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虹
摘要:以往,紙媒對人們的生活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它不僅讓人得到放松娛樂,也向人們傳遞外界發生的事,是人們獲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新媒體應運而生,改變了人們獲取外界信息的方法,具有極強的時效性優勢。但是,現階段新媒體在運行的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棘手的問題。本文就這些問題展開探討,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以更好地推進新聞編輯媒介素養的提升,促進新媒體的發展。
關鍵詞:新聞編輯;媒介素養;問題解;決方案
引言
智媒時代,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同傳統媒體的不斷融合,無論是媒介形態還是新聞傳播樣態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將智能媒體技術融入新聞采編、內容分發的全過程,給傳統新聞編輯工作開辟了新的思路。一方面,人工智能技術不僅促進了傳統新聞編輯向深度數字化方向發展,還大幅提升了新聞編輯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新聞編輯作者不僅要深刻理解人工智能的內在屬性,變革傳統新聞編輯理念,還要正確認識智媒體技術在新聞編輯中的功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新聞編輯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更好地迎接新時代媒體融合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1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工作面臨的挑戰
1.1新聞編輯的權利被大幅度削弱
新聞編輯是一項較專業的工作,其工作者必須具備充足的專業知識、實踐能力、心理素質,才能在社會發展產生的大量信息中收集真實有效的新聞信息,并且傳遞給受眾群體。但是,新時代的到來為新聞信息的收集和傳播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途徑,在各個領域中都可以看到新聞編輯工作的身影,這對傳統媒體新聞編輯工作的權利造成了大幅度的削弱,令一些不具備專業知識以及實踐經驗的人員也可以進行新聞編輯,成為信息的傳遞員。同時,新聞信息自身也有著很大的不同,比以往的內容更加復雜多樣,使一些管理工作難以落實,從而也就為傳統媒體新聞編輯工作帶來了較大的挑戰。
1.2信息傳播途徑變多對信息真實性造成不利影響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開展的新聞編輯工作相比于傳統媒體采編方式,其傳播新聞的途徑更加便捷且速度更快,同時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方式較為輕松且途徑更加多種多樣,新聞編輯人員通過客戶端平臺能實現與受眾的互動和交流。此外,隨著智能化設備和技術的升級,增加了更多使用功能,幫助人們接收更多信息。當前,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創新,各個社交平臺和各大網站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都積極將新媒體技術融入自身平臺,對傳統信息傳播方式進行創新與改革,因此,信息的數量和信息類型變得越來越多,同時在信息傳播過程中極其容易出現一些負面和虛假的信息,誤導人們的認知。新聞編輯人員在進行新聞創作前,應該深入了解和分析新聞事件,并保證新聞信息的真實性,為人們獲取真實有效的新聞信息提供保障,以防止各種不實新聞信息對人們思想產生不利的影響。
1.3新媒體逐步取代了傳統媒體
總體來說,我國傳統媒體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積累了大量的受眾群體,但當下時期人們的生活方式產生了很大變化,呈現出了較快的生活節奏,這令受眾群體在接收信息時追求快速化、便捷化,而這正是新媒體的競爭優勢。同時,新媒體也可以令人們在信息接受者和創作者之間進行轉換,從而嚴重威脅到傳統媒體新聞編輯工作的地位[1]。
1.4數字智能技術系統提升編輯工作難度
智媒時代,新興媒介技術的發明和推廣使傳統新聞編輯工作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無論在新聞的選題策劃,還是在版面配置與合成等方面,都需要新聞編輯工作者同智媒體技術相互配合。如美聯社推出的寫作機器人“Wordsmith”、騰訊發明的“Dreamwriter”、今日頭條推出的“張小明”,以及VR/AR、移動直播、大數據、云存儲等智媒體采編方式,都對新時代下的新聞編輯工作提出了技術挑戰。
