:紅薯;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
引言:近年來,甘薯作為一種健康、美味的食品越來越多地走上人們的餐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也因此獲得了廣大種植戶的青睞,很多農戶將紅薯作為主要種植作物。同時在甘薯種植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共性的問題,紅薯栽培的病蟲害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優先采用農業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配合使用無公害化學防治的原則。
1紅薯莖線蟲病
(1)癥狀。紅薯莖線蟲病主要為害紅薯塊根、莖蔓以及秧苗。秧苗根部受害,在表皮上生有褐色暈斑;莖部癥狀大多在髓部,初是白色,后變褐色干腐狀;紅薯秧苗發育不良、矮小發黃。塊根癥狀有糠心型、糠皮型和混合型3種:糠心型。由染病莖蔓中的線蟲向下侵入薯塊,病薯和健康紅薯外表無異,但薯塊內部變為褐白相間干腐;糠皮型。線蟲自土中直接侵入薯塊,使內部變褐發軟,呈塊狀褐斑或小型龜裂:混合型。嚴重發病時,以上兩種癥狀混合發生,呈混合型。(2)防治措施。在育苗前,選用抗病強、高產的品種,目前,理想的品種有廣薯92-66等;在苗床期間施藥2次:第1次在插栽薯種后,第2次是在拔第2茬薯秧后,分別用5%涕滅威顆粒劑40~50g/m2,與細土混勻后向苗床均勻撒施,施藥后噴水,防治土壤中越冬莖線蟲侵害無病秧苗,并進行大田防治;在整好的春薯田中起壟,把秧苗插到壟上并向苗穴澆水,每667m2施用地瓜莖線靈22.5~30kg或5%涕滅威30~45kg,均勻撒入苗穴內,澆水覆土,可有效防治紅薯莖線蟲病;防治紅薯莖線蟲病還可采取輪作換茬辦法,重病田可改種水稻、花生等其他作物,并施用干凈糞肥。最好在3~4年后再種植紅薯,防病效果更好。
2紅薯小龜甲
(1)癥狀。紅薯小龜甲成蟲、幼蟲食葉會造成葉片缺刻或孔洞。(2)防治措施。因地制宜選種抗蟲品種;紅薯收獲后,及時清除田間殘株落葉及殘薯、鏟除田邊地頭雜草可消滅一部分越冬蟲源,減少翌年蟲源的基數。
3紅薯肖葉甲
(1)癥狀。紅薯肖葉甲成蟲為害紅薯幼苗頂端嫩葉、嫩莖,致幼苗頂端折斷,幼苗枯死;幼蟲為害土中薯塊,造成紅薯表面彎曲傷痕,影響其生長發育。(2)防治措施。震落捕殺成蟲。利用該蟲假死性,分別于早、晚在葉上棲息時,震落塑料袋內,再集中消滅;在紅薯栽秧前用40%樂果乳油2000倍液浸種后栽種,可防治苗期蟲害;必要時噴灑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0.6%煙堿·苦參堿1000倍液,或5%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采收前5d停止用藥。
4紅薯跳盲蝽
(1)癥狀。紅薯跳盲蝽成蟲、若蟲吸食老葉汁液,被害處呈現灰綠色小點。(2)防治措施。保護和利用寄生蜂等天敵防治;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噴霧,防效可達80%~90%,隔7d噴施1次,連防2次即可。采收前7d停止用藥。
5紅薯天蛾
(1)癥狀。紅薯天蛾初孵幼蟲潛入未展開的嫩葉內嚙害,有的吐絲把薯葉卷成小蟲苞匿居其中啃食,輕者葉皺縮,葉脈基部遺留食痕,成孔洞或缺刻,嚴重時無法展開,枯死,影響作物生長發育。(2)防治措施。春冬深耕灌水,消滅部分越冬蛹;安裝殺蟲燈誘殺成蟲;保護利用天敵防治;幼蟲低齡時,可施用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0%除蟲脲懸浮劑2000~3000倍液。幼蟲有夜出晝伏習性,噴藥時間應選在17:00后。