2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工作的創新策略
2.1對網絡信息進行分析和利用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開展新聞編輯工作需要針對網絡新聞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將信息進行整合和歸納,選擇適當的信息內容進行創新,在創作過程中體現新聞的意義和價值,形成自己獨特的新聞創作風格。充分發揮專題報道的作用,吸引人們的視線,促進新聞傳播效率的進一步提升。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開展新聞編輯工作,新聞編輯人員需要不斷提升自身對新聞深度分析的能力,對新聞內容進行快速判斷和分析,在創作中陳述正確的觀點和事實。同時新聞編輯人員要對最新熱點新聞進行研究,利用多渠道采集新聞,將有意義的材料收集起來,進行整理和利用[2]。
2.2對新聞編輯內容進行創新
傳統媒體新聞編輯的創新不僅要實現技術上的創新,還要實現內容上的創新,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受眾群體的興趣,營造出良好的新聞編輯氛圍。在內容上進行創新時一定要結合受眾需求進行新聞的選材,否則將毫無創新力度,更別談吸引受眾需求了,所以要對受眾需求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以此創造出遠超于普通平臺推送內容且具有特色魅力的新聞內容,切忌以傳統的固化思維處理信息。具體要以受眾的眼光、心理去看待新聞信息,在確保新聞真實性的同時,讓受眾可以清晰的知道新聞想要表達什么。同時,還要增強與受眾的互動,讓受眾既可以接收信息,也可以反饋問題,在這樣的線上討論中可以進一步的掌握受眾的心理變化,明白受眾想要什么以及其對事物的主觀判斷,從而便于新聞編輯者創造出既新穎又貼近受眾需求的新聞內容,并且這樣的互動方式也可以吸引廣大的受眾群體積極參與傳媒工作。此外,還可以通過邀請專業嘉賓參與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的新聞播報工作,增強與受眾群體的有效互動,從而深層次的解決受眾提出的問題[3]。
2.3新聞編輯應當不斷提升“互聯網思維”
首先就必須要擁有較高的新聞政治素養和職業操守,并且與時俱進的不斷提升自身“互聯網思維”。新聞編輯在日常工作每個環節中,必須要做好新聞節目策劃與構思相關工作,并且能夠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針對各類新聞資訊、新聞線索和新聞內容進行整體把握與精準整合。我國在當前階段已經開始全面進入“5G”時代,先進的移動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信息化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全面升級與完善,讓受眾接受各類新聞信息的方式產生了諸多變化。舉例說明,當前各種新媒體如微博、微信、各類新聞短視頻APP、新聞門戶網站等已經開始強勢發展,并且牢牢占據新聞媒體市場的重要份額。這些創新化的新聞傳播理念、傳播手段和傳播方式都值得傳統媒體新聞編輯學習和借鑒。因此,新聞編輯必須要清醒的感悟與認識到“互聯網+”時代新聞傳播與推廣的具體現狀與未來走勢,不斷提升自己的互聯網創新思維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確保自身在新聞節目的編輯與制作過程中能夠與融媒體時代網絡化信息傳播的各項需求高度契合、完美結合[4]。
3結束語
由上文可知,新媒體的出現對傳統媒體新聞編輯工作帶來了較大的沖擊,嚴重威脅到新聞編輯工作的社會地位,所以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結合時代需求實現新聞編輯工作的創新成為了新聞編輯工作者必須加以重視的問題。為此,傳統媒體新聞編輯要通過內容上的創新、模式上的創新、技術上的創新來實現自我突破,從而迎接新媒體帶來的挑戰,滿足受眾的多元化需求,為傳統媒體新聞編輯工作提供更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蘇鵬.融媒體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與融合能力[J].中國報業,2020(08):88-89.
[2]張春燕.融媒體新聞編輯創新意識與融合能力的提升[J].記者搖籃,2020(11):90-91.
[3]趙賢鈺.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新聞編輯的創新策略思考[J].西部廣播電視,2020(5):26.
[4]徐偉.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新聞編輯的創新策略思考[J].神州,2020(21):264.