6紅薯綺夜蛾
(1)癥狀。紅薯綺夜蛾低齡幼蟲啃食葉肉成小孔洞,3齡后沿葉緣食成缺刻。(2)防治措施。震落捕殺成蟲。利用該蟲假死性,于早、晚在葉上棲息不大活動時,震落塑料袋內,集中消滅;噴灑20%除蟲脲懸浮劑1500倍液,或BT乳劑(100億孢子/mL)400倍液。
7紅薯麥蛾
(1)癥狀。紅薯麥蛾以幼蟲吐絲卷葉危害,幼蟲啃食葉片、幼芽、嫩莖、嫩梢,把葉卷起咬成孔洞,嚴重時僅殘留葉脈。(2)防治措施。秋后要及時清潔田園,消滅越冬蛹,降低田間蟲源。初見幼蟲卷葉危害時,要及時捏殺新卷葉中的幼蟲或摘除新卷葉。在大面積種植田中,利用成蟲的趨光性用殺蟲燈誘殺成蟲;在幼蟲發生初期施藥防治,施藥時間以16:00—17:00為宜。藥劑可選用20%除蟲脲懸浮劑1500倍液,或BT乳劑(100億孢子/mL)4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收獲前10d停止用藥。
8紅薯莖螟
(1)癥狀。紅薯莖螟幼蟲蛀入薯莖食害,造成蟲癭,導致薯蔓折斷妨礙養分輸導,影響紅薯正常生長與結薯。(2)防治措施。實行輪作;紅薯采收后及時清潔田地,減少越冬蟲口基數;把未受精的雌蛾1~2頭裝在誘蟲器中,于成蟲盛發期誘殺;薯苗藥劑處理。栽插前1~2d,用90%晶體敵百蟲800~900倍液進行苗床噴霧,或用40%樂果乳油2000倍液浸苗1~2min后扦插;在成蟲羽化高峰后7d,噴灑8000IU/μL蘇云金桿菌懸浮劑400~8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
9紅薯灰褐羽蛾
(1)癥狀。紅薯灰褐羽蛾幼蟲在卵殼附近啃食葉肉,留下葉表呈半透明狀的孔洞或咬穿呈不規則破洞。(2)防治措施。施用20%除蟲脲懸浮劑1500倍液,或BT乳劑(100億孢子/mL)400倍液,可兼治紅薯麥蛾幼蟲。
10紅薯白羽蛾
(1)癥狀。紅薯白羽蛾幼蟲取食紅薯藤蔓嫩葉,但不潛入未展開嫩葉內,食痕成網狀小孔,造成葉片穿孔或干枯,影響生長發育。(1)防治措施。薯田蟲口密度不大時無須單獨防治;在成蟲產卵盛期或幼蟲剛卷葉時及時噴灑20%除蟲脲懸浮劑1500倍液,或BT乳劑(100億孢子/mL)400倍液,同時可兼治紅薯麥蛾、紅薯綺夜蛾幼蟲。
結語:紅薯不僅可用作餐桌上的主食,而且可以加工成多種副食品,經濟效益高,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其適應性廣,容易栽培,抗逆性強且病蟲害較少,適于在不同類型土壤中栽培,而其先進的栽培和管理技術是增產增收的前提。
參考文獻
[1]張迎敏,任廣躍,段續,劉盼盼.紅薯葉粉熱泵-熱風聯合干燥工藝優化[J].食品與發酵工業,2021,47(01):198-205.DOI:10.13995/j.cnki.11-1802/ts.024666.
[2]閻光宇,邱松林,余蕾.紅薯渣膳食纖維對面包烘焙特性的影響[J].中國食品添加劑,2019,30(08):97-102.
[3]延永,李玉萌,張亦琳,王溪,簡麗萍.紅薯葉總黃酮的提取工藝優化及其抑菌、抗氧化活性研究[J].廣西林業科學,2018,47(03):311-315.DOI:10.19692/j.cnki.gfs.2018.03.012.
[4]吳廣輝,畢韜韜.紅薯營養價值及綜合開發利用研究進展[J].食品研究與開發,2015,36(20):189-192.
[5]楊海龍.鮮濕紅薯粉絲品質改進研究[D].河南農業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